1、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是地下水與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溶蝕與沉澱,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維尼亞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國亦稱之為岩溶地貌,為中國五大造型地貌之一。
2、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兩大類,地表有石芽與溶溝,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蝕窪地,喀斯特盆地與喀斯特平原,峰叢、峰林與孤峰;地下有溶洞與地下河,暗湖。
3、喀斯特地貌在中國分佈最廣,其集中分佈於桂、黔、滇等省區,川、渝、湘、晉、甘、藏等省區部分地區亦有分佈。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其他地區主分佈於波黑迪納拉山區、法國中央高原、俄羅斯烏拉爾山區、澳大利亞南部、美國中東部、大安的列斯群島和越南中北部地區。
1、桂林喀斯特地貌,除了有清澈見底的灕江水之外,最值得稱道的便是桂林的喀斯特地貌,這裡的山都是那種不高不矮差不多100米海拔左右的一個個秀峰,山峰與山峰之間雖然獨立存在,但整個桂林地區,這種小山卻連成了一大片。生活在桂林,就像生活在群山之間,抬頭看見的就是山,出門遇見的也是山,坐車經過的還是山。
2、張家界喀斯特地貌,是一個因旅遊而建市的地方,可見其旅遊業的發達,張家界喀斯特地貌與桂林略有不同,如果說桂林的山比較圓潤秀美的話,張家界的山則如刀砍斧削,顯得險峻異常。這裡的山也是一個個突兀孤立,直直地矗立在峽谷中,如一個個拔地而起的高樓,掩映在雲海中,從高處觀看彷彿仙境一般。
3、雲南石林的喀斯特地貌就更具特色,這裡的喀斯特地貌,全部是高大的岩石,遠望之如一個個石雕,高大威猛,一個個如經過專門雕刻似的,諸多的這樣的石頭連成一片,遠望之就如一片林子一樣,故名石林,進入其中,只見道路蜿蜒,流水潺潺,別有洞天,如果一個人進去,恐怕有迷路的危險。就是這樣一片石林,成為了這個地方的標誌性地貌,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遊人前來遊覽。
1、材料的差異。丹霞地貌主要材料是紅色碎屑岩( 礫岩、砂岩等),喀斯特地貌主要材料是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等);
2、外力作用的區別。丹霞地貌主要靠垂直解理和風化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主要靠水溶蝕的力量形成。
1、喀斯特地貌 ,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大多為石灰岩)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
2、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我國喀斯特地貌分佈區域較廣,如廣西、雲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徵體現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現象。 ...
1、雅丹地貌是新疆羅布泊地區的一種特殊的地貌形態,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雅丹”這一專業名詞自斯文赫定(Sven Hed in)自1903年正式提出,併為地學工作者逐漸接受,進行研究以來,迄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
2、“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該事件後來入選了《中國國家地理》雜 ...
1、分佈不一樣: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佈,相對集中分佈在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區。喀斯特地貌分佈廣、面積大,主要分佈在西部地區的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為91~130萬平方千米。
2、分類不一樣:丹霞地貌包括火山碎屑岩、紅色碳酸鹽巖、淺變質岩等等。喀斯特地貌按出露條件,喀斯特地貌可劃分為裸露型喀斯特、覆蓋 ...
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石灰岩的溶蝕屬於原巖破壞階段,是化學風化中的水的溶解作用,然後隨流水搬運到沉積地點,水溶解力降低,水中的CaCO3析出沉積。形成岩石。 ...
1、喀斯特地形特點:地表崎嶇、土壤十分貧瘠,不利農業發展,因此在雲貴高原有“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両銀”的俗諺。但其千溝萬壑的特色卻十分受到觀光客青睞。
目前巴爾幹半島及中國重慶、廣西、貴州、雲南一帶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2016年11月24日,陝西省政府在新聞釋出會上宣佈在漢中發現世界級的超 ...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石灰岩。
2、喀斯特可劃分許多不同的型別。按出露條件分為:裸露型喀斯特、覆蓋 喀斯特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氣候帶分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特、溫帶喀斯特、寒帶喀斯特、乾旱區喀斯特。
3、按巖性分為:石灰岩喀斯特、白雲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鹽喀斯特。此外,還有按海拔高 ...
1、風蝕地貌(wind-erosion landform),是經由風和風沙流對土壤表面物質及基岩進行的吹蝕和磨蝕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態。
2、我國風蝕地貌主要分佈區在青海柴達木,南疆和田、羅布泊,東疆哈密、吐魯番,北疆克拉瑪依附近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