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傳統戲劇藝術:海鹽牌子
嘉興傳統戲劇藝術:海鹽牌子
我國傳統藝術的遺產極其豐富並且輝煌。傳統藝術繪畫、書法、音樂、戲劇等等,都有幾千年的積累,這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嘉興文化中,有很多的歷史名人、飲食文化、傳統戲劇藝術、名勝古蹟等等。一起來看下傳統的戲劇藝術:海鹽牌子。
海鹽牌子又稱“堂名”,是坐著唱的戲曲請唱班,屬曲藝敘唱類中的戲曲說唱。
“海鹽牌子”始於明代,盛於清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抗戰前(1937年),其曲調以唱崑曲、徽調為主,後因京劇的盛行而改唱京劇曲調。但不是以歌舞表演故事,而是突出聲腔藝術,具有曲藝的風格和特點。流行於浙北地區的嘉興、海鹽、平湖、海寧等地及蘇南一帶,活動於城鎮鄉村,為民眾辦喜事、做生日、兒孫滿月、造屋上樑、祝壽慶誕、廟會、宴請時慶賀助興。
“海鹽牌子”多為4——8人為一臺,演唱者不裝扮劇中人物,著生活服裝,以男角居多,也有男女混合班。海鹽縣沈蕩鎮許順觀的“新鳳堂”就是男女混合班,演唱時,藝人圍坐在奏臺兩邊,各人手中執一種或數種樂器,自奏自唱。主要演唱的劇目有《徐策跑城》、《甘露寺》、《投軍列窯》、《紅鬃烈馬》等,多數為一人一角,有時也一人兼演數角色。
據《海鹽縣誌》記載,1949年前,海鹽縣有“海鹽牌子”10餘班,沈蕩鎮許順觀的新風堂和澉浦楊氏的四知堂最為有名。至今,“牌子”仍活動於城鄉民間,受到民眾的歡迎。
海鹽牌子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你可能會喜歡:
廣東傳統節日大搜羅
淺談廣西民歌特點與風格
南京歷史文化景點,南京名景
具有歷史意義的徐州漢兵馬俑
傳統戲劇之一:梅花大鼓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非常多值得驕傲的藝術,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藝術失去了繼承的人,梅花大鼓是到如今都還保留不錯的一項藝術,你知道梅花大鼓嗎?瞭解梅花大鼓的具體表演形式嗎?本期民族文化為你解析。
梅花大鼓,脫胎於清代中葉產生於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於京津地區。解放前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調。藝人演唱則多見於拆唱節目中,專演此曲種者很少。最早有鍾萬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寶祿、王子玉等。自金萬昌出,經其加工創新,這一曲種才煥發了新的青春。
從此,它也就分成了北板、南板兩個流派;前者守舊,唱腔簡單,上下句無何異樣兒的區別,平淡無奇,王憲臣、劉藎臣等善唱之;後者則為金萬昌所創演的梅花調,唱腔娓娓動聽,且有許多出色的創新,深為聽眾所欣賞,逐漸成為此曲種之正宗。梅花大鼓唱詞為七字句和十字句,有慢板、二六板、上板三個基本板式與以這三個板式的名稱命名的三個基本唱腔。
清朝道光年間,北城旗人子弟八角鼓票友有位叫“玉瑞”的,他的伯父是世襲的左領。在八角鼓票房內唱這種曲調漸漸得了到大家的認同,於是就管這種曲調叫“清口大鼓”。因他家住在北城鼓樓附近,可能這也是後來稱“北板梅花”一詞的來源,玉瑞的雅號叫“梅花館主”,亦稱“北板梅花調”。後來漸漸傳入前門外南城一帶,有位子弟八角鼓票友文玉森,他的頭是禿頂外號叫“文禿子”。文玉森的清口大鼓唱得很好聽,又增加到由五種樂器伴奏,演唱的段子是《黛玉思親》、《百鳥朝鳳》等幾段節目,雖然曲目較少,但在八角鼓演出中這種形式已經很重要了,也標誌著北板梅花大鼓已完全形成。
清朝末年“北板梅花調”傳到了金萬昌和王文瑞等幾位先生時,他們在演唱過程中把曲調和板式加以豐富,尤其在伴奏音樂和唱腔音樂方面,經韓永先、蘇啟元加以推進研究,形成了上三翻、下三翻、鼓套子、過板大過門等,這一階段隨演出隨發展,而後又經過了韓永祿、霍連仲、韓德壽(韓德福的長兄,是梅花大鼓過門[馬號]的創始者。)等人發展,就形成了就如的梅花大鼓。為了區別原有的“北板梅花調”,也就對立的定名為“南板梅花調”,這時“梅花大鼓”的名稱自然也就已成定局了。
幾十年來隨著時代變化,名家們對梅花大鼓的藝術形式上都各有發揮,形成風格流派異彩分呈的局面,曲調和音樂的發展大多都是一些名弦師的改進而成的,並不是因一個人的努力才能形成流派的。正如王文瑞老先生親口對我講的:“當年我把梅花調十幾段都整好給萬昌了,他是名角,唱紅了比我強得多。名利不算啥,只要玩意兒響,比啥都強。眾人拾柴火焰高!”所以說王老先生也是金派(金萬昌)梅花大鼓的創始人之一。
梅花大鼓傳到二、三十年代已達高峰,南板梅花調比北板梅花調曲調豐富,過板音樂也花哨熱鬧。鼓套子、過板音樂的大過門也多,使得南板梅花調比北板梅花調好聽得多,後來這種演唱形式愈演愈烈幾乎沒有更多的人唱“北板梅花調”了,因此北板梅花調也就漸漸失傳了。我至今只在十八歲那年聽過一次,那是一九五七年在前門小劇場,北京市第一屆曲藝匯演中一位叫孫茂芝的盲藝人演唱的《安安送米》。
泉州傳統戲劇之一: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方言區和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閩南華僑聚居地。高甲戲一改演幕表戲的習慣,開始進入新劇目與編演現代戲的新時期。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泉州文化吧。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1],最初源於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它的足跡曾遍佈於泉州、廈門、漳州等閩南語系地區和臺灣省,還流傳到華僑居住的南洋一帶。
高甲戲的演出劇目分為“大氣戲”(宮廷戲和武戲)、“繡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生旦戲較少。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大半來自京戲、木偶戲和布袋戲,小部分是吸收梨園戲的,還有一些是藝人根據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編而創作的。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醜,後來又先後增加了淨、貼、外、末和北(淨)、雜二色,可以演員按劇情順口溜。唱做也較自由,沒有一定的臺位,演出時間可長可短。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而以南曲為主。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伴奏樂器以管樂、嗩吶為主(解放後改用琵琶為主),此外還配有橫笛、二絃、三絃等。打擊樂器及其打擊方法與京劇相同,如〔衝頭〕、〔長錘〕、〔急急風〕等,但“三通”和“出將”時則與京戲不同。丑旦戲或輕鬆場面加用雙鈴、響盞等。解放後,1951年成立泉州大眾劇社(1957年改為泉州市高甲戲劇團),1954年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 ,《桃花搭渡》、《掃秦》榮獲劇本獎和演出獎。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統戲劇:蘇州評彈三笑的背景故事
許多人都是看著星爺的電影長大的,這些都是我們的年少回憶,小編印象中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唐伯虎點秋香》秋香的三笑留情更是勾走了唐伯虎的心。
那麼,本期瞭解蘇州評彈《三笑》的背景故事。
風流才子唐伯虎(凌波)在蘇州虎丘山遊玩,遇到相國夫人帶了四個美婢來燒香,其中的秋香(李菁)美豔出眾,不禁為之神往,秋香 ...
傳統戲劇:蘇州評彈的演唱特點是什麼?
特點指的便是事物的獨特之處,只有擁有了自己的特點才能夠營造出屬於自己的方向。而蘇州評彈則是兩種合二為一形成的戲劇,蘇州評彈的演唱特點是什麼呢?
那麼,本期一起來了解吧!
蘇州評話的特點:慢、委婉
蘇州評話是用蘇州方言講故事的口頭語言藝術。其語言由第一人稱即說書人的語言和第三人稱即故事中人物的語 ...
揭秘:徽劇是什麼傳統戲劇的前身
徽劇是一種大多流行於安徽省境內的劇種,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地方戲曲。如今那麼多的地方戲種都是從一些有名的傳統戲劇中延展下來的。本期戲曲大全一起了解一下徽劇是什麼傳統戲劇的前身。
徽劇是一種重要的地方戲曲聲腔,主要流行於安徽省境內和江西省婺源縣一帶。明末清初,亂彈聲腔傳入安徽,與地方聲腔及民間音樂結合,在 ...
民間傳統藝術:杭州油紙傘
杭州的美麗從古至今都深刻在人的心中,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女子都是怕被曬黑的,所以防曬傘都是出門必備的,古代女子出門的時候也都撐著杭州油紙傘。本期杭州文化帶你去了解杭州油紙傘。
油紙傘是漢族傳統工藝品之一,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紙製或布制傘。杭州是江南水鄉,四季雨水眾多,竹木資源豐富。作為古代重要雨具的油紙傘 ...
湖南傳統戲劇之花:湖南湘劇文化
湖南有著多種戲曲表演形式,而湘劇也是其中之一,湘劇主要流行於長沙、湘潭等地。湘劇文化也一直是湖南甚至全國人民的喜愛,新中國成立後,眾多的湘劇曲目對現代戲影響很大。下面的湖南文化帶你走進湖南的湘劇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湘劇”名稱最早見諸民國9年(公元1920年)長沙印行的《湖南戲考》第一集。明代成 ...
徐州的傳統戲劇:柳子戲
我國是戲曲之鄉,可是現在喜歡聽戲唱戲的人越來越少了,大家寧可玩遊戲也不願意碰戲曲有關的東西,不過打不得老人還是很喜歡聽戲的。應多開設一些戲曲課程培養下一代孩子的戲曲文化知識,讓戲曲文化得以傳承。那麼,徐州文化的柳子戲有什麼特點呢?
柳子戲是流行於以山東濟寧、菏澤、泰安、江蘇徐州為中心魯蘇豫皖冀五省交界 ...
淺談小欖菊花傳統飲食習俗:菊花入饌 清雅芳香
花魚球、菊花水欖、菊花八寶糯米飯等(荼薇蛋卷、釀荼薇酒也是菊花飲食習俗的一大種類)。當地百姓每天早餐吃及第粥時,也喜歡加入洗乾淨的菊花瓣。小欖的酒樓紛紛以菊花入饌製作菊花宴,接待從海內外前來小欖賞菊的遊客,令人對小欖菊花有 齒頰留香 的美好印象。早在清代,就有文人墨客寫下了對菊花飲食的讚美詩篇。其中,清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