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四川交通習俗

四川交通習俗

  抬滑竿

  漢族交通習俗。用兩根長竹竿紮成擔架,中間部位置一涼椅或坐篼供乘坐。舊時交通不變,抬滑竿十分盛行。現在,抬滑竿仍十分流行,仍在一些旅遊聖地如峨眉山、青城山等地流行,並變成當地一個旅遊專案。

  背二哥

  以背運東西為生的人。又稱背老二。見於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區。所用工具為喇叭形背篼一個、繩架一副、丁字柺杖一個。一般背50千左右貨物,走累了,便用丁字柺杖置於揹筐下支撐休息片刻。如果背運是集體行動,領頭的背二哥要呼吼節奏感強的號子,統一眾人的行動步伐。

  雞公車

  雞公車,木頭製成,兩個扶手,一個輪子,又稱獨輪車。車身微翹,形似公雞,推動時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居傳為諸葛亮所創(即木牛流馬),但無從考證。

  解放前後的成都,除少量的汽車和黃包車外,城鎮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便是獨輪的雞公車。這種一個“磙磙”的雞公車,既可作貨運工具,又是一種獨特的客運工具。現今在一些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區還能看到這種交通工具。

四川遊藝習俗

  

  唱吉利:漢族遊藝習俗。流行於四川大部分地區。正月初一或春節期間,民間能歌善舞者自發地組成隊伍,舞著竹龍,敲鑼打鼓地去各茶莊、街頭、地壩遊行。每到一處,隊伍中的歌師要唱吉利。先叄拜龍神,讚頌龍神:“黃龍頭一點金,一點光芒照乾坤,照定九州並萬國,普天之下共太平。”沿途不少人家,為求吉利,便把龍燈與歌師請進家中,龍頭舞動,歌師唱吉利歌。主人燃香燭,放鞭炮,並給予一定酬金。

  四川大部分地區。端午節這天,善游泳者自發地會聚於附近的河邊,進行搶鴨子的遊戲。

  摔跤:彝族傳統遊藝活動。每逢年節和喜慶場合,鄰近村寨的人們都要聯合進行摔跤比賽,場面十分熱鬧。按習俗,獲勝的摔跤手將成為姑娘們的偶像,優先贏得姑娘的愛情。

  磨秋:彝族遊藝習俗。又稱磨礅秋等。取一根長1米-2米的硬木豎於場地中央,頂端稍尖,作為軸心;另以一根長約6米的木杆,中部鑿一圓洞,橫置於立柱頂上。轉動時狀似推磨,又如鞦韆上下升降,故名。遊樂時,橫杆兩頭人數本等,雙方推動橫杆助跑幾步後,迅速騎上或匍匐杆頭,隨杆旋轉起伏,落地一方用腳蹬地,使杆彈起,並藉助蹬力使橫杆兩端交替上下,旋轉不止。

  跳鍋莊:彝族娛樂習俗。每逢節日或喜慶場合,男女老少均圍著屋中鍋莊跳舞,故名。人們站成圈。互相牽手,載歌載舞,旋轉跳躍。該習俗在藏、羌等民族中也盛行。

  跳火繩:彝族傳統遊藝活動。火繩為長約3米的藤條擰成,上塗油脂等易燃物。比賽時,點燃火繩兩端,搖盪火繩,直線跳躍前進,先達終點者為勝。圍觀者大聲呼喊助陣,十分熱鬧。一般在火把節等節日期間舉行。

  格吞:藏族遊藝習俗。流行於甘孜藏族自治州。藏語音譯,意為用帶子套在脖子上拔河。比賽時,先在場地上劃兩條平行線為河界,用布帶兩端打結套於雙方頸部或肩部,在布帶中間系一紅布標誌,懸於河界上方。比賽開始後,雙方用頸部或肩膀力量猛曳,凡將紅布標誌拉過河界一方為勝。比賽方式有面對面或背對背的站式和跪式等多種。

  推杆:羌族遊藝習俗。每年秋收後或節假日舉行,男女均可參加。取一根約3米長、小碗口粗的木杆,一人緊握一端,兩腿夾騎其上,作為攻方;另一人緊握另一端,用力猛推,作為攻方。比賽時,要求木杆保持平衡,嚴禁抬高或偏擺。在裁判人拍五下巴掌的時間內,攻方若能將木杆推過規定界線結即為勝。

  沙朗:羌族遊藝習俗。羌語音譯,意為跳舞。有喜慶沙朗和喪事沙朗之分,內容和風格各不相同。跳時,男、女各站一行,由能歌善舞者領頭,載歌載舞,一唱一答。在歌舞中,男女兩行不斷互換位置,一闕才終,一闕又起。

  舞鹿子燈:土家族遊藝習俗。一般在春節期間表演。以被單作鹿皮,上繪鹿頭、鹿身、鹿尾。由一人或二人藏入鹿皮內,模擬鹿子的各種動作。簡易的則以掃帚或棕片作鹿子玩舞。

  踢雞:土家族遊藝習俗。多在元宵節進行。參加者人數不定,以中青為主。用稻草紮成“雞”,一人將其踢起,眾人去爭搶。接到者可以用它去追打任何人,一般以追打年輕姑娘為多。

  舞板凳龍:土家族遊藝習俗。流行於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新春佳節時玩舞。一般為三人持板凳做各種動作,有左穿、右穿、跳躍、俯臥、直衝、穿花、拜四方等。以鑼鼓伴奏,鑼鼓打得慢就舞得慢,打得快就舞得快,極快時只見板凳飛舞不見人在其中。

四川清明節習俗

  川東重慶、萬縣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節前後,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後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卜吉兇,稱為「油卜」。成都一帶則賣炒米團,上面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關緊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到墓地祭奠的日期。到墓地祭奠俗稱到墳前祭奠死者,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點少量人的共同體大部分都是在清明節到墓地祭奠。 到墓地祭奠遊春一舉兩得

  重慶人在清明這天,也有吃寒食的習俗。86歲的楊鍾岫老人說,以往許多人到墓地祭奠時的清明食物,往往是鍋魁加滷菜、冷盤。這種鍋魁裡邊夾的和菜,由粉絲、萵筍絲、肉絲(或雞絲),加上春芽涼拌而成。

  鐘頭跟大人去到墓地祭奠,感到清明節好玩。觀世音橋街道建北社群80歲的沈永英婆婆印證了楊鍾岫老人的講法:到墓地祭奠普通都在郊外,相當於遊春,一大家庭人還會帶上涼麵、酒菜、糖品等食物,祭奠先人後,大家一塊兒吃掉,又有耍的又有吃的,無上興的就是小孩兒了。

  採鼠麴草做清明粑

  鼠麴草書名叫清明菜,清明節前後,這種可吃的荒草忽然就繁茂了。城裡只是零星地成長,河岸泥地裡則是成簇成團成片的火熾。一莖獨立,小葉片,掩蓋白的顏色細密的絨毛,三四寸高,粉粉的綠。清明節一過,頂端就開了小花,一小簇一小簇淡淡地黃。

  開花之前,將鼠麴草採歸來,切爛,和著小麥磨成的粉、糯大米和麵或棒子麵,加上鹽或糖烙成粑粑,放到鼻子邊一聞,有股鼠麴草特有的清淡的香味味,放進嘴裡一嚼,軟軟的糯糯的。


四川中秋節習俗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 ...

四川飲茶習俗

  飲茶習慣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一般來說,吃完早飯,而今天恰好沒什麼活生的人們或者是老人們便紛紛的湧向茶館。成都人飲茶有其獨特的蓋碗茶具,即:茶蓋、茶碗、茶船子。一張竹子制的靠椅,一張低低矮矮的小方桌子,還有茶館裡跑堂的沏茶師傅的手藝,相信如果您有機會親自目睹,您一定會兀自驚訝不定的。   成都人 ...

四川節日習俗

  1、都陽節:流行於雷波縣一帶。節期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內,容與漢族的端午節相近。節日這天,,在門前掛上菖蒲和艾葉,孩子們用雄黃酒擦臉,青年人帶上粽子、酒和砣砣肉到山間草坪唱歌跳舞、摔跤賽馬,盡情娛樂。   2、補年節: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後的農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還要過一次年節,彝語稱 ...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分數線

  理科分數線:2017年最低分392分,2016年最低分438分,2015年最低分439分。   文科分數線:2017年最低分474分,2016年最低分469分。   對口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   農學類383分;建築類447分;財經類445分;電子類303分;機械類404分;旅遊類343分;社會公共事務類 ...

四川喪葬習俗

  1、向親友報喪:在農村,由家中的人分頭去親友家報喪;而在城市,則多半透過電話等通訊工具報喪。一般而言,一個“大家”只需向其中的一家報喪即可,由此家再通知其他人。   2、死者喪禮期間:死者的家人、親友要按親等披麻戴孝。但現在更多的是以在手臂上戴“青紗”來替代。青紗分兩種顏色,白紗為死者直系後人所戴,黑紗為 ...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有哪些專業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現設有道路與航運工程系、汽車工程系、橋樑工程系、經濟管理系、計算機工程系、人文社會科學系、建築工程系、自動化工程系、公共課教學部和成人繼續教育部。開設各類專業共44個。   專業:道路橋樑工程技術、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中國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被教育部確定 ...

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怎麼樣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四川省唯一一所交通類高職院校,位於成都市溫江區。前身為創辦於1952年的四川省交通學校,曾五易校名,四遷校址,1992年被評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1999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2001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獨立升格為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學院成為四川省第一所透過“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