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位於中部地區的中軸地震帶,屬於我國的地震密集帶,這裡發生地震的機率較高。中國四川的地震活動主要分佈在四川西部。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
四川位於中部地區的中軸地震帶,屬於我國的地震密集帶,這裡發生地震的機率較高。中國四川的地震活動主要分佈在四川西部。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
導語:通常來說,地震帶是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佈零散。那麼,四川處於什麼地震帶?四川位於什麼地震帶上?一起來看看。
四川處於什麼地震帶
四川處於南北地震帶。從地震帶上來看,四川位於南北地震帶上,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地震多發的區域。這條地震帶綿延甚長,從歷史上來看,大部分震級比較強的地震都發生在南北地震帶的周圍。由於四川大多處在這樣的地形之上,稍微的板塊錯動就可能誘發地震。
南北地震帶是以青藏高原地殼為主體和兼併了揚子地塊西部而成的新生構造實體,具瀰漫性邊界。構成其基本格架的巨型反S形或緩弧形構造帶,分佈在中部的弧頂朝南的弧形構造以及發育在東界附近的旋卷構造,成為南北地震帶的三大構造特色,它們都是塑性伸展流動的產物。
據弧形構造形態實際資料分析表明,地殼物質向南移動的規模,由北往南逐漸加大,從西到東漸逐減小;自北緯31.5°往南,青藏高原物質東移量逐漸加大。
四川地震帶有哪些
(1)鮮水河地震帶。從甘孜縣起,經爐霍、道孚、康定等縣,到瀘定縣南部為止,全帶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由西北向東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強的一條地震帶。該地震帶上曾發生過8次7級和7級以上大地震,最大的一次是1786年康定瀘定間73/4級別地震。
(2)安寧河-則木河地震帶。北起石棉縣,向南經冕寧縣、西昌市轉向東南方向,再經普格縣、寧南縣,到雲南省的巧家縣止,主要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帶內曾發生6級和7級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兩次是1536年西昌北7.5級地震和1850年西昌普格間7.5級地震,後者造成了2萬多人死亡。
(3)金沙江地震帶。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風,沿金沙江東側,北起德格縣,經白玉、巴塘兩縣南到得榮縣止,沿南北方向延伸,帶內曾發生過1870年巴塘7.285級地震和1989年巴塘6.7級強震群。
(4)松潘-較場地震帶。主要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風,包括九寨溝、松潘、平武等縣和茂縣的較場等地,帶內曾發生過7級以上地震4次,最大為1933年茂縣疊溪7.5級地震。
(5)龍門山地震帶。從青川縣起,經北川、茂縣、綿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寶興等縣市,到瀘定縣附近為止,呈東北-西南方向展布,與龍門山脈大體一致,帶內曾發生過6.0-6.9級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2008年汶川8.0級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北京時間8時02分位於雅安蘆山縣發生7.0級強震,其為龍門山地震帶南段。
(6)理塘地震帶。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境內,呈西北-東南向展布,帶內曾發生過1948年理塘7.3級地震。
(7)木裡-鹽源地震區。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裡縣和鹽源縣境內,向南可延伸到雲南省寧蒗縣,區內曾發生過6.0-6.9級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976年鹽源、寧蒗間6.7級地震。
(8)名山-馬邊-昭通地震帶。北起名山區,經峨邊、馬邊、雷波等縣,南到雲南省昭通市的永善、大關等縣,近南北線展布,帶內曾發生7級和7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為1974年永善7.1級地震。
除上述地震帶(區)以外,四川省的其它一些地區,也曾發生過5級至6級左右的地震,只不過不那麼集中罷了。掌握了地震帶的分佈規律,在規劃和建設中就能有的放矢採取防震抗震措施,大大減輕地震災害。
不屬於,成都並不屬於地震帶,但是四川有多個地震帶,雖然成都本身不會發生地震,但是會受周邊地震帶的影響,因此會有震感。尤其是三峽大壩建成之後,成都的震感相對強烈。成都挨著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成都平原底下有衝擊作用形成的很多沙石,相當穩固,相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