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6年止,四川省鹽亭縣有57、01萬人。
鹽亭縣位於綿陽市東南部,是黃帝元妃嫘祖故里,是古郪國的一部分,也是古郪國的鹽場所在地。古稱“秦亭”,因境內多鹽井,鹽滷出產豐富得名鹽亭。全縣幅員面積1645平方千米,耕地60萬畝,有回、蒙、羌、藏等少數民族。
城區所在地云溪鎮,規劃區面積68平方千米,建城區面積18平方千米。
截止2016年止,四川省鹽亭縣有57、01萬人。
鹽亭縣位於綿陽市東南部,是黃帝元妃嫘祖故里,是古郪國的一部分,也是古郪國的鹽場所在地。古稱“秦亭”,因境內多鹽井,鹽滷出產豐富得名鹽亭。全縣幅員面積1645平方千米,耕地60萬畝,有回、蒙、羌、藏等少數民族。
城區所在地云溪鎮,規劃區面積68平方千米,建城區面積18平方千米。
玉龍山、過崗樓嫘祖文化風景區、嫘祖陵、塗氏牌坊、張氏民居、筆塔等。
1、玉龍山:古廟始建於隋末唐初,於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復建。清道光年間更名玉龍山,歷代多有擴建。
2、過崗樓嫘祖文化風景區:南崗建築群以“人民文化宮”為主體,是精神文明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崗建築群主體“王泉寺”佛教聖地。
3、嫘祖陵:遠在秦漢以前就已建成,是人們思古懷親追憶祭祀嫘祖的地方。恢復重建的嫘祖陵為八卦形,以山為陵,外露三方,內藏五方。
4、塗氏牌坊:矗立於梓江東岸,山青水綠,氣候宜人,位置尤佳。塗氏牌坊建於清咸豐五年(公元1856年),它是邑候陳紹惠稟呈朝廷以旌表節婦趙塗氏而建,由趙塗氏次子(太學)趙金成承建。
5、張氏民居: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坐東向西。左靠青龍嘴,右接白虎嘴,北與張花山相望,東與圓寶山相鄰,形成了古建築與山水的和諧統一。
6、筆塔:因塔形似一枝巨大的毛筆,故名筆塔。坐西北朝東南,佔地面積144平方米,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為七級六角樓閣式磚塔,單筒式結構,攢尖式塔項。
鹽亭縣美食有鹽亭火燒饃、鹽亭母豬殼、鹽亭牛肝菌、鹽亭銀耳、鹽亭羊肚菌等。
1、鹽亭火燒饃:鹽亭火燒饃是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的特產。鹽亭回族火燒饃製作簡單,口感好,香味濃,而且價格低廉,儲存期長,是人們居家旅行最理想的方便食品。
2、鹽亭母豬殼:鹽亭母豬殼是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的特產,“母豬殼”是俗稱,即常叫的野生小桂魚,“母豬殼”肉質細嫩豐滿、肥厚鮮美、內部無膽、少刺而著稱,故為魚種之上品。
3、鹽亭牛肝菌:鹽亭牛肝菌它屬傘菌科,夏秋生長,單生、散生、群生,秋季生長更多。子實體傘狀,白色、褐色、紅色,有些菌蓋有花紋、菌蓋與苗柄易分離,生長在山毛櫸和棟屬林地裡。
4、鹽亭銀耳:銀耳又稱白木耳,為銀耳科、銀耳屬,它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食用菌。
5、鹽亭羊肚菌:鹽亭羊肚菌屬於馬鞍科羊肚菌屬,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常見的羊肚菌菌蓋長、寬各4-6釐米,不規則圓形,表面形成許多凹坑,淡黃褐色,菌柄長5-7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