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筒鼓舞
四筒鼓舞
四筒鼓舞,是流傳於昭通市的漢族喪葬祭招集體舞蹈,由男性演出。民國《昭通志稿》載:"四筒鼓,形長,削木為之,兩頭蒙以皮,多喪禮用之,以為跳舞。"關於四筒鼓舞的淵源,已有的資料尚難以作出明確判斷,《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整合》記:昭通市"樂居坪子鄉陳氏家族,明朝時從南京遷雲南昭通定居,至今十四代。康熙二年(1664)九月建家祠時,就有四筒鼓置於祠堂內。"據此推測,四筒鼓舞或是在明代隨移民流入昭通的。
四筒鼓舞特有(獨一)的伴奏樂器是四筒鼓。四筒鼓以梧桐樹材做鼓身,將長40釐米、寬5釐米、厚1釐米的梧桐木片箍成40釐米高、直徑28釐米的"筒","筒內放兩顆小石子,兩端蒙牛皮,釘鐵釘,再箍上鐵環扣,繫上鼓帶;鼓槌是一根長20釐米的堅韌的細木棍,敲擊時音色渾厚、宏亮。"
四筒鼓舞由4人挎鼓邊擊邊舞,.故名。表演者均為業餘,但人員組成相對固定。昭通市城鄉有老人去世請四筒鼓舞表演的習俗,帶有祭把的成分。但舞蹈內容極少宗教意識,這和同樣屬祭把性表演的攤戲法事、正壇演出大不相同。四筒鼓舞可以由喪家禮請,稱"坐堂鼓";也可以由死者孃家請,稱"後家鼓";或由女婿家請,則稱"家祭鼓";表演形式、內容則完全一樣。舞蹈時,4人皆斜挎筒鼓於左胯前,邊擊鼓邊舞蹈,鼓點節奏、音調可隨意變化,大體與舞步、舞姿諧調。舞者繞圓圈作順時針或反時針運動,也在行進間舞蹈。
舞蹈按"套路"編排,有近百種套路,多為動物遊戲型,技巧表現型。常見的有:"鯉魚跳龍門"、"喜鵲登枝"、"仙鵝抱蛋"、"老羊揮癢"、"二龍搶寶"、"蛤螟曬肚"、"新人坐轎"、"苫竹盤根"、"山羊打架"、"猴子撈月"、"犀牛望月"等。基本動作因流行地區不同而不同。流行於山區的四筒鼓舞,動作特點為高樁、彎腰、低頭、順拐,脫胎于山區農民生產勞動時的姿態。流行於二半山區的四筒鼓舞,矮樁、直腰、順拐、平視。流行於城郊區的四筒鼓舞則提胯、甩腳、扭腰、甩頭,顯然吸收了花燈、腰鼓等外來舞蹈成分。傳統的四筒鼓舞除四筒鼓外,沒有其他伴奏樂器。近年有所變化,增加了鑔(2人)、鈸(2人)、彩虹(2人)、小扁鼓(1人)、鑼(1人),舞蹈節奏、動作也由舞者心領神會的默契,變成由持鑼者指揮,增加了形式感,豐富了表演,同時也保留了傳統四筒鼓舞粗獷、樸拙、不事雕琢的原始古樸的神韻。
1987年,四筒鼓舞被省文化廳民族舞整合辦公室列為首批重點整理、發掘的民族舞蹈。1988年在昆明召開的首屆中國民族藝術節期間,以四筒鼓舞素材編演的《高原鼓舞》、《烏蒙鼓舞》、《龍鼓舞》在昆明和西雙版納演出,引起轟動,好評如潮。同年,《龍鼓舞》被特邀參加廣州"歡樂節"演出,得到海內外舞蹈界人土一致好評。
沒有美妙的旋律,只有動人心魄的鼓聲;沒有曼妙的舞姿,只有在動人心魄的鼓聲中迭化的造型;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只有大幹世界、萬物生靈相依共存的意象畫面。看四筒鼓舞表演,常常會遺忘現世的存在而走進另一個世界;那是一個混沌未開的天地,那是一片釐古沉睡的荒原。鼓聲響了!烹微初露,朝霞飛昇,萬物復甦,人神共舞,驚喜卻也茫然地凝視著文明如遠天的雲霓飄來……鼓聲是神秘的、未可預卜的命運的空谷傳聲,一堆有序卻慌亂的動作演繹的是不知所措的驚喜和莫名所以的茫然。--四筒鼓舞的魅力或許正在於此。
暖絨棉四件套起球嚴重嗎 筒燈最大多少瓦現在常見的
暖絨棉四件套起球嚴重嗎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畢竟因為天氣寒冷且又是雙十一很多人都為自己購入了冬季使用的四件套,而暖絨棉四件套因睡著舒適所以大家將其作為了首選,下面就一起看看。
暖絨棉四件套起球嚴重嗎
暖絨棉四件套起球還是蠻嚴重的。
暖絨棉四件套是當下很多友友都喜愛購買的床上用品之一,畢竟暖絨棉這種面料是比較適合秋冬季使用的,而且暖絨棉製作的床單和被套在冬季使用是很好的,暖絨棉是很結實的,而且暖絨棉的布料是比較耐用的,它的吸溼性是強的,暖絨棉的手感有點像毛又有點像絲,是比較柔軟順滑的。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起球嚴重。
暖絨棉四件套起球了怎麼辦
暖絨棉四件套起球是很多人購買該產品的時候都有遇到的,像這種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其中大家最為常用的就是使用毛球修剪器。推動開關鍵向上便可以對織物進行修剪,修剪完成後開啟剃頭部位的手柄處儲物蓋,便可以取出剔除的毛球。刀頭可旋轉拆卸,為防止有雜物,可用口風輕吹,另外附有小梳子可以在毛球修剪完後進一步清理織物。
什麼材質的四件套不起球
想必大家買床上用品的時候最為害怕的就是床單起球,一般來講純棉的是不怎麼會起球的,純棉是完全由棉作原料,純棉舒適柔軟,吸汗性強,缺點就是易皺易變形,易染色和變色。純棉是大部分人喜愛的,因為純棉很不容易起球,布料較柔軟且組織結構緊密。
二十四節氣的來源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執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
有人認為二十四節氣從屬農曆,其實,它是根據陽曆劃定的。即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黃道分成24個等份,每等份各佔黃經15°。由於太陽透過每等份所需的時間幾乎相等,二十四節氣的公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並有兩句口訣:
...
二十四節氣的中英文名稱對照
立春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1st solar term)Feb.3,4, or 5
雨水 Rain Water (2nd solar term)Feb.18,19 or 20
驚蟄 the Waking of Insects (3rd solar term)Mar.5 ...
二十四節氣的詩詞歌賦
(一)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二十四節氣歌
西園梅放立春先, 雲鎮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 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箏好, 穀雨西廂宜養蠶。 ...
二十四節氣的對聯
我國農曆一年之中有24個節氣。在我國對聯中,以節氣為題材的很多,有的還很精彩,例如:傳說明代有一位學臺,在浙江天台山遊覽時,夜宿山中茅屋。次日晨起,見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隨口吟出上聯:
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
聯中嵌有三個節氣,一氣呵成,毫無痕跡。一時成為絕對。直至近代,才由浙江的趙恭沛先生對 ...
二十四節氣的農諺諺語
我國自古以來也流傳了很多農諺,比如: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 ...
春節流程---過小年(臘月廿三或廿四)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相關導讀:怎麼過小年?過小年要做什麼?注意什麼?請點選這裡閱讀。
小年是整個春節 ...
冬季進補有四忌--冬至養生
一忌盲目食狗肉。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後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裡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