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樹一幟:
解釋:謂樹立旗幟。比喻與眾不同,自成一家。
出處:《孽海花》三回:”拿經史百家的學問,全納入時文裡面,打破有明以來江西派和雲間派的門戶,獨樹一幟“。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樹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
詞語辨析:主語為物,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三十而立。
解釋: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出處:《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結構:複句式;作分句;指三十歲。
近義詞:而立之年。
例句:老舍《正紅旗下》:“他從慶祝了自己的三十而立的誕辰起,就想自己去開個小肉鋪。”
翻江倒海
釋義:原容雨勢大,後形容力量或聲勢非常壯大。出處:唐·李筌《太白陰經·祭風伯文》:“鼓怒而走石飛沙,翻江倒海。”宋·陸游《夜宿陽山磯》詩:“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例句:不知他吃了什麼東西,肚子裡一陣翻江倒海,結果吐了。
舟字斜倒在水裡,打一成語是:一葉扁舟。
一葉扁舟釋義:像一片小樹葉那樣的小船。形容物體小而輕。扁舟指小船。
一葉扁舟出處:唐朝黃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暮煙冪冪鎖村塢,一葉扁舟橫野渡。宋代蘇軾《前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只有一個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沙白《秋》如 ...
旗開得勝:
釋義:原指軍旗一展開,戰鬥就取得了勝利,比喻事情剛開始就取得成功;常和"馬到成功"連用。
出處:元朝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賴主人洪福,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近義詞::馬到成功,百戰百勝,首戰告捷。
反義詞:一潰千里,一觸即潰。 ...
該謎面的答案成語為:三緘其口。
釋義為:形容說話謹慎,也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近義詞:緘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作聲、諱莫如深等;
反義詞:口若懸河、誇誇其談等;
出處:漢代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 ...
三緘其口是一個漢語成語,釋義:緘,封;三,泛指多次。意為在他嘴上多次貼了封條,藉以形容說話謹慎,亦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近義詞:緘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作聲、諱莫如深。
反義詞:口若懸河、誇誇其談。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用於對事保密程度。
典故:
孔子崇尚周禮,曾專程到周王朝考 ...
本末倒置: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出處:金朝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例句:
1、做任何工作,都有個輕重緩急,且不可本末倒置,不分主次。
2、這種混淆視 ...
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說話辦事沒有次序,沒有條理。三、四:表示雜亂。
出自明朝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四回:"連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坐臥不安。"
例句為:“奶奶年歲大了,做起事來常常是顛三倒四的。”
用法為: 作謂語、定語、狀語。
近義詞有:語無倫次、亂七八糟、雜亂 ...
家徒四壁。
家徒四壁是一個漢語成語,釋義:徒,只、僅僅,壁,牆。意為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藉以形容家境十分貧寒一無所有。
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在梁孝王死後回到成都老家,他家十分貧寒,生活十分艱難。他的朋友鄰邛縣令王吉邀請他去大財主卓王孫家去做客。他看上了卓王孫的寡婦女兒卓文君,兩人私訂終身,回到他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