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搶走了《永樂大典》、《女史箴圖》、《洛神賦圖》、《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四庫全書》等。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區,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
圓明園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建立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掠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
1、火燒圓明園時間: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
2、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福投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援下,下令燒燬圓明園。
3500名英法聯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間:咸豐十年(1860年),火燒圓明園在狹義上指焚燒圓明園,廣義概念焚燒範圍不僅只是圓明園一處,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園等,其焚燬的範圍及程度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福投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原因:
1、為了掩蓋搶劫罪行。
2、透過焚燬圓明園,徹底擊垮清朝最高統治集團的抵抗意志,迫使清政府立即投降。
基本介紹:火燒圓明園是一個普遍的民眾說法。其實,火燒圓明園的真正概念,不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京西皇家三山五園。焚燬的範圍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這三山五園是:萬壽山、 ...
一方面,人們認為是:帝國主義對外擴張血與火的本性決定了他們所到之處的野蠻行徑。 另一方面,就是“磕頭外交”引起的。當時英法要求和滿清談判,“北京駐使,內地旅行,長江通商,”也就是說,人家要來建立外交關係,互設使領館。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旅遊,以及和中國通商。 ...
龔 橙(1817至1870)清藏書家。字公襄,後以字行,號孝琪、孝拱,號昌瓠、石匏,別號半倫,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龔自珍長子,為人放浪不羈,然而性格孤僻,寡言少語,好為狎邪遊,喜好收藏古籍,於藏書無所不窺,為學問浩博無涯,編有《孝拱手抄詞》,輯佚乃父遺篇。其著述雖多,但均不傳。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建立 ...
1、13日至16日期間,額爾金與葛羅就懲罰清政府虐待俘虜的問題進行了磋商。額爾金提出的兩個重要報復措施是:其一,俘虜是在圓明園遭到傷害的,因而必須將該園“毀為平地”;其二,應由中國政府出錢,在天津建立紀念碑一座,用滿文及英、法文等刻上清政府低頭認罪的銘文,落成後清方須派出大臣護送死者屍體至天津參加該碑的揭 ...
八里橋,位於通州之西的通惠河上,因距通州城西門八里,俗稱八里橋。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建,英宗賜名永通橋,為石砌三券拱橋。橋體為花崗岩石料,兩側有護欄,在33對望柱上雕刻有神態各異的石獅。其地扼京城出入東北和南方的咽喉要道,與盧溝橋、馬駒橋、朝宗橋並稱為“拱衛京師四大橋樑”。清咸豐十年(186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