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納頓
土族納頓節
納頓節是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土族獨有的民俗活動。“納頓”土語原意為“遊戲”,關於它的歷史淵源,目前還沒有發現文字記載。有學者認為,從納頓節中儺舞儺戲的內容、形式、服飾等考證,納頓節當起源於元代中期,完善於明代早期。
青海三川地區的官亭、中川等七個鄉鎮的七十多個村莊都過納頓節。各地舉行納頓的順序按莊稼收割季節的先後排列,從農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納頓開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轉移,一直延續到農曆九月十五日結束,歷時63天。
納頓節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籌備,從清明節開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廟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並推選出當年七月舉辦納頓會的“大牌頭”和“小牌頭”,他們在節前負責籌集經費,維持本村社會秩序,協調生產管理(如田間用水順序)等,節日期間則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其次是小會,節前,村民在會場搭建大型帳篷,以供安放神像和進行祭奠。節前一日大小牌頭敲鑼打鼓,進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動。然後便是納頓節的正會,它由跳會手、跳面具舞(儺戲)、跳“法拉”(巫)三部分組成。
土族納頓節特點十分鮮明,它是一種鄉人儺民俗活動,以民間信仰為連線村落的紐帶,流傳歷史久遠,每次活動延續時間長,參與廣泛等。納頓節具有嚴格的組織和程式,其活動與鄉村管理和生產時序緊密結合,有明顯的社會調適功能。節日期間,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極富民族地方特色。特別是其中的儺戲儺舞,儲存著北方民族薩滿文化的殘影,同時又吸收了二郎神、關公崇拜等漢文化的內容,既表現了土族的文化個性,又體現了多元文化共生共榮、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諧現象,具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內涵,其音樂、舞蹈、頌詞、服飾、儀禮等都富於特色。
據《民和縣誌》等相關史料記載:儺舞源於上古時代先民對圖騰的崇拜。在河南安陽出土的殷墟甲骨文卜辭中就有儺祭的記載。周代稱儺舞為“國儺”、“大儺”,鄉間也叫“鄉人儺”。因為在《論語·鄉黨》中有孔夫子見儺舞而“朝服而阼立於階”的記載,鄉間又多把節日中的各種民間舞蹈表演,也泛稱為“鄉人儺”。民和縣文化局研究人員介紹,土族納頓節有著鮮明的民族特點。“它是由古代儺舞發展而來的鄉儺民俗活動,而以儺舞發展而來的民俗活動能流傳到現在的已經比較罕見。”
“納頓節每次活動延續時間長,參與活動的階層廣泛,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納頓節不像其他鬆散的民間廟會,而是具有嚴格的組織程式。因為持續時間特長,狂歡期間涉及各個鄉村管理和生產問題,因而其活動與鄉村管理和生產時序緊密結合,有明顯的社會調適功能。這些特點都使得納頓節具有非凡的傳承價值。
納頓節除了是土族人喜慶豐收、祭祀鬼神的宗教節日,還是土族人重要的社交遊樂節日。納頓節的這段長達兩個月的時間內既是民和地區土族人最隆重、熱烈的節日和文化娛樂活動,也是土族人訪親探友,商榷兒女婚嫁、調解糾紛、相互交流生產、生活經驗等社會交流活動。納頓節同時也是人們認識土族歷史的“活文獻”,它形象地用多種方式展現了土族的發展歷史。從中可以看出土族由遊牧生活轉向農耕生產的歷史過程,這也是我國眾多遊牧民族封建化歷程的一個縮影。
“繼承和研究土族納頓節文化,有利於在土族歷史、宗教、文化藝術、生產生活、民俗風情等多方面研究土族文化。”民和縣文化局負責人告訴小編,納頓節儺戲藝術真實地保留了土族遠古生活的具體形態,原汁原味地再現了遠古土族的生活情形,是一種活形態、原生態的文化。研究納頓儺文化對於研究整個儺文化的發展演變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納頓節作為青海省所獨有的一種本土文化,具有極高的民族民間文化特徵,也體現了土族文化與華夏文化的淵源關係。
土族納頓
節日時段
農曆七月十二日至農曆九月十五日
節日來源
“納頓”,在土語中是玩笑,歡樂的意思,是青海省民和縣土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節日。因為納頓的狂歡起自農曆七月,故也稱為“七月會”。
它的起源,自古以來就被神秘氣氛籠罩著。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納頓起源的神奇傳說。相傳從前有一位技藝高超的土族木匠,皇帝也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宮。三年後,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建成了,其壯觀華麗前所未有。但惡毒的皇帝為了獨享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竟然下令要殺害木匠。木匠連夜逃到家鄉,組織早已不堪皇家虐待的鄉民們造反起義。皇帝聞訊後派出大批軍隊前來鎮壓。機智的木匠靈機一動,立即讓鄉親們敲鑼打鼓,扛著制好的戰旗,揮舞著已塗上染料的兵器,高呼“大好!”向村莊的廟宇走去。皇帝的軍隊大惑不解,村民們則告訴他們:“我們正在慶祝今年的收成,跳納頓答謝上天的恩賜,於是軍隊便撤回去了。此後為了紀念這位機智的木匠。一年一度的納頓就流傳了下來,後來逐漸形成了現在慶祝豐收的活動。
慶祝方式
一年一度的納頓是以各個村社為主體的群體活動。從夏末麥場結束時,一直持續到秋天,歷時近2 個月,所以有人稱之為“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納頓自農曆七月十二日開始,可由一村單獨舉行,亦有兩村聯合舉行,直至農曆九月十五止,由東向西,最後回到中心地區而結束,最為常見的是兩村聯合,一村充當“主人”,而另一村為客,兩村男性排成長列,扛著各色彩旗,敲鑼打鼓,高呼“大好!”在主方村外麥場上會合,是最熱烈最令人激動的時刻:幾十面大鼓被擂得震天響,伴隨著沉穩有力的鼓聲,會手們閃騰跳躍,在粗獷的高呼聲襯托下,表現出健與美的雄姿。隊伍一到麥場,拉開了納頓的序幕。會手舞首先開始了,這是由四五十人參加的大型舞蹈。老幼按順序排列,舞在最前面的是身著長衫,手執扇子的老人,他們往往是納頓的組織者和納頓舞蹈的傳人。別看他們年過花甲,銀鬚垂胸,可跳起舞來,卻還是那麼從容自如,步履強健。手持各色彩旗的年輕人和拿著柳條的孩子們依次跟在後面,他們擺動身子,左騰右挪,繞場而舞。舞蹈的動作雖然不太複雜,但整齊的舞步,諧調的躍動,伴隨著有節奏的鼓鑼聲,顯得十分優美。在舞蹈的同時,主方不停地用大海碗給會手們敬酒,以此助興,人們在舞蹈中陶醉了,喜慶和歡樂的高潮一浪高過一浪。熱鬧的納頓自然也成為訪親拜友的好時機。一大早即可見男女老少,打扮一新,車載驢騎,浩浩蕩蕩行進在鄉間的路上,對於青年男女而言,納頓則提供了一個浪漫聚會的時刻。
在麥場上“會師”三次後,納頓的節目在觀眾圍成的圓場內開始了。節目多由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片斷改編而成,如《三將》、《五將》、《關老爺》等,表演者頭戴面具,隨著有節律的鑼鼓聲,揮舞著木製古兵器疾緩有序地進行,不由使人聯想起三國時驍將們馳騁疆場的英雄形象。《打虎將》等舞蹈則顯示了祖先們同大自然鬥爭的活動,令人振奮和感嘆。
來源:國家文化網;
屬於土族人豐收的節日:土族納頓節
納頓節是土族人民最重要的文化娛樂盛會,土族人民會在這期間訪親探友,相互交流生產、生活經驗,學習和傳播新思想、新知識。對於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而言,納頓則成為他們尋覓知音的天賜良緣。納頓節是土族文化特有的一部分,一起來了解下吧。
納頓節是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土族獨有的民俗活動。納頓節是土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社交遊樂節日,也稱“莊稼人會”“慶豐收會”等。“納頓”是土語音譯,和蒙古族的那達慕含義一樣,意為“玩耍”、“娛樂”。
每年農曆七月,正是民和三川地區瓜果飄香、新糧入倉、新油入缸的豐收季節。當地的官亭、中川等七個鄉鎮的70多個村莊都過納頓節。生活在這裡的土族群眾為了慶祝五穀豐登,便在莊稼最先成熟的下川從宋家村開始,一個村一個村地跳起“納頓”。各地舉行納頓的順序按莊稼收割季節的先後排列,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轉移。一般來說,納頓在農曆七月十二開始跳起,因此民間也稱為“七月會”,活動一直持續到農曆九月十五結束,歷時近兩個月,場面隆重,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一、起源
關於納頓節的歷史淵源,目前還沒有發現文字記載。比較認同的一種說法是,元末明初,土族人民逐漸擺脫了遊牧生活,開始步入農耕生產時期,為了處理農耕生產中的矛盾,協調人際關係,便形成了一種集體廟會活動,即“納頓”。專家認為,從納頓節中儺舞儺戲的內容、形式、服飾等考證,納頓節應當起源於元代中期,完善於明代早期。
對於納頓節真正的起源,還需要學者專家進一步地考證研究。
二、主要活動
納頓節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籌備,從清明節開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廟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並推選出當年七月舉辦納頓會的“大牌頭”和“小牌頭”,他們在節前負責籌集經費,維持本村社會秩序,協調生產管理(如田間用水順序)等,節日期間則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其次是小會,節前,村民在會場搭建大型帳篷,以供安放神像和進行祭奠。節前一日大小牌頭敲鑼打鼓,進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動。然後便是納頓節的正會。
一年一度的納頓節是以各個村社為主體的群體活動。可由一村單獨舉行,亦有兩村聯合舉行。最為常見的是兩村聯合,一村充當“主人”,而另一村為客,兩村男性排成長列,扛著各色彩旗,敲鑼打鼓,高呼“大好!”隊伍一到麥場,拉開了納頓的序幕。
納頓節的正會由跳會手、跳面具舞(儺戲)、跳“法拉”(巫)三部分組成。
1、跳會手
“納頓”開始時,首先是本村的“會手”迎接外村的“會手”。“會手”是集體舞蹈隊伍,人數二三十、四五十乃至百人不等。本村“會手”按老、中、青年齡順序列隊,由老人們身著長服,擎彩旗,拿柳條(普灑甘露之意)領隊,鼓手、鑼手、旗手相隨其後,鼓鑼聲聲的節奏,催人起舞,粗獷的舞姿伴隨著嘹亮的歌聲,“大好!大好!”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高昂歡快。他們喜躍忭舞地走出百米外,迎接前來慶賀的外村“會手”。兩廂“會手”相逢,陣容陡增,人人精神抖擻,個個容光煥發,旋轉起舞三匝後,向客隊“會手”焚香,遞煙敬酒,互致賀意,共祝平安。
酒助人興,匯合到一起的隊伍,浩浩蕩蕩,載歌載舞,揮動柳條扇子,鼓鑼喧天,歡聲雷動,彩旗滾舞,繽紛絢麗,呈現出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
2、儺戲表演
“會手”歌舞結束後,接著有《莊稼其》《三將》《五將》《殺虎將》等古樸的民間儺戲表演。
《莊稼其》意即種莊稼的人,透過老農向他的兒子傳授農耕技藝等劇情,以幽默詼諧的形式展現了土族農耕生活。稚氣未脫的兒子與他老子的爭執,反架格子倒掛犁的滑稽動作,逗得人們哈哈大笑。軍儺戲的表演有好幾出,比如《三戰呂布》,以佈陣、對打等動作演繹三國故事,再現三英戰呂布的場面,突出了關羽的忠烈和威武之氣。《殺虎將》一出儺戲古樸粗狂,其中虎與牛的相抵摔跤、人與虎的搏鬥,及戴牛頭面具的殺虎將最後出場降伏猛虎等情節緊張激烈,扣人心絃,透出土族先民遠古時期的生活情景。
日漸西斜,活動已近尾聲。有人將堆積如山的蒸餅分塊贈送給每個到會的人。老人們焚燒紙錢供於地方神前,馨香禱祝:風調雨順,民殷財阜。然後,把地方神抬送到下一村廟會的納頓。納頓活動就像是一次漫卷過全縣的“運動”,是一波一波歡樂的浪潮。從糧食成熟最早的下川開始,逐村向西,過中川到上川結束。各村都會將節目提前準備好,當村當日表演歡慶完畢。
納頓節
時間:農曆七月十二日至農曆九月十五日
地點:青海民和、互助等地
納頓節是土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社交遊樂節日,也稱“莊稼人會”“慶豐收會”等。“納頓”是土語音譯,和蒙古族的 “那達慕”含義一樣,意為“娛樂”。舉行時間可謂超長,從夏末麥場結束時(農曆七月十二日)開始,一直持續到秋天(農曆九月十五日)才結 ...
納采結婚
締結婚姻的儀式、受授聘金。
納采:古代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六禮”中的第一禮。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採擇之禮”。初議後,若女方有意,則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並攜帶一定禮物,故稱。古納采禮的禮物只用雁。納采是全部婚姻程式的開 ...
納婿
納婿:指男方入贅於女方為婿之意。同招贅。
納婿由來
過去,裕固族長期存在重女輕男的思想觀念,這也許是母系社會的遺風。家中大部分生產事務及全家生活的操持,都由女子承擔。女子以終身守家為習慣,繼承父母家業,多不願出嫁離開父母,反主為賓。又因女子身價甚高,索要彩禮較重,正式結婚費用較大,家底不豐裕的牧民 ...
納財
指已屬於自己的財富基礎上購置產業、進貨、收帳、收租、討債、貸款、五穀入倉等。
民俗
民國時期東北地區的土匪暗語:納財也被稱作打家劫舍的意思。
古代東南地區:納財意思是結婚的意思。因為結婚時要送彩禮所以叫做納財
古代明清小說中:納財指的是收受賄賂。
佛教術語
密宗的內容極為龐雜,漢傳 ...
六十甲子順序表 六十甲子納音表
順序
干支
順序
干支
1
甲子
16
已卯
2
乙丑
17
庚辰
3
丙寅
18
辛巳
4
丁卯
19
壬午
5
...
中華民族: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
過去土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土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基本詞彙和蒙古語相同或相近。過去通用漢文,1979年青海省有關部門制定了以漢語拼音為基礎的《土文方案(草案)》已試行推廣。
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尤其精於養羊 ...
麗江壩區納西人婚俗有什麼特點?
你瞭解麗江壩區納西人婚俗嗎?麗江壩區納西人婚俗有什麼特點?相信還有很多人不瞭解麗江壩區納西人婚俗特點,下面為大家介紹麗江壩區納西人婚俗特點。
麗江壩區過去的納西人,由於在1723年雍正實行改土歸流的政策首漢族文化影響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實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辦婚姻的制度。兒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