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概半徑6371.004千米。它通常用RE表示。
地球半徑是指從地球中心到其表面(平均海平面)的距離。
地球不是一個規則的物體。
首先,它不是正球體,而是橢球體,準確地說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體;
其次,地球的南極、北極也不對稱,就海平面來說,北極稍凸,南極略凹;
第三,地球的外部地形起伏多變,地球這種不規則的形狀意味著在不同的地方測量,其半徑也不同。
地球的半徑有以下三個常用值:
極半徑:從地心到北極或南極的距離,大約3950英里(6356.755公里)。
赤道半徑:是從地心到赤道的距離,大約3963英里(6378.140公里)。
平均半徑:大約3959英里(6371.004公里)。這個數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點距離的平均值。
可以這樣求:平均半徑=(赤道半徑*2+極半徑)*(1/3)。
地球半徑有時被使用作為距離單位,特別是在天文學和地質學中常用。
原子核的半徑約為10^(-15)米。原子核簡稱“核”。位於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質子和中子兩種微粒構成。而質子又是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中子又是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
原子核的能量極大,構成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吸引力,能克服質子之間所帶正電荷的斥力而結合成原子核,使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核不發生分裂。當一些原子核發生裂變(原子核分裂為兩個或更多的核)或聚變(輕原子核相遇時結合成為重核)時,會釋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即原子能。
地球的任何一條半徑長度都落在最小的約為6357km的極半徑以及最大的約為6378km的赤道半徑之間。因此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004千米。另外地球形狀與標準球體的偏差只有約三百分之一,這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充分地把地球看做球體並使用術語“地球半徑”。這個概念也可以推廣到其他主要的行星上去,只不過扁率有差異而已。
地球表面約被71%的水覆蓋,地球表面可以分為海洋跟陸地,其中海洋麵積約佔71%、陸地面積約佔29%,而它表面被水覆蓋的面積大約是3.61億平方千米。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它距離太陽1.5億公里。 ...
太陽到地球的距離,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它確定為149597870千米,也就是149597870公里,並作為衡量距離的一個天文單位。地球不是沿著一個完美的圓形軌道環繞太陽旋轉,所以日地距離不是一個常數。不過,地球的公轉軌道是一個偏心率很低的橢圓形,接近於圓形。日地的平均距離大約為1.496億公里,如 ...
1、6371公里。
2、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
地球有70%的表面被水覆蓋,但其中的97%是海洋,海水含鹽量過高,不能被陸生生物利用。剩下3%的淡水面中,又有2%以上集中在地球南北極,其餘不足1%的淡水,主要分佈在江河、湖泊、地下、大氣以及生物體內。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 ...
1、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也就是說地球上有3.6億平方公里是被水覆蓋的,而僅有1.5億平方公里是陸地。
2、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澤、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個連續但不很規則的圈層。從離地球數萬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氣圈中水 ...
1、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被水覆蓋的面積大約是3.61億平方千米。
2、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來說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包括經人類控制並直接可供灌溉、發電、給水、航運、養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灣和養殖水域等。水資源是發展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資源。在世界許多 ...
地球表面約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地球上的水的總體積約有13億8600萬千米立方,其中96.5%分佈在海洋,而淡水只有3500千米立方左右。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它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