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佈的地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分別是環太平洋火山、地中海、洋脊地震帶。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佈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絡。
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佈的地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分別是環太平洋火山、地中海、洋脊地震帶。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佈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絡。
導語:世界上有火山地震帶,其中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是大家比較知曉的。那麼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位於哪些板塊交界處?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在什麼板塊交界處?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位於哪些板塊交界處
火山地震
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板塊交界處。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又稱“歐亞地震帶”,主要分佈於歐亞大陸,從印度尼西亞開始,經中南半島西部和我國的雲、貴、川、青、藏地區,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還伸到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
橫貫歐亞兩洲及涉及非洲地區。其中一部分從堪察加開始,越過中亞,另一部分則從印度尼西亞開始,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它們在帕米爾會合,然後向西伸入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區,再出亞速海。歐亞地震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佔全球地震總能量的15%,主要是淺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另外5%的地震能量釋放在海嶺地震帶。
這條地震帶也是近代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帶,它又可分為幾個段落,其中印度北部是重要一段,稱“喜馬拉雅地震帶”,東西長約2400公里。
火山地震簡介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活動引起的地震,火山在其活動過程中,岩漿衝破圍巖引起震動。這類地震可產生在火山噴發的前夕或在火山噴發的同時。火山地震為數不多,只佔地震總數的7%,其特點是震源僅限於火山活動的地帶,一般深度不超過10千米的淺源地震,震級較大,多屬於沒有主震的地震群型,影響範圍小。
多發地區
最新板塊碰撞邊界的地殼運動還沒有停止,板塊碰撞仍在繼續,還經常發生火山活動和地震。板塊俯衝邊界主要分佈在太平洋西部,包括從阿留申群島經日本、菲律賓,一直到南太平洋的一系列島弧和它們東面的海溝,大洋板塊沿海溝向下俯衝和消亡。板塊增生邊界是指綿延於各大洋的海嶺(大洋中脊),地球深處的岩漿從這裡上溢,使兩邊的板塊得到增生。板塊的增生地帶和消亡地帶都是地殼活躍地帶,因而也是火山地震的多發地帶。
發生地震怎麼辦
1、趴下
立刻採取雙手雙膝支撐地面趴下的姿勢,這種姿勢重心低、不容易在地震中跌倒,也能在必要時快速移動。
與此同時,用雙臂或者手邊適合的物件保護頭頸部,以防有東西掉下來砸到自己。
2、掩護
最好能找到一個堅實的桌子作掩護,儘量把身體(至少頭頸部)都躲到桌子下面去。但一定要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否則,在地震的強烈晃動下,你頭上的桌子、以及你自己,都可能在這種晃動下四處滾動而無法遮蔽住你的頭部。
如果房間沒有桌子,就設法挪到堅固的大柱子旁邊、沒有大型傢俱的牆角、低矮的傢俱旁,一定要緊貼著牆角或傢俱作掩護,同時用手和胳膊保護好頭頸。
但有些地方是絕對不適合做掩護的:
不要躲在大傢俱旁的牆角!一旦傢俱倒了,那可是致命的威脅。
不要躲在門框下,那裡也不安全!地震時,任何掉下來的東西都可能傷到你,躲在門框下並不能預防任何一種危險情況的發生。
也要避免選擇靠近玻璃窗、瓷器、燈具、擺在高架上的物品以及掛著裝飾品等的位置做掩護。總之,慌亂中也要遠離那些平時就看起來不結實、搖搖晃晃的東西。
3、穩住
搖晃期間一定要始終躲在相對安全的遮掩處,不要亂跑,直到搖晃停止。
這個時候跑出去,一方面容易被其他物品砸到,另一方面這個時候人可能是沒辦法站穩的,任何意外都有可能發生。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在廚房或床上,那麼,除了以上 3 點以外,你還有其他事情要注意:
如果你正在廚房裡,迅速關閉電磁爐、天然氣等,然後找地方躲起來。
如果你正在床上,別慌,第一時間用枕頭保護頭部。如果在慌亂中滾下床或衝到門外,地面上已經震下來的玻璃渣子等可能會直接扎到你。
當第一波強烈的晃動過去之後,一般會有一個相對平靜的時間,此時再迅速轉移到室外去避險。在轉移過程中,如果是公共場所,比如商場、電影院、學校等,一定要遵循「不跑、不推、不語、不回」的四不原則,以防發生踩踏事故。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位於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所以多火山地震,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帶。
地球表層的岩石圈稱作地殼。地殼岩層受力後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就叫地震。由於地質構造活動引發的地震叫構造地震;由於火山活動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層(特別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一種及其普通和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由於地殼構造的複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關於地震特別構造地震,它是怎樣孕育和發生的,其成因和機制是什麼的問題,至今尚無完滿的解答,但目前科學家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構造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
由於地球在無休止地自轉和公轉,其內部物質也在不停地進行分異,所以,圍繞在地球表面的地殼,或者說岩石圈也在不斷地生成、演變和運動,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殼構造運動。關於地殼構造和海陸變遷,科學家們經歷了漫長的觀察、描述和分析,先後形成了不同的假說、構想和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又稱新全球構造學說,則是形成較晚(上世紀60年代),已為廣大地學工作者所接受的一個關於地殼構造運動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