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地球什麼物質運動的結果
地震是地球內部物質運動的結果。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洩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運動
地震成因是地震學科中的一個重大課題。有如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等。比較流行的是大家普遍認同的板塊構造學說。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威爾遜首先提出“板塊”概念,1968年法國人把全球岩石圈劃分成六大板塊,即歐亞、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極洲板塊。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是地殼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帶,也是火山、地震較為集中的地帶。板塊學說是大陸漂移、海底擴張等學說的綜合與延伸,它雖不能解決地殼運動的所有問題,卻為地震成因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
中國地震帶的概念
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中國地震主要分佈在五個區域:臺灣省、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佈除貴州、江浙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市區。
華北地震區
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據統計,該地區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加之它位於我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
青藏高原地震區
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本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裡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四川龍門山地震帶
四川龍門山位於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邊緣,廣元市、都江堰市之間。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龍門、茶坪、九頂等山。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綿延200多千米。海拔1000——1500米。龍門山最高峰海拔2345米,海拔由盆地邊緣2000米向西逐漸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頂山海拔高達4984米,龍門山是四川強烈地震帶之一。
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的震波,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像海嘯、龍捲風、冰凍災害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災害。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50萬次。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
1、黃赤交角是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的移動 。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
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2、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
2、判斷節氣;
3、確定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係判斷晝長和夜長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
運動方式:自西向東自轉;
特點:1、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公轉產生了四季;
2、從北極點看,地球是逆時針轉,從南極點看,地球是順時針轉;
3、地球是繞著太陽公轉的,公轉與自轉都是自西向東傾斜。 ...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時間是指物質運動的持續性和順序性,空間是指物質運動的廣延性和伸張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社會經濟學的分析手段,擅長於用矛盾衝突的觀點分析社會中利益存在衝突的社會群體,是一套“經典”的社會學理論。
馬克思採取了唯物的看待歷史的觀點,假設社會變化的原動力在於階級之間的衝突。認為歷 ...
地球板塊運動主要有板塊張裂運動和板塊擠壓運動兩種。張裂運動容易形成裂谷或海洋;擠壓運動多形成山脈、島弧鏈、海溝等。板塊運動是一個地質學專業術語,指地球表面一個板塊對於另一個板塊的相對運動。1968年,法國地質學家勒皮順把地球的岩石層劃分為六個大板塊;所有板塊都漂浮在具有流動性的地幔軟流層之上,隨著軟流層的 ...
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地自轉,平均角速度為每小時轉動十五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轉的線速度大約是每秒四百六十五米。天空中各種天體東昇西落的現象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人們最早利用地球自轉作為計量時間的基準。自二十世紀以來由於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地球自轉是不均的。1967年國際上開始建立比地球自轉更為精確和穩定 ...
地球物質迴圈即環境中各種元素沿著特定的路線運動,由周圍環境進入生物體,最後回到環境中,各種元素運動路線所包含著的活有機體的有機階段和由各元素基本化學性質所決定的、無生命的階段所組成的迴圈運動過程。固態物質的移動性很小。地殼變動雖然可以使海底沉積的磷酸鹽升至地面,但這種機率很低。生物可以搬運固態物質,例如海 ...
地球內部運動會引起地震,火山和海嘯等。
1、地震又稱地動及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
2、火山是一種 ...
一般可以認為有:太陽、月球、北極星、金星、火星等比較容易區分的天體。
參照系,又稱參照物,物理學名詞,指研究物體運動時所選定的參照物體或彼此不作相對運動的物體系。與參考體相固連的整個延伸空間。參考體是用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和描述它的機械運動而選作標準的另一個物體。為了用數值表達一個物體的位置,可在參考體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