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中的“之”都是代詞用,意思是:這。本句是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整句意思是:衡這兩種策略,寧可答應而使秦國承擔理虧的後果。
之的基本解釋:
之[zhī]
1、往:由京之滬。
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於做賓語):求之不得。
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4、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意思:這兩個小動物又知道什麼呢)
6、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意思:我想到南海去。)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中的“之”都是代詞用,意思是:這。本句是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整句意思是:衡這兩種策略,寧可答應而使秦國承擔理虧的後果。
之的基本解釋:
之[zhī]
1、往:由京之滬。
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於做賓語):求之不得。
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4、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意思:這兩個小動物又知道什麼呢)
6、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意思:我想到南海去。)
1、“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中的“之”都是代詞用,意思是:這。
2、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整句意思是:衡這兩種策略,寧可答應而使秦國承擔理虧的後果。
3、之的基本解釋:之[ zhī ]
4、往:由京之滬。
5、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於做賓語):求之不得。
6、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代詞,這,那 :“之二蟲,又何知”。(意思:這兩個小動物又知道什麼呢? )
8、虛用,無所指 :久而久之。
9、往,到 :“吾欲之南海”。(意思:我想到南海去。)
1、均之二策的均是均衡的意思。
2、“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中的“之”都是代詞用,意思是:這。
3、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整句意思是:衡這兩種策略,寧可答應而使秦國承擔理虧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