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意思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意思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意思是如果只看事物的表面現象,好像看到了真實情況,實際上會差得很遠。是弘一大師病危前手書之偈語,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象”的說法來自魏晉玄學,是對應於“意”而言的。一般言之,“立象以盡意”,此是象所盡之意。有象所盡者,即有其所不盡者。象所不能盡者,即“象外之意”。弘一大師借著這道理來說明佛教的真理,表示佛教對真理的最高體悟,是離語言文字思維的,所謂的“語言道斷,心行路絕”者是。故說執象(語言文字思維,這些都是“象”)而求真理,真理其實就在咫尺之間,但對膠著與“象”的人來說,何止千里。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意思

  1、沒有小步的積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路的。

  2、出自:荀子《勸學篇》.全文如下: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退而求其次是什麼意思

  退(退後,得不到只有退了)而求其(助詞)次(差一些的)。得不到最好的,只有要差的了。比如有兩個目標,一個高一點,一個低一點,當你高的目標達不到時,轉而去實現低一點的目標,這就是所謂的退而求其次。它出自於曹靖華: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鴻溝上沒有橋樑,只好繞道東京了。


終其一生不得是什麼意思

  一個人用盡一生的時間都無法求得某樣東西。   與此相關的成語是求之不得。   解釋: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後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出自:《關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   同韻詞:調嘴調舌、亭臺樓閣、無奈我何、笨嘴笨舌、施仁佈澤、掉三寸舌、人壽幾何 ...

退其次之是什麼意思

  “退其次而求之”意思是得不到好的,只有要相對好一些的了。出自曹靖華《嘆往昔,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鴻溝上沒有橋樑,只好繞道東京了。”   退其次而求之造句:   1、不要怕目標定得太高,你可能需要退其次而求之。   2、採訪那天,他決定退其次而求之,去試試功德林的面。   3、最 ...

拒之不及什麼意思

  把人擋在千里之外。形容態度傲慢,堅決拒絕別人,或毫無商量餘地。   近義詞:拒人於千里之外。   出處:《孟子·告子下》:“距人於千里之外。”。   典故:戰國時期,魯平公準備任用孟子的學生樂正子主持國政,孟子喜出望外,公孫丑問孟子樂正子真的很有本事嗎?孟子說他論本事、見聞與知識等都不如你,他的長處是對人 ...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摶扶搖上者九萬是什麼意思

  1、意思:鵬遷徙到南海去,拍水激起三千里的波濤,乘大風盤旋而上,飛到九萬里的高空。   2、原文:《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 ...

其能也的是什麼意思

  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千里是日行千里的意思。   1、“安求其能千里也”的意思是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選自《馬說》,作者是唐代詩人韓愈;   3、《馬說》是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   4、文章以馬為喻,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視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

其能也的能是什麼意思

  能:能夠;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食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這三句緊承上文,全面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執策而臨之”,寫他們洋洋自得、以“知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馬,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竟然宣稱“天下無馬”,這是十足的妄說,兩相對照,生動地揭露了這種 ...

綿延意思

  綿延千里的意思是就是形容山脈之類的地理事物很長,連續不斷的延續了數千裡之遠。綿延是漢語詞。有連續不絕和瀰漫延續等義。一直延續到完結,中間未曾間斷過,讓人連綿不斷(多用於形容山,如:綿延的山徑/群山綿延千里)。巴金《生》:“群體綿延不絕,能夠繼續到永久,則個人亦何嘗不可以說是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