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文化的科學貢獻,墨家文化的作用
墨家文化的科學貢獻,墨家文化的作用
墨家文化自產生以來就對社會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現今社會中也同樣不可忽視,其對於科學的貢獻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墨家文化對於現代科學的貢獻,看看它都有什麼作用。
1、極限理論
春秋時,有個叫屍佼的人這樣定義宇宙:“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來曰宙。”幾百年後,墨子這位雄心勃勃的科學啟蒙者,企圖用更系統更嚴密的語言來描述他所觀察的宇宙,於是一部奇異的著作《墨經》流傳於世。
《墨經》分《經上》、《經下》、《經上說》、《經下說》四篇。《經上》大都是原理、定義、界說;《經下》則建立論題並論證;《經說》則是對《經》的解釋與闡述。希臘人芝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悖論:阿基里斯追不上烏龜。
阿基里斯是《荷馬史詩》中的善跑英雄。奔跑中的阿基里斯永遠也無法超過在他前面慢慢爬行的烏龜。因為他必須首先到達烏龜的出發點,而當他到達那一點時,烏龜又向前爬了一段。中國先秦也有類似的悖論,如莊子為了證明他的虛無主義,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墨子化解了這一千古疑難。他設想有一條線ab,從a端向b端前進,進到全長一半c,則斫去,剩餘cb是全長的一半。再如前法取cb一半,剩為全長四分之一。如此取至無窮多次,最後必將到達線的最前端b。這正是數學上的極限逼近原理。直到1655年英國的瓦里斯出版《無窮算術》,才有“極限”概念的正確解釋。
2、力是動因
眾所周知,墨子首先是位機械師,因而在他的著作中,包含大量力學與機械設計原理。
他在《經上》中明確提出,力是物體加速運動的原因,即“力,刑之所以奮也”。更進一步,他在《經上說》中指出,力與重力等效,即“力,重之謂”。糾正了流傳已久的謬誤:把重力與重量混淆。他這種論斷與近兩千年後伽俐略、牛頓的理論極為接近。
3、樸素時空觀
在《墨經》中,空間是一個與時間密不可分的概念,墨子認為“宇”即“域徙”,即物體運動的區域。兩千多年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這一直覺的樸素時空觀添上了完美的註腳。
4、小孔成像
在光學方面,墨子還詳盡地說明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線照入小孔同箭的射入一樣,即光是直線傳播的,從物體高處射入的光線到達壁的下方,從物體低處射入的光線到達壁的上方。人足在下,蔽著下光,故足的影成於壁的上方,人首在上,蔽著上光,故首的影成於壁的下方。
5、幾何學說
《墨經》成書的年代比古希臘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還要早,但其涵蓋的內容卻要豐富得多。
6、三大定律
作為機械製造大師的墨子,第一個提出機械設計三大定律,以規範機械師的設計標準。這三大定律在《墨子》中稱“三表”,說的就是,一要根據歷史的經驗,二要考察人們的反應,三要考察實際效果是否有利於國家人民。
在墨子的著作中,對槓桿、斜面、滑車等於民有利的機械原理大書特書。比如他完整無誤地闡述了槓桿原理,短臂叫本,長臂叫標,指出槓桿省力的原因乃“本短標長”。他提倡用滑輪(挈)與斜面(滑車)來幫助提升重物。他設計的滑輪系統與英國的“阿特伍德機”極其相似。
以“墨守”聞名的墨子,在軍事器械的設計上自然不遺餘力。透過他的著作,我們不難窺見先秦戰場上華麗的機械化作戰場面。
“贛車”乃攻城戰車,覆蓋有生牛皮,裡面可以裝載十人,推動它直抵城牆,可以挖掘破壞牆體,堪稱古代坦克。
“連弩車”,結構極其複雜,一發數十箭,反力甚大。故製造連弩車的木材兩端須一尺見方,長度視城牆厚度而定。需十人操作。
“籍車”,全車由純鐵打造,一部分埋在地下,由多人操縱,能夠投擲炭火、石塊等。籍車就是古代的大炮—投石機。
此外,在《墨子》中還記載了“雲梯”、“懸門”、“橐”、“軒車”和“軺車”等攻守器備。
閩南文化的影響,閩南文化的傳播
閩南文化是我國優秀文化中的一支,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對於閩南人來說,其文化已經融入他們的生活,不可或缺。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閩南文化產生的影響吧。
閩南文化的傳播是透過閩南人移居國內外而傳播的,國內傳播達閩北、閩中、閩西、浙東南、贛東、粵東、港澳、海南及臺灣。其中移居臺灣為最多,且分佈廣泛於臺北、臺東、臺中、臺南、高雄、桃園、苗粟、基隆、南投、屏東、彰化、花蓮、嘉文、宜蘭、雲林、新竹、澎湖等絕大部分地區,而均有閩南人在那裡一代代休養生息。
已知從唐代始,先輩移居臺灣,不僅帶去方言,也帶去閩南人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民間信仰、民間藝術、民居建築等等,並代代傳承、發展和創新。但發展迄今,仍語言相同,生活習慣、民俗風情、宗教信仰、民間信仰、民間藝術、民居建築也仍相同或近同。
從現有臺灣人口中講閩南話的就多達1700萬人,表明閩南話在臺灣是其主要語種,由此可窺見閩南文化與臺灣文化教育幾近相同。而國外傳播則達世界各地,堪稱世界各地都要找到閩南籍華僑(居多)華裔人群的足跡。
移居國外的閩南籍華僑、華人(指入居住國外籍者)有數百萬之多,其中稱居東南亞諸國最多。華僑、華人先輩不僅帶去閩南方言,而且也把閩南的民俗風情、民間信仰、民間藝術傳播到居住國閩南人社群,並一代代傳承、渲變和發展。
迄今僑居於世界各國的華僑、華人已多達近1400萬人,分佈於近百所國家和地區,由此可窺見閩南文化在國外傳播廣泛之一。
研究閩南文化的意義
閩南文化上承中原,吳越文化而由移居閩南的漢人和原住民共同創的先進的地域性文化,爾後又借鑑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使閩南文化更興盛發達。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對閩南文化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閩南文化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存有時代的侷限性,我們以科學的分析態度對閩南文化的研究,有助於我們弘揚傳統閩南文化的精華,摒棄閩南文化中的糟粕,在批判中加以繼承,在繼承中不斷創新。
2、透過對閩南文化的研究,有助於深入瞭解閩南文化中蘊含的開放性、包容性、思辯性,弘揚拼搏精神和樹立自信。
3、閩南文化蘊含的“和合思想”,是構建和諧的閩南社會及增強與臺灣同胞和僑胞凝聚力的保證。
4、閩南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對閩南文化的研究有利於閩南文化遺產的利用和保護。也有利創造出既體現閩南傳統文化特色,又富有時代精神的先進閩南文化,促進閩南文化資源的永續性發展。
5、對閩南文化的研究,在促進和平統一臺灣有著不可替代地位和作用。閩南文化對臺灣地區有著強大的輻射作用,因此對臺灣同胞有著強大的吸引作用。
嶺南文化的特點,嶺南文化元素有哪些
嶺南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嶺南文化基於獨特的環境和歷史條件。以農業和海洋文化為源頭。在發展中戲曲中原和海外的文化。形成了更獨特的特點。那麼嶺南文化還有什麼其他的特點呢?嶺南文化的元素都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城市文化吧!
開放風氣
從古老的民間傳說開始,就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開放心態,至今南海神廟中還立有波羅國使者達奚司空的塑像,西來初地還有達摩祖師的遺蹟。著名的嶺南畫派,就是在繼承國畫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借鑑了西洋畫的技術而形成;
飲譽世界的粵菜風味,不但吸取了國內八大菜系的技藝,也吸取了西菜烹飪之精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人更發揮了這方面的潛質,在全國率先敞開大門,在對外經濟、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這並不是偶然的。
進取精神
嶺南地區遠離中國傳統文化核心,處處迸發出一種超越“傳統導向”的進取精神。鄭信是在泰國建立吞武裡王朝的廣東人,而在近代文化史上,湧現了一批努力超越傳統導向的文化名人,如嶺南畫派祖師高劍父,民主革命家孫中山,思想啟蒙運動的先驅梁啟超等,這些燦爛的群星,代表了嶺南文化的思想,他們的言行與業績,亦可見嶺南文化的特異風格。
實利重商
廣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它在唐宋時代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區,以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為中心向外輻射,特別是清中葉以後,隨著國際市場對茶葉、絲綢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當地商品經濟的發展。
除廣州、佛山兩大商埠外,潮汕商人的足跡,“上沂津門,下通臺廈”,遠至新加坡、暹羅一帶,形成了當時商業系統著名的“潮州幫”(潮商)“廣東幫”。商品經濟的發展,鑄造了嶺南文化講求實利實惠,偏重商業的傾向。
可貴的品格,墨家文化的歷史價值
墨家文化的作用體現在各個方面,從古至今都有其文化的重要貢獻。其文化中體現的思想是現代人也需要遵循的。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墨家文化的歷史價值,看看都有怎麼樣的歷史作用。
墨家文化的歷史價值:
在高居廟堂尋歡作樂的儒士,嚴刑峻法役使天下的君王胥吏,飄然物外遊戲人間的道士身後,總有一群身著 ...
邏輯思維能力,墨家文化與教育的關係
在墨家文化中,其主要思想和現代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就以其教育思想來說,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今,都對我國的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借鑑作用。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墨家文化與教育的關係吧。
教育的目的與作用:
墨家的教育在於培養“賢士”或“兼士”,以備擔當治國利民的職責。墨翟認為賢士或兼士 ...
民俗風情顯魅力,漁家文化新提升——旅遊資訊化帶動民俗旅遊發展
作為全國最大的漁家樂基地,日照市針對沿海漁家樂民俗旅遊文化進行了新的增值與提升。在日照市旅遊局和東港區旅遊局的帶動下,旅遊資訊化主管部門對各漁家樂民俗旅遊戶進行了旅遊資訊化系統的學習培訓,使他們充分認識到了旅遊資訊化的重要性,深切體會到以往“門內等客,門外攬客”的落後和被動,改變了從前閉門造車的尷尬局面, ...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 ... 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 ... 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 ... 以茶為聚會儀式,或朝廷親自主持文士 ... 。
宋代以前,茶文化幾乎是上層人物的專利,至於民間,雖然也飲茶,與文化幾乎是不沾邊的,宋代城市集鎮大興, ... 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它的興起把茶文化 ... 和上層社會推向民間,成為茶風俗的重要 ... 民俗有人遷往新居,左鄰右舍要彼此“獻茶 ... 請喝茶叫“支茶”,孟元老《東京夢華 ... 敬茶”之風遍及全國,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 ...
弘毅:文化產業統計,不能只是看起來很美
年前,國家統計局成立社會科技和文化產業統計司,自此中國文化產業統計領域終於有了專門服務於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的行政部門。然而,正如國家統計局負責人所 說,加強一個機構,就意味著這個機構面臨著更重大、更緊迫的任務。而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量尺、訊號燈的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就目前普遍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來 看,顯然並沒有 ...
儒學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是什麼
一、重視教育,並且創造出因材施教教學觀念;
二、注重道德、禮教和仁義。儒家要求自覺遵從真和善,是典型的人文主義,以人為本;
三、善於辨證思維,重視自然的農業,重視經驗,認為自然秩序是人類理性的根源。
四、提倡以農為本,是符合中國古代的實際資源情況的重農思想;
五、提倡以禮治國,增強了國家秩 ...
孔子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在我國公元前841年前沒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編修的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內容的《六經》把上古文化和文明傳承後世。
孔子打破了學在官府的格局,培養了大批有才之世,提出的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國古老文化底韻,是中華上古文化的傳承人和中國文化的奠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