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信仰道教和摩教,壯族主要分佈於中國南部邊陲,2010年人口超過1700萬人,是中國第二大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佈,主要聚居在南方,範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
壯族信仰道教和摩教,壯族主要分佈於中國南部邊陲,2010年人口超過1700萬人,是中國第二大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佈,主要聚居在南方,範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
自稱為“敏”的壯族部落,就是廣西壯族的一個支系,人稱黑衣壯,分佈在與越南毗鄰的廣西那坡縣的崇山峻嶺中。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崇拜黑色,把黑色作為服裝顏色和民族標記,是個“以黑為美”的民族。黑衣壯長期居住在偏僻、貧瘠的大石山區,在婚姻、宗教和生產、生活等方面都沿襲著原汁原味的族群習俗,被人類學家譽為壯族的“活化石”。傳說與歷史相傳遠古時期,布嗷、布敏族人居住的地區山林茂密,土地肥沃,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有一天,布嗷、布敏族忽然遭到外敵入侵,一個叫儂老的首領帶兵抵抗,因寡不敵眾,被迫退進密林。危急關頭,他做夢得到本族老祖的指點:令族人採集藍靛草漚製成染料,把手、臉、衣服及刀槍都塗黑,天黑時潛入敵陣。最終,布敏族人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從此,他令族人都穿藍靛染制的黑色衣服,並代代相傳。族人見塗黑可以逢凶化吉,化險為夷,也把這黑色視為吉祥,以黑為美,以黑為榮,黑衣壯便因此得名。黑衣壯的變遷與歷史上的戰爭、民族遷徙有關。唐代,廣西曾經爆發過由黃乾耀領導的農民起義;宋代爆發了由儂智高領導的農民起義並建立了“南天國”。這些起義在當時有力地打擊了封建統治,迫使統治者作出種種讓步。然而,起義最終失敗,統治者對起義軍和他們的家族大肆剿殺,眾多壯族人為逃生舉家躲入深山老林,世世代代在封閉的環境中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從另外的角度說,這也使得古老的黑衣壯傳統文化和習俗沿襲至今,完好保留下來。黑衣壯的生活石頭縫中的黑衣壯人認為,老祖宗的墳不能遷走,要讓他們和子孫後代永遠在一起。走近黑衣壯村口,便可以看到在住房附近或菜園裡有一座座用瓦片覆蓋的墳墓。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座埋葬在地下的小屋,僅僅露出屋頂部分,十分顯眼。在弄文屯的一座長方形蓋瓦墳墓,系李姓第一代祖墳,相傳已有200餘年。距離房子僅有5米左右,墳的周圍種有鮮嫩的蔬菜。黑衣壯的墓地選擇是請巫師來占卜,占卜時用一個雞蛋立起,雞蛋倒向哪一方,哪個方向就作為墓地,不管是誰家的用地,家主都熱心地讓給,這叫“活人不同死人爭”。在大山裡,山一座連著一座,到處是黑黝黝的石頭,“九分石頭一分土”是他們生活環境的真實寫照。黑衣壯居住的都是幹欄式的木樓,一般分為三層。第一層用作養豬、養牛,第二層住人,第三層做倉庫。幹欄建築以石木結構為主,工藝簡單粗糙。下面為打磨過的堅固石柱支撐,上面用木頭搭建樓房,呈“凹”形。村屯裡沒有招待外人的客棧,但熱情的黑衣壯人歡迎你去任何一個家庭居住。晚間睡覺很涼爽,一年四季都像安裝了“天然空調”。雨後清晨起床,便可以看到雲霧如潮水般瀰漫整個村落,木樓上的瓦片及翹角在湧動的雲霧中時隱時現,迤邐迷人。黑衣壯心地善良,他們善待客人、善待孩子,更善待老人。為老人著想不僅僅體現在飲食起居上,在所有節慶活動中,老人都受到特別尊重。年齡最小的孩子要給年齡最長的老人獻上象徵著吉祥、幸福的“紅利帶”。每逢有外來遊客,黑衣壯人就穿著黑色的服裝,踏著召喚的鼓點,從各自的幹欄木樓裡走出來,奔向村頭簡易的操場。這情景,就像一群群黑色的蝴蝶從樹林裡飛出,撲向燦爛綻開的花叢,整個村寨都變得美麗而又神奇。他們給遊客表演獻紅舞、祝壽舞、黑槍舞、捶布舞和團結舞等舞蹈。這些舞蹈都源於他們的生活,有的反映他們抗擊異族入侵的戰爭;有的反映他們接人待物的禮儀;有的反映他們對老人的尊敬;有的反映他們捶布做新衣、準備去見情人的喜悅。演員們雖然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但他們用嫻熟的舞步表達著一種古樸的情懷,大山的神韻透過他們靈動的舞姿被詮釋得淋漓盡致。12 / 2 頁下一頁
壯族的宗教信仰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新石器時期,甄皮巖遺址中的骨骸就撒有紅粉末,說明有了靈魂觀念。另外一些地方又發現陶祖、石祖等崇拜物。但壯族宗教的起源顯然要早得多,它從自然崇拜開始,經歷了動植物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至多神崇拜的過程。壯族師公經文所儲存下來的遠古神話《□(女+米)六甲》、《布洛陀》等敘述的神的譜系,是壯族先民對這一歷程的原始記憶。
在現今壯族的生活中,還可以看到對於天神、雷神、樹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靈等的祭拜,這些都是壯族多神崇拜的歷史遺蹟。壯族屬古越族人後裔之一。古越人有信鬼之俗,並由此而形成了壯民族特有的雞卜等巫術和鬼神信仰。
隨著與中原民族的交往,漢族道教於東晉後期開始傳入嶺南地區,以後在壯族中形成了以本民族傳統宗教為主,兼蓄道教內容的“中教”,並出現了半職業性神職人員——師公。師公有較完整的教規和組織,但無道教那樣嚴格的修行儀軌,其職能是為民間祈福禳災,驅鬼事神;所行法事兼具巫、道、釋特點。
師公的教義主要是以古壯字(土俗字)記錄傳世的師公唱本。與此同時,中原道教的正一道和太一道在壯族地區也有所流行,其神職人員壯語稱道公,因其專事唸經符咒而少解經文,故民間又稱“喃□(口+莫)先生”。道公對道教的教義和教規雖有遵從,但也已經過壯族本土宗教文化的改造而具有方士性質。道公無固定寺院,多以設壇組班的形式進行臨時性的法事活動,其祀奉神祗除道教所特有者外,已加進了佛教和壯族土著神。
佛教於東晉時就傳入廣西,至唐時在桂林一帶有較大影響,宋明間逐漸擴大到桂南、桂西一帶壯族聚居地,但由於經濟上的原因和教旨與壯族價值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