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含義是什麼 夏至代表什麼意思
夏至的“至”是“極”的意思,即夏至這天北半球白晝達到一年中的極長,也代表著炎熱的夏天來臨。
夏至時值農作物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如古籍中所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
漢《周禮·春官》有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消夏避伏: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夏至還有吃麵的習俗。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因此江南一帶很多地區的人們把夏至吃麵當成了很重要的習俗。夏至代表著炎熱夏天的到來,人們的飲食也要有改變,以熱量低、便於製作的食品為主要食物。麵條常常就是家庭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入伏面”。還有就是因為夏至的麵條基本上是用新麥磨成的新麵粉,新鮮麵粉裡的營養成分較高,口感較好。
夏至三庚日為入伏: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夏至九九歌,如宋人周遵道的《豹隱紀談》中就載有一首《夏至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爭向街頭宿;五九四十五,樹頭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尋被單;八九七十二,被單添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至第四個庚日的十天為初伏,第四個庚日至立秋後初庚的十天為中伏,立秋後初庚起的十天為末伏,這首歌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入伏後從炎炎酷暑到逐漸秋涼的天氣變化。而下面這個《夏至九九歌》似乎更明白:
夏至入頭九,洞扇握在手;二九一十/\,脫冠首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渾身汗溼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半夜尋被子;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熱的天氣了。
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中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
夏至暑天正式開始。代表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執行至黃經90度為夏至,此時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熱的天氣了。
1、立夏。每年四月初一前後(公曆5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農曆的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
2、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1、立夏。每年四月初一前後(公曆5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農曆的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
2、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 ...
夏至代表了夏天的結束,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指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執行至黃經90度,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 ...
夏至代表夏天來了嗎?
夏至代表是夏天已經過半了的意思,代表夏天來了的節氣是立夏。
夏至不是夏天開始的意思,“夏”代表夏天這是沒錯的,但是“至”不是到來的意思,至,乃極也。大白話就是最,夏至的意思是夏季白天最長的一天。
2022年夏至是哪天?
——2022年夏至黃曆
農曆:二O二二年五月 ...
夏至的代表寓意 夏至有什麼美好寓意
夏至代表寓意:炎熱將至。
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夏至,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透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夏至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 ...
夏至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代表炎熱的夏天來臨。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熱將至的意思,它的氣候特點就是暴雨、梅雨天氣,高溫桑拿等。
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夏至,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透過祭神 ...
夏至是代表夏天的到來嗎 夏至是夏天剛剛到來的意思嗎
夏至並不是代表夏天到來的意思,一般來說,立夏象徵著夏天的到來,所以準確來說,夏天到來應該是以立夏為準。
夏至不是夏天開始的意思,“夏”代表夏天這是沒錯的,但是“至”不是到來的意思,至,乃極也。大白話就是最,夏至的意思是夏季白天最長對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