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在近代中國的演化與西學東漸有著直接的關係。西學東漸並不是文化傳播規律上的引進與吸收,它是資本主義國家和帝國主義列強武力征服下的一種文化推銷。從社會性質上講,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國社會開始了“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國近代化開始了艱難的歷程。同時西方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取向、文化消費等也一併湧入中國,極大地衝擊甚至改變著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
節日在近代中國的演化與西學東漸有著直接的關係。西學東漸並不是文化傳播規律上的引進與吸收,它是資本主義國家和帝國主義列強武力征服下的一種文化推銷。從社會性質上講,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國社會開始了“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國近代化開始了艱難的歷程。同時西方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取向、文化消費等也一併湧入中國,極大地衝擊甚至改變著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七夕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有名乞巧節、七姐誕、女兒節等,舉辦時間為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相傳這一天是七姐誕,因為在七月七日祭拜“七姐”而得名,拜七姐是七夕節的傳統習俗之一,經過歷史的發展,七夕節也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好愛情傳說。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風俗
第一個習俗是吃七巧果。每到傳統節日,都會有獨特的美食參與,七夕節當然也不例外,七夕節的專屬美食就是七巧果。七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並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樣。《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經有七巧果出售了。
第二個習俗是祭拜織女。這個活動一般都是女性參加,幾個人提前約好時間,大部分是在晚上舉辦。晚上在月光下襬上一張桌子,桌子上放置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子前,一邊吃瓜果點心,一邊向織女默默許願。
第三個習俗是穿針乞巧,這應該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朝。《西京雜記》中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在七夕節這天,各家各戶的女人女孩都會走出家門,大家聚在一起,一邊猜測牛郎織女的相會場景,一邊拿出自己的針線女紅,透過穿針的方式乞巧。
第四個習俗是曬書曬衣服。曬書曬衣服的習俗在古代非常的流行,有很多小故事都記載了人們會在七夕節這一天曬書曬衣服,去去黴氣。不過這種習俗逐漸演變成了豪門富士炫耀財富的場景了,引來了不少文人墨客的鄙視。
第五個習俗是為牛賀生。七夕節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大家對此不會很陌生,而作為其中的關鍵,老牛想必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據傳說,老牛為了幫助牛郎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來,藉著牛皮過天河見織女。為了紀念自我犧牲的老牛,人們每逢七夕節就會給老牛賀生,表示對老牛的敬重。
第六個習俗是種生求子。這是一個很古老的習俗,在七夕節前幾天,人們會在木板上鋪上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入碗中,等它長出嫩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成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叫“泡巧”。
第七個習俗是拜魁星。不過這個節日和七夕節沒有太大的關係。民間傳說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要考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為了能金榜題名,讀書人會在這一天祭拜魁星。魁星就是魁鬥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課,也叫魁首。古代士子考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裡面的魁指的就是魁星。
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起初的乞巧節並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的,民間稱“七姐”。因而七夕節首先是女子的節日,而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物件,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當然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得一如意郎君。
據《東京歲時錄》載:“七夕家家錦彩,結為乞巧棚。”其盛況可見一斑。“乞巧”活動,其實就是向織女乞求智巧。
漢代就已有乞巧習俗;南北朝時,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到唐代這一習俗尤盛,以丟針卜巧,即取清水一碗曝曬與日光下,然後丟枚小針浮於水面,看水底的針影形狀以卜驗投針女子智愚巧拙。
到了明清,七夕節又演變為“七娘會”,就是由七位姑娘邀約一起,用通草、彩紙、米麵等為材料,包成各式花果人物、宮室器玩,於七夕晚上陳列在庭前八仙桌上,供遊人評賞,然後一起比賽穿針、祭拜織女。
寒食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嗎 中國傳統節日有沒有寒食節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起源
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的習俗
禁火
寒食這天,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在唐代得到皇家認可。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
拜掃祭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
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
吃“寒食”
在寒食節,粥、面、飯、漿等都可以製作成寒食節的食物。此外還有蛇盤兔、棗餅、細稞等寒食供品。
在古代晉南地區有專門的寒食節食物,比如大家熟知的涼粉、涼麵、涼糕等,居住在山區的老百姓還會將五穀雜糧炒熟,等到寒食節這一天食用。
插柳
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
柳是寒食節的象徵,這天,人們為了紀念介之推,都會在門窗等地方插上柳枝,歌頌介之推“不食祿”的高貴品質。
詠詩
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觸景生情,感慨尤多,詩興大發,詠者甚多,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
寒食文化以忠孝為核心,
這既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核心,
又是維繫民族、家庭團結的道德力量,
所以寒食節在今天仍然佔有重要地位,
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