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元”是元朝(1271-1368)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帝國。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2、解元是古代鄉試(也就是考舉人)第一名的專稱。
3、“進士”是舉人參加會試和殿試後,被朝廷錄取後的一種身份出身,國家包分配官職。
4、“榜眼”則是進士中的第二名的專稱。
5、狀元,科舉制度中鄉試第一名,唐制,舉進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後世相沿,乃有此名。
1、“大元”是元朝(1271-1368)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帝國。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2、解元是古代鄉試(也就是考舉人)第一名的專稱。
3、“進士”是舉人參加會試和殿試後,被朝廷錄取後的一種身份出身,國家包分配官職。
4、“榜眼”則是進士中的第二名的專稱。
5、狀元,科舉制度中鄉試第一名,唐制,舉進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後世相沿,乃有此名。
這四個名詞中除了“大元”外,其他三個都是古代科舉考試的專有名詞。
解元是古代鄉試,也就是考舉人第一名的專稱;進士是舉人參加會試和殿試後,被朝廷錄取後的一種身份出身,國家包分配官職;榜眼則是進士中的第二名的專稱。
大元為元朝,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即現在的北京。
解元坊
解元坊位於海南定安縣城鎮東門街老市場東側,原在王尚書生祠後(今定城醫院後),建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孟春,為當時的翰林院庶吉士王弘誨立。王弘誨系定安縣龍梅村人,萬曆年間曾官至南京禮部尚書,他於嘉靖四十年(1561年)廣東鄉試考中辛西科第一名舉人,故坊匾是“解元”。解元坊初立於定城中街,清代曾重修一次,民國十七年夏,因建新街,解元坊始遷至今址。
解元坊通高5.1米,面寬三間,明間(除柱)寬3米,次間(除柱)寬1.5米,明間解元坊額石面寬77釐米,長3米,厚20釐米,正面陰刻橫寫楷體大字“解元”,字大70釐米見方,右側陰刻直寫楷體小字“瓊州府知府吏韓宜,同知陳夢雪,通判楊麥,定安縣知縣黃守潛,定安縣知縣元萃重修”;左側陰刻直寫楷體小字“翰林院蔗吉士王弘誨建,隆慶二年孟春吉日產。民國十七年戊辰仲夏月吉士旦裔孔明鏡同眾遷立”。解元坊額後背中間陰刻橫寫楷體大字“翰林”,字大60釐米見方;右側陰刻直寫楷體小字“欽差提督兩廣都御史王同道,分巡海南道副使姚世為”;左側陰刻直寫楷體小字;“翰林院庶吉士王弘誨建,隆慶二年孟春吉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