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要學習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前沿的科學文化知識,以造福國家和人民。同時,要堅持以德為先,德才兼備。中國古代思想家司馬光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用“德”來統帥“才”,才能保證“才”的正當發揮;以“才”支援“德”,才能真正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目前社會上出現的學術腐敗和高科技犯罪等現象。為人們敲響了正確把握德才關係的警鐘。對當代大學生來說,“德”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德才兼備是衡量大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標準。
當代大學生要學習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前沿的科學文化知識,以造福國家和人民。同時,要堅持以德為先,德才兼備。中國古代思想家司馬光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用“德”來統帥“才”,才能保證“才”的正當發揮;以“才”支援“德”,才能真正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目前社會上出現的學術腐敗和高科技犯罪等現象。為人們敲響了正確把握德才關係的警鐘。對當代大學生來說,“德”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德才兼備是衡量大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標準。
盂子認為,是否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這“四心”即“四端”,是人仁義禮智四德的來源。孟子在反覆強調人皆有“四心”,易於產生“四德”時指出“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已。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如果向自己的內心求索,就能獲得這些美德,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有仁義禮智上的差別,不是由於“四心”的不同,而是有人“盡其才”是因為向內心求善,而有人卻“不能盡其才”,是因為向內心求善不夠。 孟子把“四心”作為“四德”的道德心理基礎,並把這種“不慮而知”的“良知”和“不學而能”的“良以”合稱為“良心”,形成了他的主觀唯心主義的道德起源論。唯物史觀認為,道德來源於人們的物質生括條件和社會實踐。儘管孟子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但他藉助於人們質樸的道德情感來解釋道德來源,便於人們對道德的理解和接受,在道德實踐上具有一定的意義。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是《論語》“為政”篇記載孔子說過的一句話,在這裡“道”通“導”,“齊”做治理規範講,“格”是推究的意思。通句僅12個字,卻極為精彩地反映了孔子以德以禮教化百姓的施政思想。若將“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套用在學風建設上,則可以做這樣的表述:用道德去引導優良學風建設,用文明去規範教化學生的行為,那些還沒有養成優良學習品質的學生就會因惰於學業、無視道德需要而感受羞恥,就會產生內驅動力主動地反省失誤,改正錯誤,勤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