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展出某些技巧以應付挫折情境。2、能重新解釋與接納自己與情緒的關係,不會一直自我防衛,能避免挫折並安排替代的目標。3、知覺某些情境會引起挫折,可以避開並找尋替代目標,以獲得情緒滿足。4、能找出方法,緩解生活中的不愉快。
5、能認清各種防衛機制的功能,包括幻想、退化、反抗、投射、合理化、補償,避免成為錯誤的`習慣,以至防衛過度,造成情緒困擾。
6、能尋求專家的幫助。
1、發展出某些技巧以應付挫折情境。2、能重新解釋與接納自己與情緒的關係,不會一直自我防衛,能避免挫折並安排替代的目標。3、知覺某些情境會引起挫折,可以避開並找尋替代目標,以獲得情緒滿足。4、能找出方法,緩解生活中的不愉快。
5、能認清各種防衛機制的功能,包括幻想、退化、反抗、投射、合理化、補償,避免成為錯誤的`習慣,以至防衛過度,造成情緒困擾。
6、能尋求專家的幫助。
評判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包括: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評價正確、人際關係和諧、社會適應力良好、心理行為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徵等方面,心理健康標準體現在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力這幾個方面。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動正常、心理素質好。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影響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心理學家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描述為以下幾個方面:
1、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2、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4、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5、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瞭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9、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讚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