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這個時期,鐵路、郵電、石油、海上運輸等部門要特別注意及早採取預防大風降溫、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的措施。農業上要加強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凍。
大寒節氣的由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大寒節氣的氣候特徵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週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近代氣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所以,應繼續做好農作物防寒,特別應注意保護牲畜安全過冬。
大寒時節,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諺話,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
對於某些作物來說,在一定生育期內需要有適當的低溫。冬性較強的小麥、油菜,透過春化階段就要求較低的溫度,否則不能正常生長髮育。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冬暖,過早播種的小麥、油菜,往往長勢太旺,提前拔節、抽苔,抗寒能力大大減弱,容易遭受低溫霜凍的危害。可見,因地制宜選擇作物品種,適時播栽,並採取有效的促進和控制措施,乃是奪取高產的重要一環。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常年大寒節氣,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雨量僅較前期略有增加,華南大部分地區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華南冬幹,越冬作的這段時間耗水量較小,農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並不突出。不過苦寒勿怨天雨雪,雪來遺到明年麥。在雨雪稀少的情況下,不同地區按照不同的耕作習慣和條件,適時澆灌,對小麥作物生長無疑是大有好處的。這時期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相當冷時期,鐵路、郵電、石油、海上運輸等部門要特別注意及早採取預防大風降溫、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的措施。農業上要加強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凍。
大寒節氣的民間習俗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佈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於這一節氣中。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
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明年要解僱誰。因此現在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餚,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臘月二十三日為祭灶節。傳說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常用的灶神聯上也往往寫著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字句。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所以俗語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來之說。在歲末賣年畫的小攤上,也賣灶王爺的影象,以便在接灶儀式中張貼。影象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國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以示男女授受不親。也有的地方對灶王爺與灶王奶奶合祭的,便不存在這一說法了。
臘月三十為除夕。元旦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年之終。我國人民歷來重視有始有終,所以除夕與第二天的元旦這兩天,便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節慶。儘管過去從封印日至開印日都是過年活動期間,但從古至今最隆重的便是除夕與元旦這兩天。我國各地在臘月三十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風俗。稱為辭年。除夕祭祖是民間大祭,有宗祠的人家都要開祠,並且門聯、門神、桃符均已煥然一新,還要點上大紅色的蠟燭,然後全家人按長幼順序拈香向祖宗祭拜。
除夕之夜,人們要鳴放煙花爆竹,焚香燃紙,敬迎謁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入夜,堂屋、住室、灶下,燈燭通明,全家歡聚,圍爐熬年、守歲。新中國建立後,安神燒香活動漸廢,其它歡慶活動依然。近年來,於除夕夜晚又增加了看電視,參加娛樂活動等新內容。除夕的晚餐又稱年夜飯,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頓飯。
這頓飯主食為餃子,還有很多象徵吉祥如意的菜餚。如魚與餘同音,一般只看不吃或不能吃完,取年年有餘之意;韭菜取其長久之意;魚丸與肉丸取其團圓之意等,這些都是不能少的菜餚。吃過年夜飯便開始守歲,一到子時,便開始燃放煙花爆竹,慶賀新年。過年的壓歲錢一般是用紅紙包好,有的放在祭祖的供桌上,也有的壓在歲燭下,也有大人偷偷壓在小孩枕下,其意義均相同,是為勉勵晚輩來年更聰明而有更大的收穫。
大寒節氣的養生知識
飲食方面
由於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與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飲食上與小寒也應該有所不同:
首先,冬三月的進補量應逐漸減少,以順應季節的變化。
其次,在進補中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為適應春天升發特性做準備。
最後,還要考慮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例如,當有人因外感風寒而致輕度感冒時,常常會用生薑加紅糖水的方法來治療,會取得較好的療效。
下面向大家介紹一道我國臘月傳統美食-八寶飯的製作方法:
配料:糯米1500克、蓮子750克、紅棗1250克、薏仁米、密冬瓜條各500克、蜜櫻桃、桂圓肉各250克、瓜子仁50克、白糖、豬油、溼澱粉、純鹼各適量。
做法:
1、將炒鍋置旺火上,加1500克清水燒沸,加入蓮子和35克純鹼,用竹刷帚不斷攪打去皮(約15分鐘)後撈出,倒淨鍋水。第二次仍用同樣方法,加1500克清水、15克純鹼繼續在鍋內攪打,直至去淨蓮子皮為止(約5分鐘)撈出,再用溫水沖洗乾淨,用細竹籤捅去蓮芯,入籠在旺火上蒸半小時至熟透取出。
2、薏仁米洗淨盛入碗內,加清水100克浸沒,用旺火蒸約半小時至開花,出籠後再用清水淘洗瀝乾。
3、糯米淘洗乾淨,盛入瓷碗中,加500克白糖、1000克清水調勻後,入籠用旺火蒸半小時至熟透取出。
4、紅棗洗淨去核後與蜜冬瓜條、桂圓肉都切成0.3釐米見方的小顆粒。
5、取碗十個,將蓮子、紅棗、薏仁米、蜜冬瓜條、桂圓肉、瓜子仁分別順次放入碗底,然後把熟糯米分別盛在上面,入籠用旺火蒸半小時取出。
6、炒鍋置旺火上,放入2000克清水、1000克白糖,將蒸好的八寶飯下鍋,一起拌合燴沸,再加入豬油75克,用溼澱粉調稀勾芡,起鍋分盛十碗,分別撒上蜜櫻桃即成。
起居方面
大寒節氣最需預防的是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早晨和傍晚儘量少出門。
注意保暖,外出時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圍巾。
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室內取暖時要在地板上潑些水或涼一些溼毛巾之類以保室內溼度。要多喝白開水,補充體內水分。
中、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堅持臉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來增加機體的抗寒能力。
二十四節氣表:
春季: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夏季: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