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大年初一回孃家有什麼說法+大年初一可以回孃家嗎

大年初一的風俗有哪些 大年初一這天要幹什麼

  大年初一的風俗有哪些 大年初一這天要幹什麼

  一、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二、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1、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2、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3、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 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4、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三、佔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四、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裡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拜年要注意什麼問題:

  1、拜年的穿著

  在拜年期間,人們一般會選擇穿上新衣服,韋德有番新氣象,但要注意穿著得體,不要穿的過於隨便,也不要穿得過於暴漏、張揚,因為畢竟大多數長輩還是喜歡中規中矩的服飾。如果衣服顏色較深較暗,可搭配些亮色的圍巾來襯托,突出節日的喜慶。

  2、拜年的禮儀

  在去到親朋好友家後,要對在的人一一打招呼,要注意稱呼,未經主人允許,不要象在自己家的一樣隨意到各處參觀,要注意坐姿端正、言談舉止要禮貌。

  3、拜年的交流

  拜年時要多說好話、讚美的話,多談別人快樂的事情,少發抱怨牢騷,以談對方為主,不能自己滔滔不絕,開玩笑調侃要掌握好度。

  4、 拜年不宜時間過長

  不要在主人家逗留時間太長,以免耽誤主人其他的活動安排。

大年初一的習俗有哪些 大年初一有什麼禁忌

  大年初一的習俗有哪些

  一、接年炮仗

  在大年初一的慶祝活動從凌晨12點就已經開始人們會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一家人看著春晚,玩著牌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並在零點時分,點燃炮仗、煙花,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開門炮仗

  初一早晨,在吃早晨前,會先放炮仗,去“開門大吉”之意,所以也叫做“開門炮仗”。陣陣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鄉里鄉親,街坊四鄰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三、吃齋

  經過了年三十團夜飯的大魚大肉後,初一首餐飯,全家人卻要吃素食。源自“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常見的早晨如湯圓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麵條寓意“年年長久”等老百姓常吃的美食。

  四、不殺生,不掃除

  每逢春節,都有很多約定俗成的習慣要遵守,俗稱年禁。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一年運程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比如大年初一這天忌殺生,因為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生。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否則財也會被掃出去。在農村如果這一天需要去水井裡打水,需要上香才能向水龍王借水。

  五、拜神

  相信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人在寺廟排十幾二十個小時的隊,為的就是在新年的第一天,上得頭柱香,取得新年的頭彩!也為自己和家人祈福保一年的順利平安。

  在廣州正月初一這天,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而在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講究的,先擺好酒和茶,事先要準備好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後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後,紅紅火火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六、拜年討壓歲錢

  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們都會跑到長輩的跟前,乖巧的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拜年,這時長輩們會露出慈祥的笑容,並把早以準備好的紅包,發給晚輩,而這個紅包也有個特別的稱呼“壓歲錢”。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在中國,關於壓歲錢的來由,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壓歲錢最初的用意也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七、喝“元寶茶”

  在浙江紹興有大年初一上茶樓喝“元寶茶”的習俗。所謂“元寶茶”,一方面是這裡用的茶葉比往常提高一個檔次,並且在家裡的茶缸中新增一顆“金橘”或“青橄欖”來指代“元寶”,象徵新年“元寶進門,發財致富。”二是因為茶缸上貼有一隻紅紙剪出的“元寶”,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財進寶”。

  傳統拜年禮儀

  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要行叩首大禮。

  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拜年時所用,俗稱“吉拜”。行禮時,雙手抱拳前舉,左手握右手,拱手齊眉,上下加重搖動幾下,重禮可作揖後鞠躬。

  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輩間的拜年。標準的男子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不抱拳,只壓手。這和自古“男左女右”傳統一脈相承。

  大年初一有什麼禁忌

  1、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是不能在初一回孃家的,民俗認為初一回去會把孃家吃窮,而且初一比較忙碌,婆家的事情很多需要處理,所以初二初三比較適合回孃家。

  2、不許說不吉利的字眼,尤其是孩子,比如壞,死,破等等,說了肯定會被家長罵的。

  3、早餐要吃乾飯,在很多地方早上必須吃餃子,而且是現煮的,剩飯在新年是不能吃的。吃乾飯的含義是一年都很富有。

  4、住農村大院的要遵守這個習俗了,無論是屋內還是屋外的垃圾,必須往屋裡掃。垃圾代表財運,留到年後再統一清理。

  5、不可以隨意潑水,古人認為初一到初三是水神的生日,所以不要去打攪他們。這樣才能確保這一年平平安安。

  點選下載

大年初一回孃家有什麼說法 大年初一可以回孃家嗎

  大年初一回孃家有什麼說法 大年初一可以回孃家嗎

  民間有大年初一不回孃家說法。如果過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回孃家,意指著會把孃家吃窮。和古代婚姻制度有一定關係,古代圍繞男人建立婚姻制度,現在一般男方父母還在的時候不能回孃家,如果男方父母不在了,初一可以回孃家。

  各地風俗不同,也有的地方可以回孃家:

  初一是守財的日子

  女子結婚之後就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就應該以自己的家為重。年初一公公婆婆是不出門不幹活的,專門坐在堂前等候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們,和自家宗族的年輕晚輩們來敬茶拜年,做長輩的會給晚輩們包新年紅包。這在古代叫“紅遠當頭”,因為年初一是一年之中的頭一天,頭一天就有紅遠,意味全年都有好遠氣。做媳婦的應該在家裡照顧拜年的客人,給客人敬茶敬菸,給小孩子們糖果糕點,這是每個做兒媳婦的必須做到的禮節。

  初一闔家團圓的日子

  在老一輩的思想觀念中,認為結婚出嫁的女兒就不再是自家的人,在大年初一闔家團圓的日子裡,自然是要與家裡人聚在一起。而對於孃家人來說,已婚的女兒是外姓人,若是初一回孃家會使得家中福氣減少帶走孃家兄弟的財氣和好運氣,因此而倒黴,所以有初一不能回孃家的說法。但是隨著時代文明的進步,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只要尋求正確的化解方法,是可以舉家團圓、和和美美的。

  大年初幾回孃家?

  農曆正月初二都有回孃家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要帶上禮品回自己的父母家。

  為什麼必須在正月初二而不能正月初一呢? 迷信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因為,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

  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這個規矩在舊社會特別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會人們雖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較嚴格地遵守著。如果由於某種特別的原因,已婚女兒在家裡過年,那可能父母、家人都會十分的不高興。這也是一種沿襲已久,而且可能還要執行很長時間的文化現象。

  春節回孃家帶什麼?

  1、肉類

  有些地方的習俗是初二女婿要提豬腿肉陪媳婦回孃家,如果沒有,也會帶些雞鴨等肉類來代替豬腿肉。

  2、補品

  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對全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買點好的滋補品帶回家也會贏得老丈人和丈母孃的喜歡的。

  3、水果

  水果也算得上是現在比較常見的禮物之一了,不管是看望病人還是去拜訪親友都可以買點他喜歡的或是有營養的水果,絕對不會錯。

  4、特產

  如果你剛好出去旅遊過或者居住的地方有小有名氣的特產,初二回孃家的時候可以帶上一些,讓老丈人他們高興高興。

  5、酒水

  去老丈人家可以帶上兩瓶好酒,吃飯的時候可以一起喝一點,提提氣氛。如果老丈人剛好喜歡喝酒,那這個禮物就更討人喜歡了。


202x年大年初一不能孃家 哪天可以孃家

  大年初一不能回孃家   過年有很多習俗和禁忌,其中一種說法是,已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孃家。?民間也有些老人封建,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說臘月28,有說29或30)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老祖宗享用供 ...

立春孃家什麼忌諱 立春孃家會怎麼樣

  立春回孃家有什麼忌諱   立春是春天開始的標誌,婦女們在這一天不回孃家,也在預示著農忙時節開始,無暇做其他事,因此古人認為立春是不能回孃家的。   在古代就流傳下來這種說法,立春這天嫁出去的姑娘不能回孃家,在傳說中立春這天是農戶農忙的時候,一年的勞動將從今天開始,在立春這天農戶們用紙製作一個大的耕牛,帶到 ...

重陽節可以孃家 重陽節孃家哪些禁忌

  重陽節可以回孃家嗎 重陽節回孃家有哪些禁忌   看地區而言,重陽節這天部分地區忌諱【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回孃家。   民間俗話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滕縣一帶,女兒可以回家來,但是嫁出去三年之內的閨女不能回孃家,這天不能回孃家。三年以後,你可以年年的重陽節回孃家,但是三年內你這天不能回。這只 ...

2020中秋節可以孃家過節 2020中秋節孃家什麼說法

  2020中秋節可以回孃家過節嗎   2020中秋節是可以回孃家的。據說八月十五這晚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孃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其實節日無論如何過,最主要的就是家人的和睦。   2020中秋節回孃家有什麼說法   1、中秋節可以回孃家的說法: ...

清明節可以孃家 清明節孃家什麼說法

  清明節可以回孃家嗎 清明節回孃家有什麼說法   清明節是不能回孃家的,以免讓周圍人說閒話;   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日,家家戶戶要上墳祭祖,但是出家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所以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回孃家上墳的。   尤其是農村人認為姑娘是人家的人,若家裡有兒子,孃家的人不願意女兒回孃家上墳,怕別人說娘屋裡沒有人, ...

大年初二孃家的風俗 大年初二孃家什麼說法

  大年初二回孃家的風俗 大年初二回孃家有什麼說法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女兒回孃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 ...

正月十六孃家什麼說法 正月十六孃家好不好

  正月十六回孃家有什麼說法嗎 正月十六回孃家好不好   在古時,已出嫁的婦女是不可以隨便回孃家的,因為擅自會孃家的話會被丈夫休掉。而且正月十五是一個非常團圓的日子,在這天是不可以回孃家的,但是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是可以會孃家看望父母的。   回孃家要注意什麼?   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必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