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過後將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每年的公曆8月7日左右迎來立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立秋”到了,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候平均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中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別,但此時大部分地區仍未進入秋天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3日。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氣內還是夏暑之時,同時由於颱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因而中國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大暑結束之後即將迎來的節氣就是立秋,氣溫會逐漸的下降,不會像三伏天一樣的烈日炎炎,人們會逐漸的感受到涼爽的氣候,水果也會逐漸的成熟,在秋天的時候有許多種美味的水果可以採摘。
句子解析
關於大暑很大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句子就是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單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出自哪裡,這句話是來自元朝詩人《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首聯,在如此炎熱的夏季,一般詩人都會想著如何避暑。元稹也是這樣,在漫漫長夜,詩人熱得睡不著覺,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屋外納涼。明月何其皎潔,將子夜照亮。詩人夜晚是如何度過大暑節氣。他看到了星河皎潔,月光澄明。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其他季節看不到的螢火蟲。而螢火蟲,只有在大暑最熱的季節才會出現。
三秋近指立秋
在詩中,詩人不僅像我們描述了大暑的景色,還告訴了我們大暑的下一個節氣是立秋。大暑節氣一到,秋天的腳步就近了;到了農曆六月,夏季的時序發生了轉移,由仲夏變為季夏。在首聯中,詩人從大處落筆,點明大暑節氣的時序特點。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暑就是立秋,所以詩人說“三秋近”。《白虎通》記載:“六月謂之林鐘何?林者,眾也。萬物成熟,種類眾多。”在這裡,詩人以“林鐘”代指農曆六月,在六月,大暑節氣前後,夏季由仲夏變為季夏,所以詩人說“九夏移”。
原詩賞析
元稹《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苽菓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絳紗渾捲上,經史待風吹。
譯文:大暑來了,秋天也就不遠了,“林鐘”律音起,夏天就要過去了。
一輪圓月開啟子夜時光,螢火蟲憑空翻飛照亮夜空。
準備菰米邀請飽學詩書的客人,菰蒲鋪滿碧綠透涼的水面。
不要捲上紅色紗帳昏昏欲睡,古代典籍等著清風來翻閱。
大暑後面是什麼節氣 大暑節氣下一個節氣是什麼
大暑後是立秋節氣。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
立秋,意味著降雨、風暴、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季節轉換,南方地區的降雨量、風暴、乾溼度等變化明顯;北方地區,這些變化不明顯,變化明顯的是氣溫。進入秋季後,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氣候開始由夏季的多雨溼熱開始向秋季的少雨乾燥氣候過渡。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所以初秋天氣還很熱,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熱與涼的分水嶺在秋季,並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氣候分為兩個階段,初秋“悶熱”,仲秋後趨向“乾燥”、“涼爽”氣候特徵。這是一個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
“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所謂“熱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3個庚日、第4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因為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規定的時間是10天。又因為每年夏至節氣後的第3個庚日(初伏)出現的遲早不同,中伏的天數就有長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進入“立秋”節氣並不代表氣溫就此下降。
大暑熱還是立秋熱?
大暑相對於立秋來說天氣是更熱的,但是立秋後一段時間還在三伏天之中,也要注意防暑降溫。
大暑期間之所以這麼炎熱,首先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南京經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高溫酷暑,降水較少。另外,通常入夏以來,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於夜間散發的熱量,熱量不斷積累,到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節氣最為炎熱。
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晴朗時,經常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以喘氣。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後,熱死泥鰍”“大暑到,暑氣到”等諺語。
“秋後一伏熱死人”,立秋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曆法規定,立秋起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首日。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大暑的時候不是非常熱,那麼真正的熱就會在秋後的時候出現,秋天熱點對於收穫是非常有好處的,糧食會增產。
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大暑是暑熱最旺,最熱的時候,這個暑熱到達最旺的頂點必定會由盛轉衰,大暑之後金水進氣,到了立秋天氣便開始轉涼,這是符合古人預測天時的自然規律的,倘若大暑的時候天氣並不炎熱,那麼這個暑熱的頂點還未達到,在立秋之後就依然會炎熱一段時間。
立秋過後是什麼節氣 立秋下一個節氣是什麼
立秋下一個節氣
處暑節氣。處暑於每年公曆8月22——24日交節。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
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由於受短期回熱天氣(俗稱“秋老虎”)影響,處暑過後仍有持續高溫,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 ...
2021立秋下一個節氣是什麼 立秋後的節氣是哪個
2021立秋下一個節氣是處暑,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而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 ...
大寒以後是什麼節氣 大寒下一個節氣冷嗎
大寒的下一個節氣是立春節氣。
立春,是干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立春節、正月節。干支紀年法,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立春”是依據黃道推算出來的,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時為立春節點,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 ...
立秋的下一個節氣是什麼節氣 立秋過後是處暑節氣
立秋的下一個節氣是處暑節氣。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時間點為公曆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 ...
霜降下一個節氣是什麼節氣 霜降後面節氣是立冬嗎
霜降下一個節氣是立冬,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作為干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 ...
處暑。
簡介:
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度。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此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此時太陽正執行到獅子座的軒轅十四 ...
立秋的下一個節氣是什麼節氣 立秋過後是處暑節氣
立秋的下一個節氣是處暑節氣。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時間點為公曆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