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句出自《拜年》郵票,是我國明代潮州才子林大欽所寫的一幅最受人歡迎春聯對子。
2、“天增歲月人增壽”下一句是“春滿乾坤福滿堂”。
3、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楹聯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獨特的藝術形式。
相傳這句話出自民間。這句俗語形容事物無法阻攔,無可奈何。傳說古代有個書生,叫朱耀宗。進京趕考,高中狀元,並被招為駙馬。還鄉前,他奏請皇上為他守寡的母親樹立貞節牌坊,皇上准奏。回鄉後,他向母親敘說貞節牌坊一事,但母親不同意,說要改嫁給他的恩師張文舉。朱耀宗跪請母親不要改嫁。母親解下羅裙,叫他洗乾淨,並說,第二天如果裙子幹了,答應不嫁,如果不幹,天意如此。這一天,晴空朗日,誰知當晚,陰雲密佈,下起暴雨,裙子始終是溼漉漉的。母親對兒子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違!”後來,朱耀宗將此事稟告皇上,得到了赦免。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則流傳了下來。
1、出處: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2、歲月不居,時節如流(suì yuè bù jū ,shí jiē rú liú )指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
3、2018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19年新年賀詞引用了這句話。
出自孔子《論語》的《子路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譯文:
孔子說:自己行為端正,就是不釋出命令,人民也會服從;自己的行為不端正,釋出了命令也沒有人遵從。
孔子說: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為,從政治理又有什麼難的呢;不能夠 ...
1、“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嘗”出自:《高涼村婦盼郎歸情歌》。
2、意思是:胳膊被很多人枕過,嘴巴被很多人親過 。這裡描寫青樓女子。千、萬代指很多。
3、原句: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嘗。裝成一身嬌體態,扮做一副假心腸。
4、釋義:胳膊被很多人枕過,嘴巴被很多人親過 。裝成一副嬌羞的 ...
1、出處: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2、歲月不居,時節如流(suìyuèbùjū,shíjiērúliú)指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
3、2018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19年新年賀詞引用了這句話。 ...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出自《荀子·大略》,意思是不經過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無法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不經過艱難的考驗,無法知道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荀子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
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 ...
其實“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是因為佛教是由中亞傳入中原地區的,當時在傳教初期,中原地區是沒有佛教的,而佛教和道教最大的不同就是佛教有系統的成文經典,道教當時還沒有系統的《道藏》,經文比較混亂。
佛教在傳入之初是按照道教的經典來解釋自己的一些宗教概念,普通文士都是把佛教的佛、菩薩按照道教的方法來供奉的。因為 ...
1、是出自《假面騎士Decade》,它的故事以穿越時空為主軸,故空我(Kuuga)、鄂門(Agito)、龍騎(Ryuki)、555(Faiz)、劍(Blade)、響鬼(Hibiki)、甲鬥(Kabuto)、電王(Den-O)、牙(Kiva)等九部作品的假面騎士亦會於本劇內出現,成為本劇集賣點之一。
2 ...
簡介:本書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道家兒童啟蒙書目。書名最早見之於明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它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