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隸屬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蘆河下游。中心位置位於北緯34°51′,東經105°40′;總面積1601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秦安縣轄12個鎮、5個鄉。總人口61、8萬。2015年,秦安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2、6億元。
秦安縣屬隴中南部溫帶半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0、4℃,正常年景年均降水量507、3毫米。秦安縣屬隴中黃土高原西部梁峁溝壑區,山多川少,是甘肅省十八個乾旱縣之一。
秦安縣隸屬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蘆河下游。中心位置位於北緯34°51′,東經105°40′;總面積1601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秦安縣轄12個鎮、5個鄉。總人口61、8萬。2015年,秦安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2、6億元。
秦安縣屬隴中南部溫帶半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0、4℃,正常年景年均降水量507、3毫米。秦安縣屬隴中黃土高原西部梁峁溝壑區,山多川少,是甘肅省十八個乾旱縣之一。
根據國家郵政局釋出的資訊,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的郵編為:741500。
天水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至2013年天水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
天水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96處,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還有其他大小石窟6處。天水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媧皇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羲皇始創八卦,天水被譽為“易學之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易學等博大精深。
大地灣遺址、秦安縣鳳山風景區、女媧祠、街亭、秦安縣博物館。
1、大地灣遺址:位於秦安縣東北45千米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側,遺址年代距今7800—4800年,文化遺存延續長達3000年遺存包含五個文化期,即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期,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和常山下層文化。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秦安縣鳳山風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秦安縣城東鳳山上,主要有鳳山森林公園、泰山廟、青蓮唸佛堂三部分組成。
3、女媧祠:位於今隴城城南側:主要建築有“媧皇宮”和“女媧祠門牌”,最早的女媧祠位於今隴城城之北山。北山古稱“龍泉山”,山樑稱風臺梁,梁下迤右有龍泉寺,即張錦讀書處;梁下迤左有北山寺,右之山崩,祠廟毀於一旦。女媧祠歷經滄桑,時至今日已經是五次遷建。
4、街亭: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0千米的隴城鎮,距大地灣遺址8千米,是一處寬約6千米、長達十幾千米的開闊地帶,是關隴大地的咽喉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蜀街亭之戰就發生在這裡。縣興國鎮新華街東,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約4.5畝),創建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前,道光十八年(1838年)極具規模,曾是天水地區歷史上規模較大的崇聖尊孔之地。
5、秦安縣博物館:位於縣城新華街,緊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國寺。佔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650平方米。館藏文物506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件,二級72件,三級385件,從距今1億年的魚化石,距今2500萬年的鏟齒象牙化石,新石器時代人類生產生活用具到明清時期的文物都有收藏,沒有缺環和斷代。館藏品位居全省100家文物收藏單位的前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