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雲對陽光的折射,類似於三稜鏡折射出彩虹的原理,某種顏色被雲折射後射向某人,那麼就覺得雲是這種顏色;如果折射的角度不同折射出的光是另一種,那麼就看到另一種顏色的雲彩;
2、三稜鏡是光學上橫截面為三角形的透明體。它是由透明材料作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學儀器,屬於色散稜鏡的一種,能夠使複色光在透過稜鏡時發生色散;
3、當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滴,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譜,雨後常見。形狀彎曲,通常為半圓狀。
1、雲對陽光的折射,類似於三稜鏡折射出彩虹的原理,某種顏色被雲折射後射向某人,那麼就覺得雲是這種顏色;如果折射的角度不同折射出的光是另一種,那麼就看到另一種顏色的雲彩;
2、三稜鏡是光學上橫截面為三角形的透明體。它是由透明材料作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學儀器,屬於色散稜鏡的一種,能夠使複色光在透過稜鏡時發生色散;
3、當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滴,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譜,雨後常見。形狀彎曲,通常為半圓狀。
1.上空出現彩雲是太陽光線和雲彩中的冰晶產生光的折射現象,尤如下過雨後天空出現彩虹一樣,是一種正常的光線折射現象;
2.七彩雲產生的原理和彩虹一樣,都是在合適的天氣狀況下,太陽光正好和雲構成一個合適的角度,太陽光透過雲彩時,透過折射和反射作用,雲彩內的水汽把太陽光譜分離,從而散射出太陽七色光芒;
3.七彩雲就是彩虹,一般在雨後出現,它是一種自然現象在雨後經過陽光的照射又透過光的折射,人們眼中看到的一種幻想。
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提起冬至了,說是冬至的時候有些習俗什麼的,這冬至究竟是什麼意思?今年的什麼時候是冬至到來的時間?冬至會出現什麼現象?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這時太陽到達黃經270°。《恪遵憲度抄本》記載:“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 所以2021年冬至的時間就是公曆2021年12月21日,也就是農曆十一月十八日。星期二。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一、冬至氣溫越來越低
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二、冬至是白晝最短的日子
冬至前後,雖然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接收的太陽輻射量最少,但這時地面在夏半時積蓄的熱量還可提供一定的補充,故這時氣溫還不是最低。但在冬至過後,白晝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所以冬至等於是一個分界點。
冬至後,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仍比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少,所以在短期內氣溫仍繼續下降。我國除少數海島和海濱區域性地區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間有“冬至不過不冷”之說,天文學上也把“冬至”規定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
吃餃子。冬至吃餃子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當年為救治百姓,經過上千年的發展,餃子已經成為了冬至節氣的傳統食物之一,餃子是鹹餡,主要的餡料有豬肉香菇、三鮮、韭菜豬肉等,冬至吃餃子採用蒸或者煮的烹飪手法。冬至是中國傳統節氣,又稱為冬節,是冬天最重要的一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