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太平鼓

蘭州太平鼓

  從蘭州市區出發,向北跨過東西橫亙的黃河,沿公路行駛60公里,就到了皋蘭山西南麓的皋蘭西岔鄉鏵尖村,這裡就是蘭州太平鼓的“發源地”了。鏵尖人歷來習性好武,太平鼓在蘭州擂得也最出名,數百年來,每逢正月初十開始,到元宵節進入高潮,村裡村外處處聽聞太平鼓的雄壯聲威,尤其是來了客人,鏵尖人總得擺出陣式,得意地耍耍鏵尖人的威風。本村太平鼓隊的領隊得知我們是誠心遠道而來趕赴鄉里尋訪“太平鼓”,十分熱情地為我們張羅,鐘聲一響,不到半個小時,隊員就到齊了。

  一隊80多名壯年男子,頭戴英雄巾,身穿皂隸服,腰繫紅絲帶,腳登麻窩鞋,個個宛如京劇舞臺上的武松一般英挺。佇列中,我還發現竟有一名最小的隊員,只有6歲,硬要一起參加表演,小人兒肩背一個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開始,鼓手在領隊的一聲號令下,擊鑼伴奏,一時間,鼓聲咚咚,黃土騰騰,龍騰虎躍,地動山搖。佇列不斷變幻,一會兒“兩軍對壘”、“金龍咬尾”、“雙重突圍”;一會兒“車輪施戰”、“跳打”、“蹲打”、“翻身打”、“舉打”;一邊擂鼓,一邊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強大的陣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兩軍對峙作戰時的場面;氣勢粗獷,又顯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滿勇猛的陽剛之氣,令觀賞者無不為之振奮鼓舞。 蘭州的太平鼓,無論是鼓的結構還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東北一帶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蘭州的太平鼓是圓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蘭州太平鼓個大,鼓身高約70釐米,直徑約45釐米,雙面蒙皮,鼓幫外表深紅色或黑色。太平鼓還有一奇,揹帶較長,可挎在肩上,讓鼓垂於人的膝蓋下,便於擊打又可任意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

  蘭州打太平鼓的習俗據考迄今已有600多年曆史。傳說明朝初年,徐達、馮勝奉命西征元軍殘部,一舉收復了蘭州。但據守在永登的元軍仍負隅頑抗,一時難以攻下。不久逢元宵節,徐達想了個計策,命令部隊製作了一批又長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後扮成社火隊,混入城內,裡應外合,一舉攻下了永登城池。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徐達這次戰役的勝利,把這種鼓取名為“太平鼓”。從此,蘭州的太平鼓逐漸演變成各種複雜的形式,成為蘭州社火中最受群眾喜愛的民間歌舞而廣為流傳。

太平鼓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陝西、甘肅、河北、安徽等省區。

  歷史追溯

  相傳,單皮鼓最早是滿族獵民的圍獵用具,出獵時邊擊邊圍,獲獵後擊鼓歌舞。清代楊賓《柳邊記略》載:“滿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以鈴(腰鈴)系臀後,搖之作聲,而手擊鼓,鼓以單牛皮冒鐵圈,有環數十枚在柄,且擊且搖,其聲索索然。”載濤、惲寶惠《清末貴族之生活》一文中也說:“薩滿乃頭戴神帽,身繫腰鈴,手擊皮鼓(皮蒙於圓鐵圈上,下有把可持)。”清代李聲振《百戲竹枝詞》載,北京郊區流行打太平鼓:“太平鼓。形圓平。覆以高麗紙,下垂十餘鐵環,擊之則環聲相應,曲名《太平年》,農人元夜之樂也。”清人何耳《燕臺竹枝詞》也載有:“鐵環振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早時,滿族婦女敲擊為其歌舞伴奏,近百年來,則常由男子演奏。

  形制結構

  滿族薩滿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鐵條彎成,鼓面呈橢圓形,長徑48釐米,短徑38釐米,鼓框高1.5釐米~2釐米,單面蒙以馬皮、驢皮或羊皮。鼓柄長20釐米左右,柄下端的大鐵環直徑16釐米以上,大環中串以直徑6釐米的小鐵環。鼓棰稱鼓鞭,用竹製成,鞭長44釐米,鞭尾系以紅綢巾為飾。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興安盟流傳的太平鼓,鼓框呈扁圓形,鼓面寬30釐米,鼓鞭用竹棍或細木棍製作,鞭尾系綵綢。

  漢族民間流傳的太平鼓,大小不一,鼓面呈桃形、扁圓形或團扇形,鼓面寬20釐米~32釐米、鼓框高1釐米~1.5釐米、鼓柄長10釐米~15釐米,柄端綴以鐵環或小銅鈸。鼓面蒙以羊皮或多層高麗紙。鼓框綴以綵球為飾。鼓鞭長34釐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紅纓穗或紅綢巾。

  太平鼓的鼓框均為鐵製。雖鼓形不同,但鼓面都蒙以驢皮、馬皮或羊皮,皮面光素或繪有花紋圖案,鼓柄下端都綴有大鐵環,環中還串有小鐵環,其環形和數量各不相同。

  演奏方法演奏時,左手持柄舉鼓,上下左右搖動,右手執鼓鞭敲擊鼓面,可擊鼓心、鼓邊、鼓框或鼓背。擊法有打、抽、叩、按、抖等,並同時振動鐵環或小銅鈸作響。太平鼓多用於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動作敲擊,邊敲邊舞。表演形式有單人、雙人和集體等多種,常在農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節的喜慶活動中表演,是群眾性的文娛活動。太平鼓既是樂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聲、飄舞的紅纓,更增添節日氣氛。

什麼是太平鼓 太平鼓的溯源

  我國的民間藝術可謂是種類繁多,而太平鼓作為其中一種,也已經傳承千年,發展至今已經非常完善,而且太平鼓的寓意非常多,在古代多用於祭祀、驅邪等活動,那麼本期的戲劇文化,就跟隨小編來探索一下什麼是太平鼓吧。

  什麼是太平鼓

  《太平鼓》主要流行於北方各地,明清盛行。東北地區叫“單鼓”;安徽淮北地區叫“端貢鼓”、“喜鼓子”,甘肅、寧夏、陝西地區叫“羊皮鼓”,帶有巫舞性質。北京民間叫“迎年鼓”,舊曆10月以後,城內各街巷,兒童三五成群,互擊太平鼓,咚咚鼓聲,隨處可聞。

  太平鼓是以太平鼓為道具的舞蹈,民間藝人稱之為“唱繩”,象徵“太平安樂”。表演者成雙成對,騰挪跳躍。每人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邊打邊舞,鼓聲和金屬聲清脆悅耳。小夥子跳起來,舒展挺拔,姑娘家則舞姿柔韌輕巧。

  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傳,清初,京城內外太平鼓極為盛行。清末,太平鼓傳入門頭溝地區。歷史上門頭溝很多村落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幾乎都會擊打太平鼓,清代宮廷中舊曆除夕也要擊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稱太平鼓為“迎年鼓”。

  滿族薩滿祭祀也用太平鼓,鼓框用鐵條彎成,鼓面呈橢圓形,長徑48釐米,短徑38釐米,鼓框高1.5釐米~2釐米,單面蒙以馬皮、驢皮或者羊皮。鼓柄長有20釐米左右,柄下端大鐵環直徑16釐米以上,大環中串以直徑6釐米小鐵環。

  傳統民間流傳的太平鼓大小不一,鼓面呈桃形和扁圓形或團扇形,鼓面寬20釐米至32釐米、鼓框高1釐米至1.5釐米、鼓柄長10釐米至15釐米,柄端綴是以鐵環或小銅鈸。鼓面蒙是以羊皮或多層高麗紙。

  太平鼓的溯源

  太平年間太平鼓,邊打邊唱邊起舞。宛轉九腔十八調,祭祖敬神求多福。太平鼓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傳統很早即有,宋代稱打斷,明代稱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多層高麗紙;或呈圓形,鼓邊綴以絨球,鐵柄下打成環中套環之形。一是源於滿族薩滿祭祖跳神時用之單鼓、呈橢圓形,蒙以馬、驢或羊皮。清何耳《燕臺竹枝詞》:“鐵環振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

  太平鼓外形與團扇相似,多配合舞蹈動作敲擊。宋代謂之“打斷”,明代民間稱為“太平鼓”,稱為“獵鼓”。用於祭祀、祈福的歌舞表演,以後用於民間歡慶新春佳節娛樂活動。舊曆除夕、燈節時人們都擊太平鼓並演唱、舞蹈,成為一種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以求“太平”之意。

  相傳太平鼓在唐代武則天時已有雛形,《燕京今古瑣聞錄》一書中記載了類似的傳說;人們也從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一種鼓,樣式類似今天的太平鼓。據考證,晉時,此種鼓就已形成了一種舞蹈,被稱為“革卑舞”。太平鼓流傳於北京,最早的記載是明代,明代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載:“童子撾鼓,傍夕向曉,曰太平鼓。”這種日夜玩鼓的情形正是明代經濟繁榮時期的反映。

  傳統的太平鼓舞蹈規模不大。民國年間,玩鼓的多數是婦女,她們很少走街串巷,只在自家的庭院和街巷裡結伴玩耍,日偽時期,人民處在鐵蹄之下,太平鼓更是銷聲匿跡。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為慶祝解放,太平鼓藝人走出庭院,走出街巷,來到公路上,加入了遊行的隊伍,太平鼓從此才變得壯觀起來,據說當時的門頭溝從圈門一直到東店,太平鼓的隊伍排滿了十三里長街。


解讀民間藝術 蘭州太平鼓

  中國的歷史文化久遠,其流傳下來的戲劇文化可謂是琳琅滿目,而在我國的西北重鎮,就有著太平鼓這麼一種戲劇舞蹈,它是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已經六百多年的歷史,那麼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蘭州太平鼓吧。   蘭州太平鼓的起源   蘭州太平鼓是一種具有600多年曆史的傳統鼓舞。主要流傳於甘肅省蘭州、皋蘭、永登、 ...

邊打邊舞的京西太平鼓文化

  太平鼓是老百姓自娛自樂的一種民間舞蹈,在當地的民俗活動當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就一直流傳。我們都知道,太平鼓是一個具有強烈的北京文化特徵。那麼,大家對於太平鼓文化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京西太平鼓的藝術特色   京西太平鼓是以鼓為道 ...

蘭州非遺:蘭州太平鼓簡介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因災難人們就要驅魔祛邪,因戰爭人們要祈求和平,因盛世人們就要歡騰高歌。在蘭州,震天動地的太平鼓就成為人們宣洩情感的一種媒介。一起來了解下蘭州文化中的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鼓。   蘭州太平鼓是一種具有600多年曆史的漢族鼓舞。主要流傳於甘肅省蘭州、皋蘭、永登、酒泉、張掖、靖遠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