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的樂聖:師曠
失明的樂聖:師曠
春秋晉國悼公、平公時期,出現了一位傑出的音樂家師曠。師曠不僅音樂造詣高深,而且關心民生,以樂論政,具有高明的治國理念,後人尊之為“樂聖”。因他是盲人,他又自稱為“盲臣”或“瞑臣”。
師曠,字子野,是中國史籍記載最早的音樂家,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洪洞)人。其為何目盲,有三種說法:一說天生眼盲;二說他是因為覺得眼睛看到的東西使他無法專心地做一件事,所以用艾草燻瞎了自己的眼睛,使自己的心清淨下來;而第三種說法就較為生動了,傳衛國樂師高揚在衛國邊境小城儀邑(今開封)的一個土臺(即古吹臺)上收徒授業,師曠慕名而來,也算是出國求學了。但師曠聽講時管不住自己,愛東張西望。老師的愛女高娥(倆人正戀愛)私下給他“加小灶”,沒少費工夫。但3年下來,別的同學順利畢業,師曠的琴藝還是不過關,被師傅當眾臭罵一頓。幡然悔悟的師曠到師妹那兒取來繡花針,對自己下狠手刺瞎了雙目。師曠從此心無旁騖,終成大器,創制了古典雅樂《陽春》、《白雪》,從而奠定了“樂聖”地位。
師曠的盛名傳回國內,晉悼公召他為御用琴師。關於他的音樂造詣,《左傳·襄王十八年》記載他以音樂卜卦,為晉國預測戰事吉凶:“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楚必無功’。”司馬遷則記述他撫琴彈奏能使仙鶴“延頸而鳴,舒翼而舞”。
師曠精通音律,有一套成熟的音樂理論。師曠通曉五音、十二律,尤擅古琴。據說他創作了《陽春》、《白雪》、《玄默》、《無射》、《北鄙》、《嶠》等樂曲,流行一時。楚大夫宋玉稱《陽春》、《白雪》,曲彌高、和彌寡,是典型的雅樂。明代樂家朱權《神奇秘譜》稱,《白雪》為師曠所制。因有《白雪》,繼作《陽春》宮調,其樂取萬物之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商調,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這樣高雅的樂曲,到唐代已無傳人。據知今人所傳《陽春》、《白雪》乃取舊譜而增修者,已非原本。師曠生前聲譽極高,諸侯紛紛聘請他到各處演奏。
師曠的特殊才能,表現在他精於審音辨律,尤善琴藝。師曠認為古樂有《清商》、《清徵》、《清角》三種。他繼承了西周傑出政治家周公創制的禮樂文化傳統,認為音樂的高雅低俗品位關乎時代風氣,反映著政治清明昏暗程度。他指出《清商》屬不祥之音,而《清徵》是吉祥之音,《清角》品位最高,不可多得,是盛世之音。他之所以有這樣的見解,是因為音樂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流行於四方,對民間風俗有潛移默化的引導涵養作用。《禮記》稱“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師曠吸收了這種儒家樂論的精華,強調音樂反映時代風氣,政治的好壞影響著音樂的品位。這種見解有著深刻而合理的內涵,與唯物史觀主張上層建築諸因素髮生相互作用的原理,頗有一致性,值得今人科學地把握和借鑑。
楊玉聖:學術期刊的境遇與出路
網路配圖
如今的學術期刊(這裡特指人文社會科學類刊物)的境遇,就一般情形而言,似乎很微妙,也很尷尬。這是與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正處於大轉型時期這一現時代特徵分不開的。
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就總體上而言,還處在相當欠發展的狀態,但所謂的學術期刊數量之多(三千餘種)、品種之全(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應有盡有),在世界上可能名列前茅。可是,雖說數量龐大,但就學術質量而言,大都不敢恭維。比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收錄的“核心期刊”為1800種(是從12000種中文期刊中選出的,包括文理科);《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4年)收錄的“核心期刊”為344種(是從3000種人文社科期刊選出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04年)來源期刊540餘種。這些經過文獻學專家從3000多種刊物挑選的“核心期刊”,從300餘種到500餘種。儘管數量不等,但都說明,大多數所謂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期刊(85%-90%)恐怕是名不副實的。另外一個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在1000多種高校文科學報中,能夠入選教育部“名刊工程”的僅有11種(約佔1%)。
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界至少有以下三個突出現象(在發達國家是幾乎沒有的):一是綜合性刊物之多(每個省或市的社科院、社科聯分別至少辦有一份綜合性的人文社會科學刊物;各大學的文科學報也都是清一色的綜合類刊物,兩者合計有1300多種);二是大學學報之多(下自專科類院校,上至北大、清華這樣的名牌學府,都辦有文科學報,不少大學的院或所或系也辦有刊物,總數量超過一千種);三是黨校、團校以及黨、政、軍等部門主辦的宣傳學習類刊物(在中國也被歸類為學術期刊)之多(1000餘種)。
這是第一個悖論:一方面,我們的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水準還不高(在很多方面還很低或者是空白);另一方面,到處是所謂的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生肖虎名人: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
如何抵抗外國侵略者?有思想家曾提出一句名言"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說這句話的就是清代學者、思想家、愛國主義者魏源。
魏源(1794--1857年)原名遠達,字默深,湖南邰陽金灘人。出生於清乾隆五十九年,五行處肖為"木虎"。魏源從小受到家學的薰陶,尤喜讀史,到處借書,刻苦學習,因學習成績優異,7歲就成了縣廩生。21歲時隨父親來到京城,得到其時京城名流龔自珍等人的栽培與指老鄉。29歲中舉協助江蘇政使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
1840的年"鴉片之戰"後,其時身為幕府的魏源參加了定海抗戰。1840年8月,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後,魏源激於愛國主義之憤,著《聖武記》敘清朝開國至道光年間的軍事史概況,併兼敘各項煙事制度。其後又疳林則徐主持翻譯的《四洲志》和歷代史志等增補為《海國圖志》第50卷。在該書中魏源大聲呼籲國人,必須學習外因的先進科學技術,以有力地抗擊傳略者:"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同時還狠狠地駁斥了朝廷保守頑固派之謬論:即所謂近代機器生產"奇技淫巧,壞亂人心"之說,要允許自由設廠,製造槍、炮、船等先進作戰武器,並提出虞、守、攻等作戰原則,在當時代表了一種進步的思潮。有學者認為,魏源的《海國圖志》是近代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的起點,是一部具有開放意識的愛國主義名著。1845年,52歲的魏源,這個當時最有遠見卓識的先驅式人物才中了進士,隨即調往各地任知州、知縣。晚年居於興化寺,潛心研究佛典,1857年死於杭州;遺著有《書古微》、《詩古微》、《公羊古微》、《古微訂》等數種。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全文翻譯
1、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2、譯文:
晉 ...
師曠是什麼家
師曠,字子野,平陽(今山東省新泰市南師店)人,春秋時著名樂師、道家。他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博學多才,尤精音樂,善彈琴,辨音力極強。以“師曠之聰”聞名於後世。
《說苑·君道篇》載師曠言云:“人君之道,清淨無為,務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於流欲,不拘繫於左右 ...
樂聖是誰
李龜年。李龜年善歌,還擅吹篳篥、奏羯鼓,也長於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鶴年兄弟創作的《渭川曲》特別受到唐玄宗的賞識。由於他們演藝精湛,王公貴人經常請他們去演唱,每次得到的賞賜都成千上萬。他們在東都洛陽建造宅第,其規模甚至超過了公侯府第。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幾曲,常令聽者泫然而泣。有 ...
樂聖是誰
1、樂聖是唐代的著名樂工李龜年。李龜年善歌,還擅吹篳篥、奏羯鼓,也長於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鶴年兄弟創作的《渭川曲》特別受到唐玄宗的賞識。由於他們演藝精湛,王公貴人經常請他們去演唱,每次得到的賞賜都成千上萬。他們在東都洛陽建造宅第,其規模甚至超過了公侯府第。
2、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 ...
為什麼稱孔子為萬聖之師
這是漢武帝之後,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統治的主要精神支柱。為了提高儒家思想和孔子的地位,歷代統治者對孔子的加封和尊稱。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魯國陬邑人。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 ...
師曠撞晉平公文言文翻譯
1、譯文:晉平公和臣子們在一起喝酒。酒喝的正高興時,他就得意地說:“沒有什麼比做國君更快樂的了!只有他的話沒有誰敢違背!”師曠正在旁邊陪坐,聽了這話,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晉平公連忙收起衣襟躲讓。琴在牆壁上撞壞了。晉平公說:“樂師, 您撞誰呀?”師曠故意答道:“剛才有個小人在胡說八道,因此我氣得要撞他。”晉平 ...
以前被稱為樂聖的人是誰
樂之父:巴赫;
音樂神童:莫扎特;
古今樂聖: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德國著名的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
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響曲佔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