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妙趣橫生的滿族八旗文化

妙趣橫生的滿族八旗文化

  滿族八旗對於我們來說應該不是特別的陌生,我們認識的滿族八旗文化應該是從電視裡的影視劇裡面認識,或者一些古裝劇當中認識的。滿族八旗中是“八旗”有清一代社會結構與軍事建制合二為一的組織。那麼,大家知不知道滿族八旗的文化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滿族八旗的簡介

  滿族八旗是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

  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創立,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1614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統率滿、蒙、漢族軍隊。

  皇太極繼位後為擴大兵源在滿八旗的基礎上又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其編制與滿八旗相同。滿、蒙、漢八旗共二十四旗構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體。滿清入關後八旗軍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駐防八旗。

  滿族八旗的分類

  正黃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旗內無王,都歸皇帝所親統。兵是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是八旗滿洲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

  鑲黃旗:在今內蒙古錫林部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模是轄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13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如乾隆帝的孝賢純皇后、哲憫皇貴妃,嘉慶帝的孝和睿皇后,朝廷的高階官員中也有不少是來自鑲黃旗的。歷史上的慈禧太后是鑲藍旗,後抬旗入鑲黃旗。

  正白旗: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旗而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多爾袞病逝後,順治就將正白旗納入上三旗,此後清代就成了定製。正白旗是皇帝親統旗之一,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制單位,100—300人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和清末代皇后婉容(達斡爾族)都是正白旗人。

  鑲白旗: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的規模是84個整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滿族八旗是是清朝時期重要的軍事制度,對當時保衛邊疆防止外來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是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紅旗: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也是正紅旗人。

  鑲紅旗: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紅色鑲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正藍旗: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旗和鑲黃旗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統,而是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3個整佐領又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鑲藍旗: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佐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鑲藍旗人,正直善良的慈安皇太后(也稱東太后)也是,歷史上臭名遠揚的的慈禧太后(也稱西太后)是鑲藍旗,後抬旗入鑲黃旗。

  八旗的姓氏

  正黃旗姓氏:愛新覺羅氏、阿穆魯氏、阿禮哈氏、阿克佔氏、安達拉氏、富察氏、董鄂氏、多爾袞氏、田佳氏、沙拉氏、申穆哩氏等。

  鑲黃旗姓氏:達絡克氏、冬果爾氏、達魯特氏、鄂卓氏、鄂濟氏、瓜爾佳氏、郭絡羅氏、額爾吉氏、額爾赫氏、鄂蘇爾瑚氏、鄂爾綽絡氏等。

  正白旗姓氏:圖門氏、亨奇勒氏、韓楚哈氏、瑚琥氏、哈爾吉氏、洪達理氏、胡錫氏、何齊拉氏、桓泰氏、瑚爾哈蘇氏、恆吉理氏等。

  鑲白旗姓氏:那木都魯氏、納喇氏、尼馬察氏、寧古塔氏、鈕赫勒氏、舒舒覺羅氏、索絡恰氏、沙達喇氏、蘇爾氏等。

  正紅旗姓氏:色爾傑氏、石富察氏、蓀綽爾氏、塞赫理氏、索多理氏、薩穆希爾氏、松吉氏、石佳氏、薩爾圖氏、實寶禪氏等。

  鑲紅旗姓氏:叩德氏、庫雅拉氏、科奇理氏、喀爾達蘇氏、喀爾拉氏、庫穆圖氏、康儀理氏、克音氏、夸爾達氏、愷顏氏等。

  正藍旗姓氏:吳雅氏、兀札喇氏、吳札庫氏、烏蘇氏、溫徹亨氏、溫察氏、吳魯氏、烏色氏、溫特赫氏、烏爾古宸氏等。

  鑲藍旗姓氏:伊爾根覺羅氏、顏札氏、伊爾庫勒氏、宜特墨氏、裕瑚魯氏、伊拉理氏、俞爾庫勒氏、佑祜魯氏等。

  現在還有很多八旗的後代,但是大多都是用漢語名字。

  滿族八旗是當時後金政權包括軍、政、財、經等各個方面兵民合一的組織形式。這些八旗子弟自幼苦練射騎,勇猛善戰,平時耕獵為民,戰時披甲從徵為兵,在他們入關之前,以及入關後的初期,確實有很強的戰鬥力,應該說是我國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文化中崛起的一支新生軍事力量。

滿族文化:滿族八旗的由來

  滿族人民自古以來就處在動盪之中,為了能更好的生存下去,除了族內的人民上下齊心,還有就是開闢一個適合在亂世生存的制度,滿族文化裡的八旗由此就是在這麼一個背景下出現的,了嗎滿族八旗的由來有什麼故事嗎?

  八旗由來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錄製度上建成的,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固山即旗),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徵。

  初建時,不但在軍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大清統一,太宗皇太極為加強對旗人的束縛,增強了八旗制的軍事職能,併為擴大軍事實力和籠絡人心,又建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軍營、前鋒營、驍騎營、健銳營和步軍營等常規伍,司禁衛、雲梯和佈陣等職。

  另外,設立了相禮營、虎槍營、火器營等特殊營伍,演習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練檢槍等。由於清初諸帝很重視槍炮武功等實戰本領八旗軍在平定三藩收臺灣抵禦沙皇侵略等戰鬥中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八旗兵分為經營和駐防兩類,京營是守衛京師的八旗軍總稱,由郎衛和兵衛組成,侍衛皇室的人。稱郎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的人,如紫禁城內武門,東西華門、神武門由上三旗守衛。駐防是指駐防全國各要地的八旗。京營總兵約十萬,駐防兵總人數也在十萬左右。

  早期八旗滿洲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和黑龍江女真。女真人在氏族制時期“凡出兵圍獵……各隨族黨屯寨而行。”這裡說的族黨就是血緣關係,一個有血緣關係的家族;屯寨講的就是地緣關係,說白了就是一個寨子、一個屯子、一個村子或更大一些範圍的地方的族群。

  其基層組織叫牛錄,管理人叫牛錄章京,譯成漢語就是佐領。女真人編入旗藉後,工作生活永遠要歸佐領管理,這個制度一直保持到辛亥革命清朝退位滅亡。

  族黨、屯寨是自然形成的,而旗藉佐領是依政府法令編制而成的,帶有極大的強制性和約束力。清代滿族人嚴格固定在佐領之下。住,則居於一處;行,則統一行動;打獵、出兵作戰都由佐領管理,調到新地仍聚居一處。公家的事聽佐領的,家庭的事婚喪嫁要聽族長的,哪支、哪輩、老姓是什麼都由族長管,生男育女都到族長處登記,不會近親結婚,也不會亂倫。

滿族民間文化:妙趣橫生的滿族補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滿族文化中有補繡,補繡是刺繡的一個分支,也叫做釘線,但補繡並不是用色彩豔麗的絲綢,而是用色彩簡單的織布做為材料。

  那麼,滿族補繡是什麼樣子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滿族民間補繡不僅是為了裝飾、美化生活,同時也反映了滿族人民的道德觀念、理想追求和審美習俗,因而具有裝飾性、藝術性、實用性和功利性等特徵。從繡品功能意義上看,大多是滿族姑娘為自己刺繡的嫁妝,因而補繡紋樣往往與幸福、愛情、命運等連結在一起,傾注了她們對大自然的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紋樣多采用離意圖案和吉祥紋樣的象徵意義,以體現喜慶、吉祥氣氛。如筆者近幾年在鐵嶺東部山區收集的補繡枕頭頂紋樣“榴開結百子”、“吉祥盤長”,是滿族婦女多子多福、生活美滿、長久吉祥寓意的體現。

  滿族民間補繡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如在開原威遠東山溝收集的滿族補繡坐墊,是用四種深淺不同藍色家織布,剪出複雜多變的“魚戲蓮”圖案,在樸素、單純中求豐富、變化。律動的線、跳躍的點、靜止的塊面形成了豐富多彩、節奏和諧的抒情畫。

  滿族補繡藝術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和藝術語彙,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紋樣特徵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以線造型、黑白為色彩構成。以寫生手法為基礎,進行提煉、取捨、誇張,使之圖案化,並吸收了我國民間剪紙、皮影、漢磚、畫像石等的藝術待點。

  二、四周邊緣以粗獷的裝飾黑線、力度很強的花邊圍住中間的圖樣、文字,這與滿族服飾領口、袖頭、衣襟鑲邊習俗同一機抒,其審美意識是一致的。

  三、多吉祥喜慶的內容。滿族人民對“吉祥盤長”這一紋樣有著濃厚的興趣,用以象徵幸福美滿、地久天長。此外,福祿、禧壽、富貴、八寶、八吉祥等也是常用的紋樣,這既同其他兄弟民族的民間藝術有著共同性,體現了民族間文化的交融,也反映了滿族的藝術個性和民族心理。

  滿族補繡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至今在民間仍保留著大量佳作和精品,急待我們去挖掘、收集、整理和研究,以豐富我國的藝術寶庫。更多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識,盡在中國傳統文化網。


滿族婚俗文化的變遷

  滿族的婚俗文化屬於制度文化的範疇,也稱之為隱形文化,介於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間,是物質文化的反映形式和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態,在文化體系中具有相對穩定性。滿族傳統的制度文化隨著“五化”社會的發展,與以往的滿族傳統社會不同,而滿族傳統婚姻觀念也隨之有了變化。   滿族自皇太極當政之日起,就嚴禁家族內婚,嚴禁童婚 ...

請問滿族八旗子弟有黑旗嗎

  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制制度,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各旗當中因族源不同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滿洲、蒙古、漢軍同屬一旗,旗色亦相同,惟從軍、入仕待遇略有不同。八旗人的後代稱八旗子弟,後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於國而自己遊手好閒的紈絝流氓子弟。 ...

滿族八旗是什麼意思

  滿族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整頓編制,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滿洲( ...

滿族八旗排名

  八旗的排序為正黃,鑲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和鑲藍。   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被稱為上三旗,其餘五個為下五旗,上三旗為天子近軍,由天子帶領,所有旗務都由皇帝掌管,皇帝也可讓皇子分擔旗務,下五旗則有王爺,貝勒,國公操辦旗務。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 ...

索姓滿族八旗中哪個旗的

  世居輝發地方的索綽絡氏隸屬鑲紅旗,像一等輕車都尉松果託、副都統索林等就是。是索綽絡氏中較大的一支。世居吉林地方的索綽絡氏,隸屬鑲白旗。其家族原來是該地一個貝勒,喀爾喀瑪最早歸附後金政權,編為一佐領,由其家族世管該佐領。也是索綽絡氏中人數比較多的一支。另外幾支索綽絡氏人數不多:世居葉赫地方的索綽絡氏,隸屬鑲 ...

滿族八旗張姓是什麼旗

  一個是赫舍哩張姓,始祖烏爾度,清時屬正白旗。還有扎庫他氏(張氏) 先祖瓦爾喀人,世居薩齊庫山下扎庫他城,取地名為氏,後諧音為張姓。東溝縣龍王廟張姓,隸屬正白旗滿洲,始祖從龍入關,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奉命自北京拔駐鳳凰城,後移居鳳城的老鴉窩,東溝龍王廟一帶。大堡鄉還有蒙古八旗張姓。 ...

滿族文化習俗

  1、禮節:滿族重視禮節。少輩每隔三天要給長輩打千請安,隔五天見長輩得叩頭,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別,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狀,女人雙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見不相識的長者,要鞠躬垂手問“賽音”。2、傳統節日: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