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自南宋末至元、明、清,出了數以千計的專家、學者和官吏,這得力於大辦教育。這大辦教育又深受朱子興學育人的影響。最顯著的標誌是書院林立,而擔任書院教授的又是各地名流。
起先,本籍教養子弟,不過是私熟和義學而已。其規模小、財力薄,且又在大村和大姓之所在地,山鄉僻壤和貧困子弟,讀書艱難,這必然造成人才的埋殃。
朱子在第二次回到家鄉時,已四十七歲,他寫了不少著作,對於理學的豐富和發展,在朝野間獲得了盛譽。早在他二十二歲擔任同安主薄時,“乃選縣之秀民充弟子員”擇師教子,“身加擇勵,並教為文諭之”。這就是說,他不僅編教材,而且授課。後來,他便親自辦學了,如竹林精舍。精舍是書齋,是學舍,是集生徒講學之所。直到他六十四歲任湖南安撫,作為封疆大吏,一省之長,還抓住教育不放,他改建嶽麓書院,“更擇爽塏改地而新之”。“別置員額以待,不由課試而入者,其廩給與郡庠等”,撥出一定數止的補助,使一些學子享受到政府給的待遇,對家庭貧窮而又勤學的青少年來講,確定解決了問題。同時,朱子在任期,“事論?與諸生討論回答,略無倦色。”
“讀朱子之收,揚朱子之風”,在婺源已成為時尚。
南宋末年,婺源開始興辦書院,地點在汪口,創辦了是俞皋。
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曾任奉直大夫的汪無圭在縣城創辦了“文公書院”,蠻稱“晦庵書院”,明嘉靖時改稱“紫陽書院”。經過康熙和乾隆期間擴建,有頭門、二門、正廳、後寢及東西書房二十二間,東廊房九間,外房三間。清嘉慶九年(1804年),又再次大規模擴建,正廳、三賢堂、述堂、博學審問堂、慎思明辨堂、篤堂,共號舍七十間,另帳房一間,廚房二間,頭門門房三房,左右翼以閣院,左側還有餘慶祠,從此規模來看,比廬山的白鹿書院還要大,在院學子至少超過百四十人之眾。至民國二十年(1931年)停滯不前辦。這座書字的歷史共越四朝,達六百四十四年之久,為全國書院歷史最長者這一。
設在考川村的明經書院,為無朝時該村鄉紳胡澱創辦,院史亦達四百餘年。該院盛時,有房二百餘間。“四方學者去集”,歷十年,就有“學者盈千人”,授課、研討、著述,即是學校,又是社會科學研討和創作單位,首任山長(書院領導)胡炳文,就是一位著述家和教育家,史籍有記載。
還有一個著名的福山書院,建於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地址在中去村。清乾隆36年(1776年)擴建,中為講堂,東西有房六十間。民國時,廢,斷續亦達三百多年之久。
其他如虹東書院、崇振書院、霞源書院、開文書院、教忠書院、石丘書院、桂巖書院、湖山東書院、龍川書院以及遺安義學、中山書塾、虹東精舍、碧溪義學、東山學社、存古學社、太白精舍、芳溪義學、東湖精舍等,據統計,有160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座落於崇山峻嶺的閬山村,只有三四十戶人家,也辦了一所書院:閬山書院。創辦了為武弁出身的汪同,金弋鐵馬列者出資辦學不在本人家鄉的在畈浯村,而設在遠離數十里的窮山僻壤,史籍去:“蓋先生(朱熹)教化之功也。”據知情人士稱。該書院以培養中醫(藥)人才為宗旨,類似中醫藥初等學校。婺源出現大批中醫,與該院的影響有關。
上述書院、義學、精舍、書塾,地域分佈較合理,遍及城鄉。且有田畝賦稅,以資“膏火”(教授薪俸和生員津貼)。如紫陽書院有學田389.35畝;明經書院有350畝,其餘者各有百畝和十數畝不等。一些士紳亦有捐獻,清時的方錫榮“以父命捐二千金入郡紫陽書院”,清代婺源當局定下例規,茶商必須每年為書院出資“膏火銀”,資助金額多者為400兩。
在書院講學者多為名宦、學者,如戶部尚書汪應蛟、吏部尚書餘懋衡、光祿寺卿遊漢龍、翰林院五經博士朱德洪、能經史諸子百家之學的胡一桂,稱為“節齋先生”的潘榮,終身以師道自任的遊芳以及著名學者江泳、潘繼善、汪紱等等。外地學者有曾任禮部尚書的湛若水、休寧學者趙方以及丹陽的王作霖。當地的婺源縣令趙崇善、萬國欽亦不時到書院講學。一些規模較小的義學和私塾的教書先生,多為本村和外村的飽學之士,如方思山村,就有十八位以教學為業的知識分子。
教材多以儒家的四書五經和詩書禮樂學說,尤其是朱子的理學和有關著述為主,亦涉及諸子百家、陰陽醫卜、星曆術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