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恥下問說明了要謙虛好學的道理。
不恥下問,漢語成語,意思是指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而不感到丟面子,比喻謙虛好學,不介意向學識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請教。
出自《論語·公冶長》。原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成語也出自晉·皇甫謐《高士傳·摯恂》:“既通古今而性復溫敏,不恥下問,故學者宗之。”
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聰敏好學,非常謙虛。孔圉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人學習和發揚他的好學精神,特別賜給他一個文的稱號。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為孔圉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好,不應得到那麼高的評價。於是去問孔子:憑什麼賜給孔圉‘文’的稱號?孔子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聰明靈活,而且經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請教,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不恥下問: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也不感到羞恥。恥:為恥。問:請教。指人好學。出處:《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子不恥下問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再聰明的人也有不懂的地方,術業有專攻,我們應該虛心請教他人。
成語故事: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聰敏好學,非常謙虛。孔圉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人學習和發揚他的好學精神,特別賜給他一個文的稱號。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為孔圉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好,不應得到那麼高的評價。於是去問孔子:憑什麼賜給孔圉‘文’的稱號?孔子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聰明靈活,而且經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請教,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意思就是不恥下問。連孔子這樣的聖人都找老師學習、問問題,就表達了放下身份地位虛心學習求教的意思。
《孔子項橐相問書》敘述的就是孔子拜項橐為師的有趣故事:孔子周遊列國,四處講學,宣揚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車趕路,發現有三個小孩正在玩,其中一個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這個小孩就是項橐。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裡既不依山傍水,又遠離喧囂的繁華都市,更不是世外桃花源,令人驚奇是卻被中國老年學會授予“中國長壽之鄉”榮譽稱號,成為獲此殊榮的全國八個縣(市)之一,成為中原大地上一道亮麗奇葩,這就是孔子祖籍河南省夏邑縣。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裡便有人類生息繁衍, ...
耳朵是聽聲音的,可是,有些人的耳朵非但能辨別出音樂之好壞,而且還能從聲音中“讀”出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資訊,這就是本事了。
魯僖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31年),介國國君葛盧到魯國朝見魯僖公。魯僖公高規格接待葛盧,在宴會上以殺牛的太牢之禮待客。葛盧聽到了牛被殺時的叫聲,就說:“這頭牛生了三頭牛,結果三頭牛都 ...
“釋”有多個解釋:其一,“解也”,也就是“解釋”的意思。由此“解”也引申出辨別和分析之意。其二,“舍也”,即捨棄或放棄。例如《管子·霸行篇》中有這樣的句子:“釋實而攻虛,釋堅而攻膬,釋難而攻易。”其三,“消也,散也”。融化,消融,都可用“釋”來表示。其四,“放也”,意為放下或放開。另外還有“廢也”(廢棄) ...
“毋友不如己者”在《論語》中一共出現了兩次,一次在《學而篇第一》,一次在《子罕篇第九》。意思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同樣一句話為什麼出現兩次?有編者認為是“重出”,也就是“重複出現”。我以為這樣解釋當然沒錯,但是不是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孔子非常強調這一交友的原則,以致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們編撰《論語 ...
關於三年之喪的辯論,則誰也沒能說服誰,不歡而散。據《論語·陽貨》,有一次,宰予跑去對孔子說,三年之喪,這時間也太長了吧?照學生看來,有一年也就足夠了。為什麼一年呢?因為陳米吃完(舊谷既沒),新糧登場(新谷既升),就是一年。打火用的燧木,春夏秋冬,各取一種。一個輪迴(鑽燧改火),也正好一年。所以一年合適。
...
孔子的經濟思想和主張,是透過回答:為什麼會有貧富的不同,以及富的程度的不同,這種貧富差別是否合理,這種貧富差別的存在有什麼後果,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等等,來體現的。孔子的經濟思想和主張,具體表現在幾個層面:一、孔子經濟主張的出發點:人具有追求物質財富的慾望。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創立學派的大學者、大思想家。他創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