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學者之重視教育是有目共睹的,私塾、書院乃至老師弟子的直接傳授形式,是儒者實行教育的主要手段。
2、孔子 教育學生 ,並不是把他培養成為有某種技能的專門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內容就是怎樣“做人”。而且予以因材施教。
3、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質特徵是啟發式的教育,這是與其心性論聯絡在一起的。所謂“成人”、“成德”之教,其標準就在每個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幫助人們發現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關鍵還是要依靠主體自身。
1、儒家學者之重視教育是有目共睹的,私塾、書院乃至老師弟子的直接傳授形式,是儒者實行教育的主要手段。
2、孔子 教育學生 ,並不是把他培養成為有某種技能的專門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內容就是怎樣“做人”。而且予以因材施教。
3、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質特徵是啟發式的教育,這是與其心性論聯絡在一起的。所謂“成人”、“成德”之教,其標準就在每個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幫助人們發現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關鍵還是要依靠主體自身。
孔子的學生有三千,但最著名的有72人,其中十五名弟子分別有:顏回,閔損,冉耕,冉雍,仲由,宰予,端木賜,言偃,卜商,顓孫師,曾參,宓不齊,原憲,公冶長,南宮括。
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魯國陬邑即今中國山東曲阜市東南人,也是中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主張‘’因材施教‘’,教育學生要‘’溫故而知新‘’,把學和思結合起來,且他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且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有若,春秋末年魯國人,字子有。
後被尊稱為有子。他勤奮好學,能較全面深刻地理解孔子的學說,尤其重視“孝”道。主張藏富於民,因他品學兼優,且“狀似孔子”,孔子死後,曾一度被孔門弟子推舉為“師”。有說《論語》即為有若的學生編輯而成。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卞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平陰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