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孟母三遷原文及翻譯註釋

孟母三遷原文及翻譯註釋

  1、原文: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2、譯文:孟子的母親,人稱孟母。當初她的家靠近墓地,因此孟子小時候,遊戲玩耍的都是下葬哭喪一類的事,還特愛學造墓埋墳。孟母見了說到:“這裡不該是我帶著孩子住的地方。”於是將家搬到一處集市旁,孟子又學玩起了奸猾商人誇口買賣那一類的事。孟母又說:“這裡也不是我該帶著孩子居住的地方。”又將家搬到了一個學宮的旁邊。這時孟子所學玩的,就是祭祀禮儀、作揖遜讓、進退法度這類儀禮方面的學問了。孟母說:“這裡才真正是可以讓我孩子居住的地方。”於是就一直住在了這裡。等到孟子長大成人,學精六藝,終於成為有名的大儒。後來的君子賢人都說孟母很善於利用環境漸染教化孩子。

  3、註釋:

  舍:家。

  墓間之事:指埋葬、祭掃死人一類的事。

  處子:安頓兒子。

  乃:於是,就。

  嬉:遊戲,玩耍。

  賈(gǔ)人:商販。

  炫賣:同“炫”,沿街叫賣,誇耀。

  徙:遷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禮儀式。

  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聖賢。

  揖讓進退:即打拱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

  揖:作揖。

  遂:最後。

  市:集市。

  居:家。

  卒:最終,終於。

孟母三遷原文及翻譯

  1、《孟母三遷》

  【作者】劉向 【朝代】漢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2、譯文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過去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3、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祖籍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過秦論第三段原文及翻譯註釋

  1、原文第三段: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fān)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qián)首;隳(huī)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xiāo)鋒鏑(dí),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2、對應翻譯:

  到始皇的時候,發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以武力來統治各國,吞併東西二週,消滅各個諸侯國,登上寶座來控制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風震懾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頸上捆著繩子(願意服從投降),把性命交給秦的下級官吏。秦始皇於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築長城,守衛邊境,使匈奴退卻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邊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秦始皇接著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來使百姓愚蠢;毀壞高大的城牆,殺掉英雄豪傑;收繳天下的兵器,在咸陽集中它們,銷燬刀刃和箭頭,冶煉它們鑄造十二個銅人,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後據守華山以為帝都東城,以黃河當作帝都的護城河,憑藉著高聳的華山,往下看著深不可測的黃河,認為這是險固的地方。好的將領手執強弩,守衛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和精銳計程車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天下已經安定,始皇心裡自己認為這關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堅固的城防,是子子孫孫稱帝稱王直至萬代的基業。


文言文翻譯

  1、譯文:孟子的母親,人稱孟母。當初她的家靠近墓地,因此孟子小時候,遊戲玩耍的都是下葬哭喪一類的事,還特愛學造墓埋墳。孟母見了說到:“這裡不該是我帶著孩子住的地方。”於是將家搬到一處集市旁,孟子又學玩起了奸猾商人誇口買賣那一類的事。孟母又說:“這裡也不是我該帶著孩子居住的地方。”又將家搬到了一個學宮的旁邊 ...

翻譯

  1、譯文: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 ...

說明了一個什麼現象

  1、孟母三遷說明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孟母三遷,說的是孟子母親為了教育孟子和為了孟子的成長而三次選擇居住環境的故事。這則故事又叫“孟母擇鄰”、“慈母擇鄰”。天下的家長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在今天,還是在古代,家長們都願意給孩子們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孩 ...

的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孟母三遷故事發生的地方分別是鄒縣城北的馬鞍山下今名鳧村,現屬曲阜市)、鄒縣城西廟戶營、學宮之旁。孟母三遷是指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出自《孟子題詞》。 ...

是什麼原因

  孟母三遷中孟母三遷的原因是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鄒國(今山東鄒城)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 ...

桃花源記原文翻譯註釋

  1、翻譯:   東晉太元(公元376-396)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生。有一天他沿著溪水划船而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兩岸的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其它樹木,花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非常詫異。他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 ...

陋室銘原文翻譯註釋

  1、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譯文: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