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季氏將伐顓臾原文譯文

季氏將伐顓臾原文譯文

  1、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xiàng)矣?且爾言過矣,虎兕(sì)出於柙(xiá),龜玉毀於櫝(dú)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2、譯文

  季孫氏將要討伐顓臾。冉有、季路拜見孔子說:“季孫氏準備對顓臾採取軍事行動。”孔子說:“冉有!我恐怕該責備你了。那顓臾,從前先王把他當作主管東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處魯國境內。這是魯國的臣屬,為什麼要討伐它呢?”冉有說:“季孫要這麼幹,我們兩個做臣下的都不願意。”孔子說:“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這樣做則不擔任那職務。’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裡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裡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

  冉有說:“如今顓臾城牆堅固而且靠近費城,現在不奪取,後世一定會成為子孫們的憂慮。”孔子說:“冉有!君子厭惡那種不說自己想去做卻偏要編造藉口(來搪塞態度)的人。我聽說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們不怕財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勻,不怕民眾不多而怕不安定。財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沒有貧窮;上下和睦,就不必擔心人少;社會安定,國家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依照這個道理,原來的遠方的人不歸服,就發揚文治教化來使他歸服;使他來了之後,就要使他安定下來。如今由與求兩人輔佐季孫,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使他們來;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穩定統一;反而在境內策劃興起干戈。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慮,不在顓臾,而是在魯國內部。”

季氏將伐顓臾原文及翻譯

  1、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zhuān)臾(yú)。”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xiàng)矣?且爾言過矣,虎兕(sì)出於柙(xiá),龜玉毀於櫝(dú)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2、譯文

  季孫氏將要討伐顓臾。冉有、季路拜見孔子說:“季孫氏準備對顓臾採取軍事行動。”孔子說:“冉有!我恐怕該責備你了。那顓臾,從前先王把他當作主管東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處魯國境內。這是魯國的臣屬,為什麼要討伐它呢?” 冉有說:“季孫要這麼幹,我們兩個做臣下的都不願意。”孔子說:“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這樣做則不擔任那職務。’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裡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裡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冉有說:“如今顓臾城牆堅固而且靠近費城,現在不奪取,後世一定會成為子孫們的憂慮。”孔子說:“冉有!君子厭惡那種不說自己想去做卻偏要編造藉口(來搪塞態度)的人。我聽說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們不怕財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勻,不怕民眾不多而怕不安定。財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沒有貧窮;上下和睦,就不必擔心人少;社會安定,國家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依照這個道理,原來的遠方的人不歸服,就發揚文治教化來使他歸服;使他來了之後,就要使他安定下來。如今由與求兩人輔佐季孫,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使他們來;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穩定統一;反而在境內策劃興起干戈。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慮,不在顓臾,而是在魯國內部。”

季氏將伐顓臾的寫作特點

  寫作特點:透過孔子和他弟子冉有的對話展開分層論述,而且在論述中主要使用駁論的手法,最終提出“禍起蕭牆”的觀點,從而宣揚了儒家“仁政”的核心思想。

  《季氏將伐顓臾》選自《論語·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張:“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及治國策略:“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文章主要記錄了孔子就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發表的三段議論。第一段話說明了他反對季氏攻打顓臾的理由;一是“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即顓臾在魯國一向有名正言順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顓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魯國境內,對魯國一向不構成威脅;三是“是社稷之臣也”,意即顓臾素來謹守君臣關係,沒有攻打的理由,孔子的話體現了他治國以禮,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反對強行霸道,訴諸武力。 第二段孔子引用周任的名言:“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批評冉有、季路推卸責任的態度。


於字的用法

  於:   1、對: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2、從:虎兕出於柙;   3、在:龜玉毀於櫝中,謀動干戈於邦內;   4、距離:固而近於費。 ...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上下而求索原文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2、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鬱邑餘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 ...

寡人之於國也原文譯文

  1、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

精衛填海原文譯文

  1、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山海經》   2、譯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譯文

  1、原文: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 ...

進酒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

  1、《將進酒》   李白 唐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

陋室銘原文譯文

  1、《陋室銘》文言文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註釋   ⑴在:在於,動詞。   ⑵名:出名,著名,因--而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