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季羨林簡介及作品

季羨林簡介及作品

  1、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季”。

  2、代表作品 《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牛棚雜憶》等,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我和父親季羨林簡介

  1、內容簡介:本書從一個普通兒子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貢獻給了國家和社會的大師的家庭生活。在作者的筆下,季羨林骨子裡就是一個具有悲劇情懷與叛逆思想的人,他感情豐富、文思泉湧、善於學習,天生具有文人氣質,對愛情、家庭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然而根植於心底的責任感讓他選擇了一條委曲求全、與家庭妥協的道路,他的這種態度一直保持到他人生的最後。

  2、本書作者秉筆直書,以情感人,文風簡樸,對父親彌留之際二人親近時光的留戀、父親離去後對父親的無限懷念之情一一訴諸筆端,感人至深。

季羨林有哪些作品登上小學課本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懷念母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夾竹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江蘇國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第19課。《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為小學生張鍅採訪季羨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2課。


簡介及其成就

  季羨林,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 ...

簡介

  1、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與饒宗 ...

先生個人簡介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至2009年7月11日),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早年 ...

簡介作品

  1、林傑(831-847)字智周,兒時非常聰明,傳說六歲就能賦詩。生卒16歲。相傳得病暴斃。   2、林傑生平: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年僅十六。《全唐詩》存其詩兩首。《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農曆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 ...

作品有哪些

  1、季羨林代表作品:《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牛棚雜憶》。   2、學術著作:   《〈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福力太子因緣經〉的吐火羅語本的諸異本》、《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印度簡史》、《印度古代語言論集》   《185 ...

傑的簡介作品

  1、林傑(831年-847年),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全唐詩》存其詩《乞巧》和《王仙壇》兩首。   2、林傑自幼聰慧過人,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死時年僅十六歲。《全唐詩》存其詩兩首,其中《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3、相傳,幼年時的林傑,對乞巧這樣的美妙 ...

的牛棚雜記簡介

  內容簡介:   《牛棚雜憶》是季羨林先生寫的散文隨筆,是季羨林先生對其在文革時期的一本回憶錄,以幽默甚至是調侃的筆調講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書對“文革”的殘酷性揭露的讓人不寒而慄。出書的目的就是希望總結教訓和“經驗”,讓更多經歷過的人出來說話,讓更多知情者出來說話,不要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