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別給他壓力,適當的鼓勵他,然後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有那些方面的困擾,最重要是給他信心,孩子可能缺乏信心與同學交流。
1、想讓孩子和同學和睦相處,首先讓孩子學會寬容和大度;
2、懂得關心和幫助同學,在小事中不要和同學斤斤計較;
3、要懂得謙讓,想讓孩子做到這些還需要家長在平時正確教育和引導。
在家裡別給他壓力,適當的鼓勵他,然後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有那些方面的困擾,最重要是給他信心,孩子可能缺乏信心與同學交流。
1、想讓孩子和同學和睦相處,首先讓孩子學會寬容和大度;
2、懂得關心和幫助同學,在小事中不要和同學斤斤計較;
3、要懂得謙讓,想讓孩子做到這些還需要家長在平時正確教育和引導。
方法:
有意識地擴大孩子與同學交往的範圍,要告誡孩子同學都是我們的朋友,我要和每個同學友好相處,鼓勵支援孩子們多參與集體活動,在集體生活中,使孩子多接觸外界,讓他們體驗活動的樂趣,開闊眼界,開闊心胸。教育孩子在和同學相處時,不但要敢於競爭,還要樂於相讓,正確地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係即競爭與合作的關係。教育孩子在和同學相處時,要求自己做到的“心中有他人”,要學會關心同學,儘自己的力量來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培養自己的高尚品德。提醒孩子與同學相處時,要互相謙讓,不要為小事而計較,嚴以律已、寬以侍人。
1、傾聽孩子的說法
家長可以傾聽孩子的說法,或者是諮詢孩子的班主任教師,瞭解事情的整個起因和過程,然後共同的處理這件事情。如果是孩子與班級的同學之間產生了矛盾,導致的惡作劇行為,家長可以要求孩子說出該學生的姓名,並諮詢教師事情是否屬實,確實如此,可要求教師聯絡該學生家長給予道歉。
如果事實有偏差,可能是孩子自己錯了,但不敢告訴大人,害怕被責怪,而誤導了家長,可回家耐心教育便可。所以弄清楚整個事情的緣由是最關鍵的事情。
2、家長要保持冷靜
當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與同學起了衝突,尤其是看到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很多家長的態度就會變得不那麼冷靜了。肯定啊,自己在家一直很寶貝孩子,從來沒讓孩子受過這樣的委屈,特別的心疼孩子,於是就失去了理智,不能客觀冷靜的對待,這樣的態度是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
家長千萬要淡定!(如非特殊情況)千萬不要再孩子面前表現你粗暴的一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會在你的言行舉止中學到你的性格,所以一般正常情況,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開罵或者動手。
3、顧及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記住遇到這樣的場合一定要先平復自己孩子情緒,有些孩子在與同學有了矛盾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對的,覺得自己很委屈,希望家長站在他一邊,為他說話。這個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平復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把事情先說出來,讓孩子把自己的情緒宣洩出來。當孩子情緒平復的時候,才可以進行理智的思考。
有的家長會選擇不分青紅皂白就責怪自己的孩子,然後反而去關心對方的小朋友。雖然這樣可能別人會覺得大人很講理,但是孩子內心就會責怪家長,甚至造成心理陰影,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先去顧及別人,成為一個“老好人”。
4、正確教育孩子處理矛盾的方法
不要讓孩子遇事就忍。見過很多家長不願意孩子得罪人,或者是害怕孩子受更大的傷害就教育孩子“別人打你罵你你就不理他,離他遠點就行了,要忍耐”,這樣的觀念是非常行不通的!這樣有可能導致孩子以後遇事畏首畏尾,不敢做決斷,永遠在隱忍可能會導致心理疾病。
教會孩子自我保護。不要教孩子使用暴力,但是一定要教會孩子在遇到暴力時如何保護自己,例如最基本的身體保護姿勢,在危險情況下,如何快速逃脫等。要讓他們明白,施暴的人才是錯誤的,所以在面對他人的錯誤行為時,選擇立即逃脫並不是懦弱的表現。
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錯的,還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如果在遭遇他人言語或身體施暴時,不要以暴制暴,但同時要學會保護自己,立即逃脫。而在事後,還要學會用其它方式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