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在談到辛亥革命失敗時說:“曾幾何時,已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謀妥協。此種妥協,實質間接與帝國主義相調和,遂為革命第一次失敗之根源。”
從中理解為:孫中山認識到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是革命失敗的重要原因。而“此種妥協”並非孫中山個人的悲劇,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的侷限性所決定的。因為民族資本主義的軟弱性,最終與帝國主義相妥協。
孫中山在談到辛亥革命失敗時說:“曾幾何時,已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謀妥協。此種妥協,實質間接與帝國主義相調和,遂為革命第一次失敗之根源。”
從中理解為:孫中山認識到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是革命失敗的重要原因。而“此種妥協”並非孫中山個人的悲劇,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的侷限性所決定的。因為民族資本主義的軟弱性,最終與帝國主義相妥協。
1、資產階級維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鬥爭勇氣,採取改良途徑,發展資本主義。
2、希望寄託在無實權的皇帝身上。
3、對列強和封建反動勢力又寄予幻想。
4、脫離廣大人民群眾,終於失敗。主要是由於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只採取改良的辦法,並對封建反動勢力和列強寄於幻想,遠離了民眾,又害怕民眾,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援,歸於失敗。
說起甲午戰爭中大清陸軍一潰千里的原因,稍懂點歷史的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內容無外乎因循守舊,官場腐敗,營務廢弛,統帥怕死……但除此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卻鮮為人知。
說出來你會不信,那就是“開槍不瞄準”。
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日本軍官回憶說,在朝鮮戰場上,日本各師團一碰到中國軍隊就立即臥倒,一動不動。這時候,中國士兵就開始爭先恐後地放槍,一槍接著一槍,直到子彈打光。等到槍聲漸漸稀少,日本軍隊就開始衝鋒,結果可想而知。
這不是編出來的謠言,也不是手機裡“惡搞”的段子。1860年,一位英國軍官來華訪問。他看到淮軍士兵開槍的姿勢很奇特。朝前放槍,眼睛往後瞅。他推斷這可能是放慣了手銃、鳥銃的原因。
1920年直皖大戰,雙方動用兵力20萬人,消耗子彈幾千萬發。可幾個回合下來,雙方死了200多人。真正在戰場上被槍打死的也就幾十人。這種“惡搞”戰爭的作法,連外國人都看不下去了。英國《泰晤士報》駐華記者莫里遜以“極其惡毒”的口吻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建議中國政府恢復使用弓箭。一來弓箭比較便宜;二來可以對敵人造成真正的殺傷。
後來,蔣介石創辦黃埔軍校,親自編寫步兵操典。他以極其細緻的筆觸,異常詳細地講解了射擊時的動作要領。他特別強調了“開槍要瞄準”這一關鍵性的動作。從這一點來說,後來北伐軍所向無敵,“蔣校長”是居功至偉的。
這不是一段有趣的歷史,它更像是一段黑色幽默。它以一種近似荒誕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中國現代化的程序走過了一條怎樣曲曲折折的道路。中國人買來了洋槍洋炮,卻沒有學到“開槍瞄準”的“步兵心法”。
中國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幾乎是同時起步的。在向列強學習的方面,中國人總是三心二意,半推半就,稀裡糊塗,得過且過;而我們東邊的鄰居卻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甚至是矯枉過正。他們推行西餐,推廣西裝,普及義務教育;禁止武士帶刀,禁止蓄髮;甚至鼓勵與洋人通婚,以“改良人種”。從此,日本走上了一條“全盤西化”的道路。
此時,中國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方針。他的奏摺讓西太后大為讚許。
其實,即使是在當時,日本全盤西化的做法就引起中國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對。大學士徐桐就指斥日本“變國體,有違綱常;通婚姻,有違人倫”。可1895年甲午戰爭的結果卻讓所有的中國人大跌眼鏡。
從甲午戰爭結束至今,時間又過去了一百多年。在這一百年中,我們學會了“開槍瞄準”。但其他東西卻依然學得稀裡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