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學者可以像臨習楷書一樣一筆一劃的來臨習《聖教序》不必操之過急追求行書的行雲流水之感。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書寫工具的選擇尤為重要。在選擇紙張的時候,不宜選用雜質過多,顆粒過多的紙張,最好選用質地細膩,吸水量少的紙張。熟生報紙均可。
3、筆的選擇尤為重要,臨習《聖教序》最好使用狼毫筆來書寫。狼毫比羊毫筆力勁挺,更適合書寫《聖教序》這種行楷作品。
4、再則是墨。大多是墨汁加水。水加得多少,是一學問,過少粘厚枯滯,拖不動筆,過多則肥爛稀薄,字無筋骨。因此在墨的濃淡度上臨習者要下苦功夫。
5、《聖教序》中包含楷、行和少量草書,臨習者最好要有一定的楷書基礎。沒有一點書法根底知識,即臨《聖教序》,不易見成效,更不易到位。
有四種方法:
1、方折的寫法道理同楷書,但比楷書直接而平實,切筆後側鋒重帶(速度較快,不能用楷書的慢速,不要挑出多餘的角),切忌調整中鋒再寫折,因為這樣影響寫字效果。
2、圓折的寫法較簡單,關鍵是手腕要圓轉靈活,象畫圓弧一樣,要中鋒運筆,靠手腕的轉動邊畫弧邊調整中鋒。
3、方鉤的寫法可參照方折的寫法,折完寫鉤時要有加速度,而不是勻速。需要注意的是豎鉤,很容易用中鋒出鉤,寫出的鉤輕薄細尖,缺乏厚重之美,一定要用側鋒出鉤。
4、圓鉤的寫法可參照圓折的寫法,折完寫鉤時要有加速度,不是勻速。 折和鉤字例分類練習,筆畫替代規律筆畫替代是行書區別於楷書的重要特點之一,行書書寫比楷書快而簡便,所以必然要以少代多,以短代長,以直代曲,以簡代繁。
《大唐三藏聖教序》,簡稱《聖教序》,由唐太宗撰寫。最早由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稱為《雁塔聖教序》,後由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製成碑文,稱《唐集右軍聖教序並記》,或《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因碑首橫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聖教序》。集王聖教序碑刻立於唐咸亨三年(六七二),碑通高三五零、寬一零八、厚二十八釐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
《蘭亭序》是王羲之書法大成之後的作品,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從中看到了王羲之獨到的筆墨風韻,大小收放、重淺融合的章法,更看到王羲之無與倫比的楷書功底和獨特的書寫風格。其次是字型結構美。王羲之的字與其他古代書法大家的重要區別,就是在字的結構上讓人始料不及,人們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 ...
1、四言對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暢敘幽情,虛懷若竹。
2、七言對聯:悟生大地春風永,靜向諸在世宙長;觀諸形跡固有異,極其情趣將無同;雨竹幽蘭生靜氣,和風朗月喻天懷;
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
3、八言對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4、長對聯:有山 ...
《聖教序》是集王字,字跡大小完全是按墨跡的原尺寸,多為一寸之內,也是當時晉代指的“八分”書大小。王字遒勁堅挺,且婀娜多姿,清利颯爽,且志氣平和。雖羊毫、狼毫均可,但羊毫不宜過長過軟,狼毫不宜過粗過硬,最好是中、小白雲加健。筆鋒一般在一寸之內。
《聖教序》不同於其他碑帖,其中二千多字是由楷、行、草間隔組 ...
聖教序是行書體。《大唐三藏聖教序》簡稱《聖教序》,由唐太宗撰寫。最早由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稱為《雁塔聖教序》,後由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製成碑文,稱《唐集右軍聖教序並記》,或《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因碑首橫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聖教序》。集王聖教序碑刻立於唐咸亨三年(六七二),碑通 ...
1、大人要手扶手的教孩子寫字,先抓手再抓手腕就可以放手了。
2、剛開始寫“1”,最基本的數字,一般孩子接觸兩天都能畫出個意思。
3、不要讓孩子死抓著一個數字不放,1到10都教孩子畫,8最難轉,也是一般孩子最後一個寫好的。
4、數字1像鉛筆,2像小鴨,3是耳朵,4是小旗,5是秤鉤,6是哨子,7是 ...
1、大人要手扶手的教孩子寫字,先抓手再抓手腕就可以放手了。
2、剛開始寫“1”,最基本的數字,一般孩子接觸兩天都能畫出個意思。
3、不要讓孩子死抓著一個數字不放,1到10都教孩子畫,8最難轉,也是一般孩子最後一個寫好的。
4、數字1像鉛筆,2像小鴨,3是耳朵,4是小旗,5是秤鉤,6是哨子,7是 ...
1、諸葛亮:志當存高遠。
2、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諸葛亮: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4、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5、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6、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7、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8、拿破崙:我成功因為我志在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