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於孔子的《論語》,千古名句,代代相傳。
2、孔子
孔丘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華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訂了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對歷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貶而不直言,這種寫法稱為“春秋筆法”,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儲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1、字面上的解釋有四種,第一種解釋為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第二種解釋是學習並時常複習。第三種解釋是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第四種解釋是學到了知識或本領以後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於孔子的《論語》,千古名句,代代相傳。
1、意思是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出自《論語·學而》。
3、原文: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譯文:孔子說:學習後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的意思是:
⒈學:學習;而:而且,並;亦:也,語氣詞,起強調作用;
2、時:按時;習:堅持,實踐;之:代詞,這裡指學到的知識或技能。
3、意思是‘’學過的內容要經常練習,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 ...
1、翻譯:孔子說:“學到的東西按時去溫習和練習,不也很高興嗎?有朋友從很遠的地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自己,自己卻不生氣,不也是一位有修養的君子嗎?”
2、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註釋:
子:中國古代對有學問、有地位的 ...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後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於孔子的《論語·學而》。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譯文:孔子說:“學習後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 ...
1、字面上的解釋有四種,第一種解釋為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第二種解釋是學習並時常複習。第三種解釋是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第四種解釋是學到了知識或本領以後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於孔子的《論語》,千古名句,代代相傳。 ...
學而時習之的而是連詞,無意義。學而時習之意思是:學習後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於孔子的《論語》,千古名句,代代相傳。全句為: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說:"學習後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 ...
1、學而時習之的“而”是順接連詞,表示被連線的兩個部分意思是順著下來的,可不譯。
2、完整的句子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於孔子的《論語》,千古名句,代代相傳。意思是學習後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 ...
1、學而時學之不亦說乎的意思是“學習並且試試溫習這些知識,不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嗎”。
2、《論語·學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