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廬劇的唱腔特點和表演特色是?
安徽廬劇的唱腔特點和表演特色是?
大家都知道在廬劇文化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廬劇的表演具有樸素而活潑,簡單而真實的特點。打擊樂很豐富,所以需要的是我們更多的關注及重視並儲存下來讓他得以發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他那獨具特色的唱腔和表演特色。
唱腔特點
廬劇的表演,鄉土氣息較濃,特別是花腔小戲,唱腔來自民歌,邊歌邊舞,生動活潑。與徽戲和京劇一度合班之後,多方吸收,豐富了表演程式。唱腔分主調和花腔兩部分。主調是折戲和本戲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涼”、“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調”、“哀調”。老旦唱的“正調”、“哀調”。
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調”。醜與彩旦唱的“醜調”。以及神鬼出場用的“神調”、“鬼對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尋板(類似導板)、抹拐(類似掃頭)、伸腔、連詞、切板、大小過臺等變化。落板時常用幫腔,滿臺齊唱,稱為“邀臺”(或“吆臺”)。花腔多為民歌小調,常用於三小戲,活潑健康,有40多種,大多專戲專用。
廬劇分皖西、皖中和皖東三路,各有不同的藝術特色。西路唱腔高亢,假聲較多,稱為“山腔”。東路婉轉抒情,稱為“水腔”。中路明快樸實,介乎兩路之間。
廬劇的唱腔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在唱腔中不斷出現用假聲演唱的旋律,稱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幫腔吆臺,即當舞臺上的演員唱到一定的時候,由場面和後臺的演員齊聲幫唱,高亢遼闊,烘托劇情,渲染舞臺氣氛。其鄉土味很濃,風格明朗。
表演特色
廬劇的表演樸素而活潑,簡單而真實。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套鑼鼓經,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鑼鼓聲中進行的。唱時,一般都站著唱,隨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動作,大的舞蹈動作都是唱完一段後,隨著打擊樂器的伴奏舞蹈起來。舞蹈吸收民間花鼓燈、早船舞等形式,花樣翻新,姿態優美。
廬劇從編劇到導演,從作曲到舞美的設定無一不與兄弟劇種相同。至於演員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與其他劇種也沒有根本區別。要說有區別主要是聲腔。廬劇唱腔主要來源於民間,古廬州有門歌、秧歌、蓮花落、搭汗巾等民間小調,大別山有山歌,巢湖地區有著名的巢湖民歌。
廬劇的唱腔就是根據這些民歌和小調加以提煉、昇華、改良而來的,比較樸實,有很濃郁的鄉土氣息,韻味也十足。廬劇流行區的觀眾對這種唱腔愛聽、愛唱,因為它與人們的生活很貼近。
【結束語】廬劇雖只有數百年曆史,但它內在的人文精神、生活習慣、行為正規化、言語傳承、心靈契合卻是多種因素的歷史積澱、交匯、融合而成。從廬劇的產生來看,它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鼓燈歌舞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其劇目充分反映了江淮地域文化的特點。
戲曲大全:安徽廬劇的起源和發展
戲劇文化中在現如今的社會已經不像古時那般了,在古時戲劇不過都是朝廷或達官貴人用來消遣娛樂的選擇,而唱戲的人更是被看輕,在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這樣的字眼“無情無義”可見當時唱戲的人生活有多艱難。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廬劇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起源:
廬劇起源,無史料可考,據老藝人相傳,在商報曾以《盲藝人考證廬劇源自霍山》為題,報道了“西路廬劇”的領軍人物之一、年近八旬的盲藝人李儒瑤,20年前憑一部明朝《塗氏宗譜》和自己的現場演唱,征服了業界專家,“廬劇的發源地在大別山區的霍山縣”從此一錘定音。該縣擁有“廬劇源頭”的豐富藝術土壤,決定透過一系列的措施重振廬劇藝術,打造“廬劇之鄉”。
據瞭解,為了重振廬劇藝術,該縣決定整理108部傳統廬劇編輯成冊,並組織創作一批適合快節奏現代生活的廬歌,供初學者學唱,同時編寫一本廬劇基礎知識教材,作為全縣中小學生的選修課程;近期利用我省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100萬元,縣裡配套230萬元,扶持民間藝術社團,最終使廬劇班社普及到全縣所有鄉鎮;還將錄製一批正宗“西路廬劇”經典劇目光碟,向社會公開發行。
發展:
太平天國時期已有職業班社流動演出。初期的廬劇,是以皖西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門歌(門頭詞)和民間花籃舞、花鼓燈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三小戲。其演出劇目《賣蘭花》的唱腔,就是淮河一帶流行的花鼓燈調;《打桑》一劇唱的則是大別山流行的“打花石調”。當時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繞籬笆子”、“繞門轉子”、“一條龍”、“剪子股”、“荷葉翻身”等,與淮河一帶的花鼓燈相似。
廬劇在發展過程中,曾受流行於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帶的“嗨子戲”影響,後來又吸收、融化了湖北花鼓戲和淮河一帶的“端公(男巫)戲”等劇種的部分劇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斷豐富起來,如:“端公調”唱腔和《休丁香》、《張相公打嫁妝》等劇目來自“端公戲”;《討學錢》、《採茶》等戲來自湖北花鼓戲;“黃梅快板”(又稱行路調)唱腔來自皖南花鼓戲。
廬劇班社早期不滿10人,只能在農村草臺演出,劇目是《點大麥》、《遊春》、《洪武放馬》、《雪梅教子》等生活小戲和摺子戲。辛亥革命前後,曾一度和徽戲合班演出,稱為“四平帶折班”(“四平”指徽戲,“折”指廬劇小戲)。到了30年代,部分班社進入蕪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與京劇合班,稱為亂彈班。因此,在劇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劇和京劇的影響。
廬劇的確切形成年代,目前尚無定論,但從其歷史上的記錄來看,距今已有130多年曆史。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發現一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陳示”四個大字。碑文約400字,是當年在巢縣任知縣的陳炳所頒示的禁約。禁約計為四條,第二條即提到倒七戲。這塊石碑的發現,不但證明了倒七戲這一劇種名稱在130多年前已經出現,而且對其產生年代提供了較為可靠的線索。
即倒七戲這一劇種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後(清代道光、咸豐年間)。合肥人李鴻章還曾經用家鄉的廬劇、俗稱“倒七戲”代替過大清的“國歌”呢!那是清光緒22年(1896年),李鴻章以大清國宰相的身份出訪歐美六國。在德國,德皇威廉二世為他舉行盛大國宴,並陪同參觀軍事操練,還贈他紅鷹大十字頭等勳章。德皇在慶宴上,要求各國使節唱本國國歌。當時,大清國還沒有制定國歌,李鴻章沒有辦法,就唱了一曲家鄉合肥流行的“倒七戲”代替國歌,矇混過關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廬劇也就是“倒七戲”在當時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結束語】作為古老的藝術,現如今更迫切的是可以讓他良好的流傳下去,讓後世的人也能看到古人留下來的藝術結晶。廬劇作為地方性的戲劇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特色。它內在的人文精神、生活習慣、行為正規化、言語傳承、心靈契合卻是多種因素的歷史積澱、交匯、融合而成。
安徽四大地方戲劇之一,廬劇的特點
廬劇文化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從紮根於江淮大地起那就用它那深宅大院的地方韻味特色演遍大別山區唱遍皖地。薪火相傳,展示廬劇的魅力。那麼今天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安徽四大地方戲劇中廬劇的特點吧。
舊時廬劇班社大都是半職業性的(即農忙時種田,農閒時唱戲),長期流動於鄉村集市。演出時一般不上舞臺,只打地攤子。一般演員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會些“轍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傾向。所演劇目,多以“二小”戲、“三小”戲為主。唱腔多是一唱眾和,鑼鼓伴奏,不用絲絃,三五人湊個班子即可演出,謂之“兩打三唱”。
演員身兼數角,輪番替換,還要兼打鑼鼓。後來發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還未形成固定的角色體制。廬劇從前無女藝人,旦角多由年輕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紀20年代後期,廬劇班社開始進入城市,演出劇目不斷豐富,角色行當也相應增多,分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在倒七戲興旺發達時期,每演出於各地,即吸收當地流行的戲曲或民間藝術來豐富自己。有的班社還時斷時續地與徽班、京戲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戲班演出正戲,然後續演廬劇小戲,這種做法叫“四平帶折”班或“亂彈班”。與徽、京戲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戲演員在唱、做、唸的表演和鑼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變。而較有水平的倒七戲班不斷入城演出,由於要適應城市觀眾的欣賞習慣,藝術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廬劇在安徽因地域和唱腔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六安為中心的六安、霍山、肥西、舒城一帶,音樂粗獷高亢,跌宕起伏,帶有山區特色,稱為“山腔”。下路以蕪湖為中心的蕪湖、南陵、繁昌、馬鞍山、當塗、涇縣一帶,音樂清麗婉轉,細膩平和,顯出水鄉風味,稱為“水腔”。
中路以合肥為中心的合肥、定遠、肥東、巢湖、無為、和縣、含山、廬江一帶,音樂兼有上路、下路的特色,明快樸實,自然清新。廬劇唱腔分主調、花腔兩大類,主調是本戲和折戲的主要唱腔,既可敘事,也可抒情,適合表現複雜的情感。花腔多為民間小調,輕鬆活潑,常用於小戲。廬劇唱腔板式豐富,落板常有幫腔,滿臺齊唱,稱為“吆臺”。傳統的廬劇沒有管絃樂伴奏,只用鑼鼓進行起奏、間奏和伴奏,俗稱“滿臺鑼鼓半臺戲”。
早期廬劇的表演比較簡單,基本上是地方小調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動作一般不配合劇情。演出多為幕表制,基本沒有固定的臺詞,多采用臨時串詞、套詞的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廬劇在表演藝術等方面作了較大的改革。
廬劇,舊稱“倒七戲”,發源於皖西大別山區,是安徽省四大劇種之一。由於當時影響力遠勝於其他劇種,1955年經安徽省委批准,借省會合肥古稱將其更名為“廬劇”。2006年,經批准,廬劇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廬劇,以霍山、六安、金寨、壽縣為中心並向四周輻射,形成了廬劇中的兩個重要分支,即“西路”和“北路”。它從傳統的“二小戲”、“三小戲”,到摺子戲,再到現如今的大型連臺本戲,經歷了一個從小到大,從單一到豐富,從支離到系統的發展過程。其間,借鑑和吸收了鄂東花鼓、端公調、嗨子戲、採茶戲以及當地的大別山民歌、江淮之間的民間歌舞等姊妹藝術,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藝術面貌。
建國以來,通過幾代皖西廬劇人的不懈努力,推出了傳統戲《借羅衣》、《休丁香》,現代戲《程紅梅》、《媽媽》、《茶山新歌》等飲譽全國的經典劇目。湧現出孫自嬋、李玉蘭、武克英、汪鴻雲等一大批表演藝術家和李儒瑤、吳正明等皖西廬劇作曲家。相信,在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裡,皖西廬劇這朵菊壇小花必會綻放得更加豔麗多姿。
【結束語】廬劇具有很強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調、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樂,表演上吸收了鄂東的“花鼓戲”、“端公戲”、“嗨子戲”等的手法,不少劇目中融匯進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觀念和內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廬劇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
小滿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小滿當天有什麼風俗特色
小滿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特點:
華南地區:“小滿大滿江河滿”
反映了這一地區降雨多、雨量大的氣候特徵,一般來說,如果此時北方冷空氣可以深入到我國較南的地區,南方暖溼氣流也強盛的話,那麼就很容易在華南一帶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滿節氣的後期往往是這些地區防汛的緊張階段。
長江中下游:“小滿 ...
富有特色的炸音唱法,曲劇的唱腔特點
在戲劇中,其本身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色都各有不同,不論是在唱腔還是在劇目等方面。今天,要透過曲劇文化介紹的是關於河南曲劇的唱腔特點。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看看它的唱腔有什麼樣吸引人的特色吧。
河南曲劇的唱腔是採用曲牌體式。最初登上舞臺時,曲劇的腔調大多采用“雜牌小調”的形式,僅有“陽調”、“剪靛花”、 ...
廬劇文化:廬劇劇團和廬劇保護現狀
每一種戲曲文化在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都有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和挑戰,只要戰勝了,其戲曲生命仍然生機勃勃。現今,很多戲曲在新文化的衝擊下都面臨著一些新挑戰。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透過廬劇文化了解關於廬劇的保護現狀吧。
廬劇劇團:
1、安徽省廬劇團
合肥市廬劇團是一九六九年八月由原安徽省廬劇團與原合肥市廬 ...
廬劇的傳統劇目:花腔小戲、折戲和本戲
大家都知道在廬劇文化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舊社會,唱戲的藝人備受歧視,又屢遭外界因素的困難,使得戲劇文化舉步艱難能儲存下來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他需要的是我們更多的關注及重視並儲存下來讓他得以發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廬劇的傳統劇目:花腔小戲、折戲和本戲。
廬劇的確切形成年代,目前尚無定論,但從 ...
安徽四大劇種之廬劇的流派分為哪些
大家都知道每一個戲劇他都有自己的特點自己的流派,那麼大家知道在廬劇文化中國廬劇的流派嗎?廬劇一般都以愛情或者公案為題材,其唱腔表演方式,既可敘事,也可抒情,都為表達複雜的情感,那麼它的流派又分為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廬劇起源,無史料可考,據老藝人相傳,在商報曾以《盲藝人考證廬劇源自霍山》 ...
合肥廬劇
廬劇為安徽省著名地方劇種,它是以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民歌、門歌、花鼓燈等民間歌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因其創作、演出活動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廬州管轄,故稱“廬劇”,已有近200年曆史。
廬劇分東、中、西三路且各具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表演生動活潑,傳統劇目分為小戲、折戲、本戲三類近300出,廬劇唱腔分 ...
小滿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吃苦菜動三車
二十四節氣時中國古代農民的智慧和總結的經驗,一年有四季,每個季節都會有六種節氣,並且人們會按照節氣來進行農耕,合適的時間播種,收成也是相當可觀的。小滿是夏季農作物成熟的好時節。
小滿節氣意味著進入大量降雨的時候,同時也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此時,農事活動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