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高聳,峻嶺飛走,這如濤如浪如畫如詩的青山秀水,掩藏著多少古樸奇特的客家民風。 翻開閩西各縣的歷史,走過這塊一萬九千多平方公里的南國熱土,客家人所創造的五彩紛呈的文化和千姿百態的民俗風情給人們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勤勞智慧的客家兒女用自己的雙手譜寫了輝煌的篇章,便閩西各縣贏得了“文化之鄉”的美譽。
客家民系的真正形成,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百年歷史,然而客家人所創造的絢麗多姿的文化、獨特的風情風貌卻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千百年來,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長途跋涉和頻繁的遷徙中;不僅保留了古老漢民族固有的優秀文化傳統,而且還吸收了閩越、畲、瑤等族的優秀文化和風俗,從而使客家文化千情萬種、雲蒸霞蔚、獨具特色.成為漢民族文化中光彩奪目的一頁!
[客家娶親]閩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禮別有風趣。男家的迎親隊抵達女家,新娘出門站在畫有八卦太極圖的米篩中換上新鞋,稱為“過米篩”象徵留下孃家的活土(財氣),到婆家去重創業。接著背出家門,上車(古時用轎)時兄弟用一碗水潑到車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此時,新娘放聲慟哭。到達男家後,在一福命婦手捧盛著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園盤)的牽引下跨過火紅的木碳爐,以示“興旺”。入門時,新娘跨雞而過,稱“攔門雞”。進入廳堂拜堂後,即入洞房,婚宴開始。深夜鬧洞房,酣樂為止。
[迎春]是在農曆立春日,州官縣尹親赴郊外舉行迎春牛儀式,由官員親自扮春官鞭打紙紮春牛或真牛下田犁田,以示重農勤桑。農村則在神前祭祀,家家戶戶採摘冬青樹枝和桃李花,紮在竹竿上,製成“春把”,從天井伸向高空,堂前擺上供品,“立春”時辰一至,焚香燭、放鞭炮,稱“迎春接福”,祈求全家安居樂業,稻菽豐收。有的地方,用土捏成春牛或紙紮春牛,分送各戶,置於灶君之旁,以祈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客家婦女的涼帽]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涼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麥杆編成,斗笠的頂部縫有布,有的還繡著花(多繡梅花),邊沿四周,除正面外,還垂掛著五寸來長的褶疊均勻五彩斑斕的布,遠遠望去象一朵朵飄逸的豔麗鮮花。未婚的姑娘還在垂布的兩端編織著五顏六色的綵帶。綵帶便成為客家姑娘婚否的標誌。涼帽除有遮擋陽光,防雨水、防塵、防沙外,亦是客家婦女的獨特的頭飾。
[連城“走古事”]連城縣境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民間娛樂活動。走古事,以戲曲裝扮的兒童立於轎臺之上,由22名青壯年抬著,於正月十四上午十點許,在菩薩轎、萬民寶傘、彩旗、十番鼓樂隊的簇擁下,一路鳴銃,在數以萬計的鄉民和遊客的圍觀中,開始競賽,直走到領先的“天宮”棚同第二棚“古事”脫節時,鳴銃進入寸中,第一次 “走古事”結束。
第二次是正月十五日“古事”列隊到村中的溪流裡。鼓樂隊相互潑水透溼,然後響三銃,“古事”棚蜂擁下水,逆水徑走,他們不顧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來,勇往直前,激烈兢爭,直至抵達終點方允遏止,人們在歡娛中取樂,在兢爭中健身,是春節期間獨特民間體育、娛樂活動。
[龍巖採茶燈舞]距今有150多年曆史。採茶燈舞以“採茶”和“撲蝶”為基調,配上輕鬆流暢的民間小調,輕歌曼舞,充滿歡快熱烈的氣氛,是福建民間舞蹈的一朵奇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把此曲收入文庫。
[姑田遊大龍]元宵佳節遊大龍是連城姑田傳統的群眾性文娛活動,始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姑田紙紮龍直徑70釐米,長600餘米,由一百五十節組成,由600餘名青壯年參舞,被譽為 “天下第一龍”。
[閩西漢劇]具有獨特風格,廣泛流行於閩西客家地區和龍巖、漳平等地,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分生、旦、醜、淨四門行當;樂器方面有頭弦、月琴、三絃、琵琶4大件,還有二胡、笛子、嗩吶、大小鑼,銅鑼、碗鑼、堂鼓、大小錢板、夾板等。經收集記錄有本子的傳統劇目達200多個。
[閩西木偶戲]木偶多至36個,每個木偶由10多條線操吊,木偶身長76.59釐米,頭約8.32釐米,眼珠會轉、嘴會張合和四肢能活動。分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醜、老旦,文、武淨和文丑等角色。音樂唱腔分“高腔”和“亂彈”兩種。“高腔”的基本曲調為“九調十三腔”,以清為主,用客家話演唱;“亂彈”則吸收閩西漢劇的西皮、二黃唱腔,用官話演唱,木偶戲劇目有幾百個。50年代,閩西木偶戲代表隊曾赴上海參加華東區地方戲曲會演,榮獲“特種藝術表演獎”。
一方山水一方人。每到異鄉,如果僅僅遊山玩水,沒有了解當地的人,沒有欣賞當地的歌舞,沒有學兩句當地的土語,便會留下遺憾。以肝腸欲斷的哭啼迎接喜慶的出嫁,以快樂的歌舞慰藉死去的亡靈,這是土家風俗。而客家人的梅州則總讓我想起黑白片裡的廣州。 以肝腸欲斷的哭啼迎接喜慶的出嫁,以快樂的歌舞慰藉死去的亡靈,男人跳茅古斯舞時腰上扎一根象徵生死崇拜的“精魯棒”,九重十二層的沖天樓卻沒有一根釘,這就是土家族,一個獨一無二的民族。 張家界土家風情園,位於張家界市區,離飛機場2公里,離張家界森林公園20公里。入張家界風情園,你可在九重天世襲堂領略到土家建築的精華,然後聽聽哭嫁、欣賞土家祭祀、茅古斯舞,這個居住在深山裡的土家民族的風情你便可領略一二。 哭哭啼啼辦喜事 “遠望故里盼歸期,歸來又能知幾時?門前小河長流水,女兒眼淚長長滴。”新娘在上花轎之前,已哭得聲音嘶啞,兩眼紅腫。其悽其痛,恰如生離死別。哭嫁並不是土家族所獨有,漢、藏、彝、壯、撒拉等民族都有哭嫁的婚俗,但以土家族最為隆重及典型。
土家族的哭嫁一般從新娘出嫁的前3天或前7天開始,也有的前半個月、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就已揭開了哭唱的序幕。不過,開始時都是斷斷續續進行的,可以自由地哭。親族鄉鄰前來送禮看望,誰來就哭誰,作道謝之禮節。
到了出嫁前的晚上,則是哭嫁的高潮。新娘的爹孃邀請親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連新娘共10人圍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稱陪十姊妹歌,也是土家族哭嫁的獨特形式。這段時間的哭唱必須按著傳統禮儀進行,不能亂哭。順序一般為:“哭爹孃”、“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頭”、“哭祖宗”、“哭上轎”等,內容主要哭訴自己的身世和難捨親人的離情別緒,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和親友善待之情,還有哭罵媒人和勉勵新娘的內容。 土家姑娘很重視哭嫁,從十二三歲開始,她們就從陪哭中逐步學會哭嫁,有些父母還請來教哭的大娘當老師。誰哭得聲音嘶啞,誰哭得兩眼紅腫,誰哭得時間最長,誰就是有才有德。 歡歡喜喜送亡人
土家人是巴人的後裔,巴文化也被稱為巫文化,一談到巫一般人就想到跳喪,“熱熱鬧鬧送亡人,歡歡喜喜辦喪事”,這就是土家人豁達的生死觀。 山寨裡,無論誰家老人去世,必請歌師傅打喪鼓。當夜,嗩吶高奏,鑼鼓大作,鞭炮陣陣。喪鼓一響,相鄰數寨齊來奔喪。所謂“聽見喪鼓響,腳板就發癢,人死眾人哀,不請自己來”。靈堂上的舞者,每人手執一件樂器,由掌鼓師指揮。鼓聲一起,奔喪者幾人一組,踏著鼓點,合著唱詞,在靈堂上高歌狂舞,叫做“跳喪”。節奏明快,氣氛熱烈;唱詞有歌頌亡人的,有讚美愛情的,有唱歷史的,有唱典故的,有唱動物植物的,有猜謎的,內容十分豐富。 土家人跳喪,一為死者歌功頌德,二為安慰死者家屬,“跳喪”是情誼的象徵,“把不起耙把送不起錢,跳一夜喪鼓送人
以美味獨特的客家飲食、平和的客家方言、動聽的客家山歌、古樸豔麗的客家服飾和純真熱情的客家姑娘為特徵,構成贛西一道亮麗的民俗風景線。
晉末、唐、宋及明清時期,以中原大地為中心的區域出現過五次較大的戰亂,為躲避戰亂,大量的中原漢人遷徙到石城及其周邊地區定居、繁衍。這些中原漢人與當地土著兼併,融合、同化、改造、創新,經過漫長的歷史程序,最終形成了漢民族中獨具特色的客家風情。
客家方言:石城是純客住縣,全部使用客家方言,粵東地區的客家方言 ...
在肇慶鼎湖區九龍湖山下,是一萬多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淳厚的山民、典雅的民居、古樸的婚俗、好客的主人、淳樸濃郁的客家風情,還有獨特的、被國內外建築學家列為中國五大傳統民居之一的客家圍屋,構成了九龍湖特有的客家民俗文化。那原始的古法造紙、精煉桂樹油等,正是當地客家人與自然相融、保護自然生態、服務人類自身的典型表 ...
客家民居是廣東、福建,臺灣等省漢族傳統民居建築的一個重要流派。今天要介紹的惠東客家民居大多屬山區,當地有七八種方言,客家方言最具影響力。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的民居特點和民俗風情吧。
民居特點:
在惠東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有不少著名的古民居或古圍屋,其中有多祝皇思揚古民居、白花田洋村的“ ...
比起其他禮俗,喪葬之俗來得更為莊嚴肅穆。客家人對於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過於繁文縟節。葬務從厚,禮務從奢,豐其筵席,醉飽靈側,鼓樂奠別等等。一些地方至今舊俗猶存。
病人臨終之際,便將事先做好的“壽衣”給病人穿上,稱“著壽衣”。過去有“上六下四”之說,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褲子。
客家風俗重視 ...
客家人的喪葬觀念基本上繼承了中原漢民的傳統,如相信靈魂不死,重視福、壽、孝、喪禮講究排場,特別重視風水等。相信靈魂不死的觀念。繁縟的葬俗首先來源於靈魂不死的觀念,古人認為人活著是靈魂依附於肉體,而死後靈魂與肉體就分開,靈魂是能夠獨立於肉體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因此把靈魂當作神秘的物件加以信奉。舊時人們對 ...
比起其它禮俗,喪葬之俗來得更為莊嚴肅穆。客家人對於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過於繁文縟節。葬務從厚,禮務從奢,豐其筵席,醉飽靈側,鼓樂奠別等等。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有很小的變化。
一、臨終之處理為死者沐浴、容顏、括髮(頭髮梳理後挽成鬢)、更換壽衣,並在屍前陳設祭奠物。俗稱小殮。
1、客家人重倫理,親人 ...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