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寒露有什麼習俗+寒露節氣6大習俗

寒露有什麼習俗 寒露節氣6大習俗

  寒露有什麼習俗 寒露節氣6大習俗

  1、吃花糕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2、觀紅葉

  寒露時節到香山賞紅葉早已成為北京市民的傳統習慣與秋季出遊的重頭戲。秋風颯颯,黃護葉紅。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溫催紅了京城的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

  3、飲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4、登高

  眾所周知,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登高寓意“步步高昇”、“高壽”。古時登高源於“避禍”。

  5、吃芝麻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後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

  6、北京流行鬥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鬥蟋蟀兒的高潮期。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據記載,鬥蟋蟀兒始於唐朝天寶年間,南宋權相賈似道,“少時遊博無行”,掌權後尤喜促織之戲,還專門寫了一本書《促織經》。明朝宣德皇帝也愛鬥蟋蟀兒,致使一隻好蟋蟀兒價至數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蟋蟀兒,大概也始於明朝吧。

  寒露飲食禁忌

  1、忌無病亂補

  我們有些人會認為吃一些補身體的東西就對身體一定有好處,但其實這句話是片面的。我們在沒有病的情況下,還是不要亂補為好,既浪費錢,又對身體沒有好處,甚至對身體還會造成損害。所以切忌無病亂補。

  2、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用膳應物件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lZl幹,口苦,口臭,大便於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3、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4、忌以藥代食

  雖然藥物作用快,但是,藥補是不如食補的。是藥三分毒,藥物雖然能夠快速對人的身體有好處,但是它還是隱藏著一些輕微的毒素,雖然對人體的影響不是很大,但長期如此,其影響便會加劇。而很多食物都是由治療作用的,比如芹菜可以治療高血壓,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注重食補才對。

大年三十有哪些風俗 大年三十6大傳統習俗介紹

  大年三十有哪些風俗 大年三十6大傳統習俗介紹

  1、貼對聯

  每年到年三十,在上午12點之前,每家每戶都會貼春聯(家裡三年內有去世的親人除外),新的一年,清除掉舊的,貼上新的,迎接新的一年。

  2、包餃子

  年三十中午是要吃餃子的,一般從上午9點就開剁餃子餡,要包好幾頓的餃子,包好後,找個地方放起來,然後後幾天就每天吃餃子嘍。

  3、守歲

  年三十守歲的習俗也是很久就留下來的,一是晚上全家都要說一些吉利的話,不要說一些晦氣的話,二是要在凌晨12點後睡覺,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睦睦。

  4、吃年夜飯

  這個是重中之重,年夜飯是年三十的重頭戲,一家人坐在一起,說說笑笑,爸爸媽媽做一大桌子飯菜,想想就很期待。

  5、壓歲錢

  到了晚上吃完年夜飯,晚輩的要給長輩的拜年,然後長輩的會給晚輩的發壓歲錢,一般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以前是有磕頭的習俗,但現在已慢慢消失了,不過也有磕的(你們那現在還磕頭嗎?)。

  6、放煙花

  以前的時候,在年三十,很多地方都會燃放煙花爆竹,有些是固定地點,有些是個別家戶自己放的煙花,但是,近年來,隨著國家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很多地方已經取消了此習俗(不過在一些地方還是有燃放的)。

  大年三十的禁忌

  禁忌一:忌不給紅包

  成年人要派發紅包給家中小孩後輩,成年人是指已經結婚了的男女。糾結,那已婚的小年輕還能受紅包嗎?畢竟有出有進能才財務平衡啊!哈哈!

  禁忌二:不可說不敬之語

  除夕夜也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髒話和不敬之語,忌惡聲謾罵、大聲呵斥、小孩哭鬧;相傳這種態度對神靈不敬,當事者可能一年都要倒黴。所以,萬一熊孩子又淘氣了,爸媽可千萬不可以發火哦!

  除夕這天,不能說“破”、“死”、“病”、“輸”、“敗”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然後再說上一句“童言無忌”來化解。友情提示,吐完唾沫後,記得擦地哦。

  禁忌三:吃飽了要說“有了”

  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要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不能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可以算得上是“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說,以圖個喜慶吉祥。

  禁忌四:串門別趕飯口

  據說,我國古時候在年夜飯就餐前,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對此條,小編只能說,聽聽而已,聽聽而已 !

  禁忌五:“守歲”有講究

  吃完年夜飯,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祝願,通宵不眠。“守歲”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看完此條,小編真心提醒,一定要多準備點啤酒、紅酒等,喝個微醺,過個美年!

  禁忌六:福字不能倒著貼

  大門上不能倒貼福字。大門是迎福納福的地方,福字應該正貼。福字倒貼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和家裡的箱櫃。 如果是自家大門對準鄰居家大門,請務必在自家大門口外面的門框上掛兩個中國結,以趨利避害。

古時重陽節6大習俗

  

  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係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後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複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 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麵餅夾上棗,慄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麵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飲菊酒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鍾蹈,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溼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寒露吃什麼傳統食物 6寒露風俗食物一定要嘗

  寒露吃什麼傳統食物 6大寒露風俗食物一定要嘗   螃蟹   老南京關於寒露的習俗有吃螃蟹、收拾夏裝等。也有俗話說“寒露髮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等農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   寒露茶   ...

民間立春的習俗 立春節氣7民間習俗活動

  民間立春的習俗 立春節氣7大民間習俗活動   民間立春的習俗一: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民間立春的習俗二: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 ...

喜事臨門的6前兆

     任何事情都有個先來後道,所以凡事也有個前兆,只要懂得未雨綢繆這個理,風向的改變就是下雨地震的先兆。因此倒黴就有倒黴的兆頭,走運就有走運的兆頭。當然這兩者是完全相反的、背道而馳。今天為大家講述好兆頭都有哪些前兆,客觀的來講就是用肉眼能見的事件,偶爾用手便可以觸控的到的改變。   前兆一:氣色紅潤、身體 ...

你知道白金純度幾種?6密碼解讀

  鉑金(白金)的純度(含鉑量)分別有Pt950、 Pt 990(足鉑)及Pt 999(千足鉑)。Pt950是最普遍的鉑金純度標誌。由於鉑金純度極高,幾乎不含任何雜質,因此鉑金首飾不會令皮膚產生過敏反應,敏感型肌膚者也同樣適合佩戴。   鉑金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貴金屬,比黃金稀有30倍。一枚3克重的鉑金戒指需要大 ...

24節氣寒露之後的節氣是什麼 此節氣的傳統習俗

  霜降是深秋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氣溫也在此刻到達秋季中的最低溫,在此刻一些地方出現了初霜,而霜降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來自於現在這個氣候導致的,凝結的霜花便是象徵,大家對霜降又有什麼瞭解呢?現在帶大家一起看看!   24節氣中寒露之後的節氣是什麼   寒露之後是霜降節氣。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同時也 ...

寒露什麼習俗

  1、寒露的習俗。九月節,寒露、霜降、重陽到。最美夕陽紅,過去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四大祭祖節日,嶺南部分地方流行重陽 “拜太公山”,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祭祖掃墓的日子。《呂氏春秋·季秋紀》有收錄“九月豐收之時要求祭天地、祭祖以謝恩賜”。   2、寒露的物候特徵。寒露的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星空換季,代 ...

寒露什麼習俗

  1、寒露的習俗。九月節,寒露、霜降、重陽到。最美夕陽紅,過去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四大祭祖節日,嶺南部分地方流行重陽“拜太公山”,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祭祖掃墓的日子。《呂氏春秋·季秋紀》有收錄“九月豐收之時要求祭天地、祭祖以謝恩賜”。   2、寒露的物候特徵。寒露的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星空換季,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