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可以祭祖嗎+寒食節可以掃墓祭祖嗎
寒食節可以祭祖嗎 寒食節可以掃墓祭祖嗎
寒食節可以祭祖嗎 寒食節可以掃墓祭祖嗎
寒食節可以掃墓祭祖。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
寒食節的傳統習俗活動
1、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
2、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3、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4、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江蘇鎮江有寒食節食具京扛儕“京扛儕”。《國民生活歷》說:“京口(鎮江)以其為寒具。臍為六角形,謂京扛儕。”
5、寒食插柳: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簷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6、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7、寒食鞦韆:鞦韆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專案。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
寒食節修墳的禁忌
1、立碑與立向都是很重要的。凡是墳墓都有朝向,如果不立碑,後人不知道墓穴的坐山、朝向,特別是北方的堆土墓,時間久了不知道墓碑的坐向是很常見的,導致修墳時無法根據坐山來擇日。如果造成坐山不一致,擇出的日子就會有兇禍。
2、修墳取土一般要求在百步之外,注意不要掘土太深,會損傷地脈,如果發現墳地周圍有下陷、裂痕等一定要修補好,以免會出現災禍。
3、有些人會選擇在清明節修墳,清明那天修墳,雖無禁忌,但是也要山頭大利之年方可。
4、墓碑以花崗石最佳,取紋路均衡,米白色微微透紅者,為最上等之石材。其次是大理石,大理石最好不要拋光,否則光亮如鏡,子孫祭拜時被倒映在墓碑上,主不吉之兆。
5、墓碑之上,青苔叢生或雜草掩蓋、葛藤攀生老,主子孫久病之克應。
6、墓碑色澤暗淡者,主子孫運程較不順,且穴內易有水滿棺之現象。
7、墓碑全部變為暗黑色者,主子孫運程不順遂,事業也會遭遇阻礙,勞心勞力。
8、墓碑涉及分金定向,不懂風水者,千萬不能隨便改變墓碑的立向,如果立到火坑分金則禍不旋踵,古人講:分金差一線,富貴不相見!一定要請專業的風水師去定線。
寒食節可以生火做飯嗎 寒食節為什麼不能生火做飯
寒食節可以生火做飯嗎 寒食節為什麼不能生火做飯
寒食節不可以生火做飯。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有功之臣。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願被燒死也不肯出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並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乾糧和冷食。
寒食節為什麼禁火
“寒食節”禁火,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所以稱為寒食節;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是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成為晉文公。介子推便揹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
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寒食節的傳說故事
公元前655年,晉國發生內亂,長公子申被晉獻公寵妃驪姬陷害而死,二公子重耳被迫逃亡。一路上重耳歷經磨難,隨行著屢有背棄而逃,更有甚者席捲重耳財物 而逃,致使重耳被蔡國拒絕接納後,在荒郊野外因飢餓昏到路上,在隨行者都束手無策之際,身為大夫的介之推卻手捧一碗肉湯獻至重耳嘴邊,因而救活了後來“春 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重耳甦醒後,發現喝下的肉湯,居然是介之推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來的肉所熬成的,因而異常感激地問:“如有返國稱王的一天,您 要什麼封賞?”介之推說:“我不要任何封賞,只求您能做一位清明國君。”重耳大為感慨。
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返回晉國稱王。在黃河邊上,從臣狐偃、趙衰因重耳要將舊物遺棄,而擔心回國之後,不能得到重用,而以“引咎歸隱”的名 義迫使重耳許諾歸國之後必當重用二人,介之推對此深以為惡。重耳歸國即位後,大賞群臣,所有人都跑來向重耳邀功請賞,就連曾經在逃亡時候背棄他的人也獲得 了賞賜。正在這個時候,周天子遇難逃亡朝外,向晉國求救,於是晉文公停止封賞。介之推見朝中大臣獻媚邀功,不願與他們為伍,便偕母隱居當時的定陽綿上山。 臨行前介子就朝中大臣獻媚邀功的惡行對母親說:“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嗣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 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誤乎?竊人之財,尤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於處矣!”
介之推歸隱後,晉文公忽然想起滿朝大臣封賞,唯獨沒有見介之推來請賞,這才發現介之推早已離去。派人打探知道在綿山歸隱,親臨綿山求訪,介之推母子不出。 晉文公便三面放火燒山,希望逼迫介之推出來,卻有奸人暗地裡四面放火,致使介之推母子葬身火海。為此晉文公懊悔不已,於是封綿山為“介山”、封定陽為“介 休”、封當日為“寒食節”,並說:“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次年,晉文公上綿山為介之推祭掃,發現介之推墓旁被燒死的柳樹居然復活,非常高興,便折下幾枝盤戴在頭上,又想起介之推曾經希望他稱王之後能做一位清明國君的希望,遂將柳樹賜名“清明柳”、當日賜名“清明節”。
因此,寒食節為我國古代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是我國僅有的兩個紀念性節日之一(另外一個是端午節)。寒食節又稱禁火節、冷節,原發地是介休綿山,距今已有 2640多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寒食節是為紀念介之推忠君愛國、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負和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而設的節日。晉文公求賢燒山, 設寒食節紀念介之推的史實,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來《後漢書·郡國志·太原郡》、《後漢書·周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 勒傳》、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大量古代文獻對此也都有記載,楚辭、唐詩、 宋詞、元曲等大量文學作品對此也有記述。
寒食節算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寒食節是什麼節日
寒食節算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寒食節是傳統節日,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是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
寒食節是什麼節日
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的105日,寒食顧名思義就是冷食,所以在寒食節這一天只吃冷食,不吃熱食,也就是要禁菸火。
說起寒食節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春秋時期的一位霸主,就是晉文公。那時,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跟隨著他、不離不棄,在重耳逃入深山沒有糧食的時候,甚至不惜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吃。後來重耳勵精圖治,終成為一代明君,也就是晉文公。但介子推並不求高官利祿,選擇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逼他出山,只得下令放火燒山,但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葬身於大火之中。晉文公介子推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併為他修祠立廟,為了紀念他而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只吃冷食。
寒食節已經有2600多年曆史了,最初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覺得介子推的思想是不正確的,不該如此愚忠。後來寒食節的活動擴大了許多,禁菸火依舊延續,除此之外還有祭祖、插柳、踏青、蹴鞠、植樹、鞦韆、賞花、鬥雞、饋宴、詠詩等活動,這也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所以久而久之,寒食節的初衷被漸漸淡忘了,甚至和清明合併成了一個節日。
可是寒食節有著自己的內涵,和清明節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寒食文化內涵以忠孝為核心,還有由忠孝延伸而來的誠信,這也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核心,也是維繫民族、家庭團結的道德力量。
所以不要再把寒食和清明當作是一個節日了哦,他們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關寒食節的詩句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 韓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2、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 韓翃《寒食》
3、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 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雲何處去》
4、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 孟雲卿《寒食》
5、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 蘇軾《寒食雨二首》
6、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7、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8、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9、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說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10、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
—— 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清明節和寒食節是一個節日嗎 寒食節是不是在清明節之後
清明節和寒食節是一個節日嗎
清明節並不是寒食節,兩者之間的日期比較相近,但並不是同一個節日,它們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寒食節的時間一般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每年寒食節的時候,民間會有禁菸火,只吃冷食和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歷史上有名的忠臣介子推。
寒食節是不是在清明節之 ...
2021寒食節可以掃墓嗎 寒食節當天能不能掃墓
2021寒食節可以掃墓嗎 寒食節當天能不能掃墓
寒食節能不能掃墓,主要看各地風俗習慣,有地區提倡在寒食節這一天進行掃墓,而有的地區提倡寒食節這一天不宜掃墓。但是在寒食節節日習俗當中,有一項是拜祖。
說法一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 ...
寒食節是清明節嗎 寒食節與清明節的關係
寒食節是清明節嗎 寒食節與清明節的關係
我國古代在清明節前還有一個與清明相連的重要節日——寒食節。寒食在冬至後105日,寒食共有3天,過後就是清明,因此清明節正好在冬至後的第108天。現代寒食節基本已經併入清明節,但是二者還是有不同之處,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 ...
寒食節可以立碑嗎 寒食節這一天可立墓碑嗎
寒食節可以立碑嗎 寒食節這一天可立墓碑嗎
寒食節不能立碑。
1.立碑的擇日
立碑的講究首先來說就是擇日,立碑也是講求吉日的,不能相沖,這為求準確最好是請懂得風水的師傅幫忙看看,結合家中人的生辰、屬相等因素加以運算。
在風水擇日上,一年當中有個時間段不必擇日,其中一個時間段就是清明節前後在墳 ...
清明是不是寒食節 清明節是寒食節嗎
清明是不是寒食節 清明節是寒食節嗎
寒食與清明是農曆三月的兩個節日,由於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慶祝活動也頗近似,因此將二者合併起來一起慶祝。
我國的清明節是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後。這個節日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節氣,它是寸序的標誌。從這個角度來說,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四月五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5。時 ...
寒食節可以點蠟燭嗎 寒食節禁火為什麼還能點蠟燭
寒食節可以點蠟燭嗎 寒食節禁火為什麼還能點蠟燭
寒食節傳蠟燭出自,唐代韓翃的《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意思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嫋嫋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在古代寒食節這 ...
寒食節可以上墳燒紙嗎 寒食節能不能上墳燒紙錢
寒食節可以上墳燒紙嗎 寒食節能不能上墳燒紙錢
寒食節可以上墳但是不能燒紙,因為古人認為仲春時節,極易發生火災,因此在寒食節這天禁火,不允許生火焚燒,也就是不宜燒紙。
從古代起寒食節就是一個祭祀的節日,寒食節是可以掃墓的,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