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寒食節是什麼意思+寒食節是幹什麼的

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寒食節是幹什麼的

  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寒食節是幹什麼的

  2020年寒食節是幾月幾日

  2020年寒食節:2020年四月三日 星期五 農曆三月十一

  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是幹什麼的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蘇軾的《望江南 超然臺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為。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寒食節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都是十分重要的節日,只是到了近代,寒食節很多的習俗都已經融入到了清明節中,使得到現在很多人都只記得清明節,卻快忘卻寒食節了。

寒食是什麼意思 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寒食是什麼意思 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寒食就是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因此這個節日得名寒食節。

  每年四月三日或四日,即清明節的前一天是中國人傳統的寒食節。過去,人們在寒食節期間都不舉火,吃冷食。最早寒食節可持續一個月,後來慢慢縮短成了三天。現在,人們再也不習慣吃冷食了。但作為一種傳統的社會習俗,特別是在中國的農村,這個節日保留到了今天。現在。只有一些農村人還每年習慣過寒食節。

  這一傳統節日從古代傳了下來。直到大約300年前的清朝,寒食節才被清明節所代 替,現在清明節已成為人們祭祀祖先的一個重要日子。通常人們在寒食節這天做好準 備,以便第二天到墓地祭祀死去的親人。每年,學生們通常在寒食節做好準備,第二天到 烈士陵園為革命先烈敬獻花圈。 由於寒食節正好與清明節緊挨著,所以它不僅是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還是一個 慶祝春天來臨、外出野餐的13子。由於春天來臨,大自然復甦,楊柳返青,萬物清新潔淨、 鮮明。

  寒食節與周代禁火習俗有關

  周代時人們不但有火的崇拜,還有大火星崇拜。那時人們認為天上的大火星是兇星,禁火可以避其災難。對於火的使用,那時每年每季都要鑽取新火,代替舊火,這成為當時國家和民間的一件大事。這樣每年春社時節,要祭祀土地神,祈求一年豐收,還要統一禁火。換取新火前有一個停火禁火時間段,曾叫禁菸節,也叫寒食節。禁火期間只能吃提前準備好的冷食,不能點火做熱飯。等禁火節一過,賜來新火才可以燒柴做飯。這種禁火、改火制度,當時有專門的官員負責,也有明確的改火用火規定。四季換火,曾經依不同季節用不同的樹木鑽取新火。這在《周禮·夏官·司口》

  中說:“司口,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夏取桑積之火,秋取柞口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又說:“司口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為季春將出火也。”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鐸,在街上釋出禁火令。第二個原因,應當說是春天干燥,雖然那時比現在雨水多,但也相對乾燥,禁火有利於樹木生長,也能防止一些火災。但是禁火又使全國各地冷落蕭條,有了病人或來了客人也只能吃冷食,人們稱之為寒食。所以說寒食節比春秋時晉國紀念介子推要早得多。

  唐朝以後寒食節逐漸衰微

  唐朝時,寒食節還保留禁火改火之俗。每年寒食將盡時,就讓很多人去鑽火,誰若先鑽出新火,就把火種獻給皇帝,可以得到獎賞。賜贈新火,意味著官民開始新的生活。

  朝廷要舉行賜火典禮,就是皇家把新火火種賜給群臣,表示對臣民的關愛。正如唐朝詩人韓口詩云:“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人五侯家。”

  唐宋時除了禁火,寒食節要舉行一些遊戲、競技活動和掃墓祭祖,如《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佔L經》無文。近代相傳,寢以城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岳陽風土記》載:“春社後,遇號天色,往往相繼上山,州人所為拜掃也。至寒食而止。”這些活動實際上均是從三月上巳的春嬉和祓楔、招魂活動借取或變化過來的。唐代以降,寒食節地位日趨式微,僅有節令食俗一項採取若千變型的方式,傳承於民間。

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寒食節歷史溯源是什麼

  導語:在我國,每個月都有一些節日,有些節日是我們瞭解得比較少的。馬上就4月份了,4月的節日有愚人節、清明節、寒食節等等。有些朋友第一次聽說寒食節,不清楚寒食節是什麼意思?寒食節歷史溯源是什麼?接下去小編帶大家來學習下吧,漲知識的節奏。

  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寒食節意思是指在這天,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因此這個節日得名寒食節。

  每年四月三日或四日,即清明節的前一天是中國人傳統的寒食節。過去,人們在寒食節期間都不舉火,吃冷食。最早寒食節可持續一個月,後來慢慢縮短成了三天。現在,人們再也不習慣吃冷食了。但作為一種傳統的社會習俗,特別是在中國的農村,這個節日保留到了今天。現在。只有一些農村人還每年習慣過寒食節。

  這一傳統節日從古代傳了下來。直到大約300年前的清朝,寒食節才被清明節所代替,現在清明節已成為人們祭祀祖先的一個重要日子。通常人們在寒食節這天做好準備,以便第二天到墓地祭祀死去的親人。每年,學生們通常在寒食節做好準備,第二天到烈士陵園為革命先烈敬獻花圈。

  由於寒食節正好與清明節緊挨著,所以它不僅是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還是一個慶祝春天來臨、外出野餐的13子。由於春天來臨,大自然復甦,楊柳返青,萬物清新潔淨、鮮明。

  寒食節歷史溯源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

  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寒食節的習俗

  食麥粥、子推蒸餅

  麥粥是塞食的傳統節食,王仁興先生稱:”在中國古代飲食史上,麥粥是中國人的主食處於粒食階段的品種之一。禁菸斷火日以麥粥為主要的節日食品,既是上古飲食風俗的痕跡,也是中國傳統飲食風俗具有延續性的生動例證。”唐代的塞食粥有楊花粥、場粥等花色品種。子推蒸餅即是漢代的棗糕,漢代崔皇《四民月令》稱:"寒食以面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日棗糕。”

  祭祖掃墓

  祭祖掃墓是重要的寒食節的習俗。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藍行。

  踏青

  踏青是常見的寒食節習俗。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

  打秋幹

  寒食節的習俗,清明之日,時值春回大地,草木皆綠,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因此,人們不僅踏青旅遊,而且要進行盪鞦韆、拔河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使節日充滿了春天的歡樂。寒食、清明期間,唐長安盛行打鞦韆等體育活動。打鞦韆據說是為了預防塞食日冷餐傷身。這是春日最受婦女們歡迎的活動。鞦韆本名“千秋”,原取"千秋萬歲”,祝人長壽的意思。


又稱什麼 的別稱是什麼

  寒食節又稱什麼節 寒食節的別稱是什麼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 ...

寒衣來歷 寒衣的區別

  寒衣節來歷 寒衣節和寒食節的區別   時間不同   寒食節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寒衣節是十月初一。   意義不同   什麼是寒衣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 ...

吃生與什麼有關 為什麼只能吃冷的東西

  寒食節吃生食與什麼有關   寒食節與晉文公重耳為紀念被火燒死的忠臣名士介子推有關。相傳,晉文公重耳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於是兵行險招用火燒山,奈何介之推心意已決,連大火都沒將他逼出山,活活被燒死,後來晉文公為感念介子推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菸火。   寒食節最早也叫禁火節,是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設立的。相傳,在春 ...

之後有什麼節日 之後是什麼

  寒食節之後有什麼節日   寒食節過後還有:   國際地雷行動日[4月4日]   復活節[4月4日]   世界衛生日[4月7日]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4月8日]   國際護胃日[4月9日]   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1日]   世界航天日[4月12日]   潑水節[4月13日]   黑色情人節[4月14 ...

描寫的詩句有哪些 其中描寫的詩句

  描寫寒食節的詩句有哪些 寒食其中描寫寒食節的詩句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官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 食【唐】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和子由寒食【唐】蘇軾   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 ...

寒衣是一天嗎 寒衣是同一個節日嗎

  寒衣節和寒食節是一天嗎 寒衣節和寒食節是同一個節日嗎   寒衣節和寒食節不是一個節日。   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 ...

又稱什麼節日 又名什麼

  寒食節又稱什麼節日 寒食節又名什麼節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