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寒食節時間

寒食節時間

  寒食節在每年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後的105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清明節的前一到兩天,又有"禁菸節"、"冷節"、"百五節"之稱。因寒食節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公曆2012年4月3日,農曆3月13日,星期二為2012年寒食節。

寒食節是幾月幾日 寒食節時間

  寒食節是幾月幾日 寒食節時間

  寒食節是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

  寒食節是中國農曆清明節前、中、後這三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

  寒食節的由來傳說

  相傳當年晉公子重耳周遊列國,歷盡艱辛。一次,他捱餓難熬,百般無奈時,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後來重耳當了國王,去找和母親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重耳十分後悔,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

  寒食節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

  今天,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晉南地區民間習慣吃涼粉、涼麵、涼糕等等。晉北地區習慣以炒奇,即將糕面或白麵蒸熟後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塊,曬乾後用土炒黃,作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區在這一天全家吃炒麵。

  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現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更是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的饊子最為有名。寒食禁火的風俗,在山西一直最為流行。這一點在後來很長時間都是如此。

  寒食節對聯

  寒食節期間,人們用麵粉和棗泥做餅,捏成燕子狀,稱“子推燕”,用柳條串起掛於門。此外還有用粳米和大麥等煮粥而食等習俗。唐代韓翊有《寒食》詩云: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料。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所說“傳蠟燭,即當時的”寒食賜火“、”請新火“習俗。魏武帝曹操考慮到吃冷食對北方人身體無益,遂下令廢除禁火。又因寒食節與清明節相鄰,後將兩節合併,逐漸形成了於此節祭祖掃墓的民間習俗。

  ”寒食節“的常見對聯有:

  雨滅龍蛇火春生鴻雁天

  曉林花落雨;寒俗鳥啼風。

  寒食雨傳百五日,

  花信風來廿四春。

  杏酪偷羹何處夢,

  石泉槐火為誰新。

  若按寒食節在清明的前兩天,音韻訓話學家黃侃教授就生於清光緒十二年二月二十九寒食日(1886.4.3),當年4月5日清明。汪東撰賀聯贈雲:,此地宜有詞仙,山鳥山花皆上客。

  何人重賦清泉,一丘一壑也風流。

  清光緒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九(1905.4.3)為寒食日,4月5日是清明。近代民主革命家鄒容在帝國主義的迫害下,死於上海租界獄中,年僅20歲。章太炎撰輓聯雲:

  群盜鼠竊狗偷,死者不瞑目;

  此地龍蟠虎踞,古人之虛言。

2021寒食節可以上墳燒紙嗎 2021寒食節上墳燒紙時間

  2021寒食節可以上墳燒紙嗎 2021寒食節上墳燒紙時間

  從古代起寒食節就是一個祭祀的節日,寒食節是可以掃墓的。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所以也能看出,上墳就在寒食節的其中,這也說明了寒食節其實也可以掃墓,在說好多人都把寒食節和清明節一起過。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這也能印證寒食節可以掃墓。

  寒食節掃墓有什麼講究

  1、掃墓順序

  掃墓祭祀是有個先後順序的,許多年紀大的老人都會相當注意這點。一般都是先把墓園或墓地打掃乾淨然後才是祭祀。由於祭祀是相當講究風水和禮節的,所以先後順序儘可能不要出現差錯。先後順序如下: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2、時間

  何時拜山最佳最佳的拜山時間為寅時,也就是5-7點。不過由於墓地大多離居住地較遠,甚至不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城市,通常都不會這麼早,不過最好是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掃墓拜祭。

  3、掃墓前須禁食

  當我們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要吃食物或只吃食素。另外強調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4、孕婦和幼兒儘量避免掃墓

  通常來說懷孕婦女是要避開清明掃墓活動的,除了強調風俗外,其實長途奔波對婦女和胎兒來說都是不宜的。再者,掃墓的氣象和周邊的環境均不利孕婦的健康。

  5、忌諱探視朋友親人

  清明節當日最好不要去探視親朋好友。因為清明節是祭奠的特殊時候,此時去探視親朋好友實在是讓人難堪,或者說是相當不吉利的。

  6、外人最好不要陪同掃墓

  寒食節掃墓非自家人最好不要陪同前去掃墓拜祭,比如女朋友陪男朋友,下屬陪上司等。

  7、拜祭輩分的講究

  拜祭要分先後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餘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

  8、墳頭長草必需修整

  墳墓上長植物的,必需要清除,萬萬不可使其長出氣候。這一點最重要不過,要知道,所謂掃墓,就是讓你清掃不利於墓地的東西,墳頭的草木會對家族的成員造成傷害,包括了氣運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古代的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 ...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傳說,這個節日,是紀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介之推是當年晉國的賢臣,侍奉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介之推不畏艱難困苦跟隨重耳流亡;曾經割自己腿肉熬湯,獻給重耳。重耳做了國君後,開始時還銘記介之推,但是時間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難受 ...

是為了紀念誰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之推,當時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之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相關典故:"之推綿山焚身"("割 ...

習俗

  ①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②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 ...

特點

  ①節日形成早   源於春秋時,介之推被焚於介休綿山。晉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時已形成全國性法定節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節日。   ②延續歷史長   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間各歷史時期、節日期限不等,先後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後變為一日。   ③文化 ...

清明節是

  作為一對日期相近的節日,清明節和寒食節既有聯絡也有區別。在清明的發展過程中,在本身的節氣含義中慢慢吸收了很多寒食節的習俗和文化內涵,逐漸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清明節。總的來說清明節和寒食節是有區別的,清明節也不是是寒食節。 清明節和寒食節區別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 ...

有哪些習俗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1、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