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寒食節的來歷+寒食節的歷史和傳說

七夕節來歷 七夕節的神話故事

  七夕節來歷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節的神話故事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裡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餵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的歷史和傳說

  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前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則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寒食節的源頭有二。其一是周代仲春末禁火的習俗。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周禮·秋官·司炬氏》雲:“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禁火期間不能舉炊,須得預先準備好食物,以備禁火期間食用,這種食物即所謂“寒食”。

  寒食節的另一個源頭,是春秋晉國故地山西一帶祭奠介之推的習俗。介之推乃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流亡時一位忠貞的追隨者,後為火焚,舉國哀痛。《荊楚歲時記》雲:“介子推(即介之推)三月五日為火所焚,國人哀之,每歲春暮,為不舉火,謂之‘禁菸’,犯則雨雹傷田。”

  寒食節的歷史和傳說

  相傳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有剩下幾個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之推。

  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之推為了了一塊肉,煮熟後獻給重耳吃。19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國君,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惟獨忘了介之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之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之推上朝受封。但介之推堅辭不就。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之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之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寧願過隱居生活。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之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之推出來。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之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之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之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此日禁忌菸火,只吃寒食。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復活,綠枝幹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之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條枝,編了一個帽圈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放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清明的座右銘。決心勤政愛民,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好。從此晉國的百姓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之推非常懷念。每逢他的忌日,大家以禁菸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曰“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在寒食節的形成及傳承過程中,這種說法逐漸佔據主要地位。一些地方寒食節還要在介之推廟中舉行祭祀儀式。祭介之推的儀式,以晉國故地今山西一帶最為隆重。該地區的人民從戰國到三國的漫長曆史時期,寒食禁火的時間竟長達一月之久。至三國時,曹操下令革除太原民間寒食禁火一月的舊俗,規定寒食三日,此俗從此相沿成習。古代寒食節的傳統食品大致有這樣幾種:糖稀(故名“餳”)、麥粥、糯米酪、麥酪、杏仁酪、雞蛋以及攪拌了鹽醋的生菜。古代寒食節的傳統遊戲專案主要是鬥雞和鬥雞蛋。南朝梁時宗檁《荊楚歲時記》雲: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隋《玉燭寶典》雲:“此節城市尤多鬥雞鬥卵之戲。”鬥雞之俗直至現代仍傳承於民間,鬥雞蛋的習俗卻失傳了。隋代及其以前用於碰撞爭鬥遊戲的雞蛋,是一種經過染色、雕鏤的雞蛋,古名“畫卵”。畫卵,主要是在蛋殼上染以藍、紅等色,形成美麗的圖案。畫卵、雕卵之俗產生於戰國時期,如《管子》雲:“雕卵熟斫之,所以發積藏,散萬物。”隋時人們除將畫卵用於遊戲外,還把它作為節日期間互相饋贈的禮物,或置於盤俎,供於案几,作為節日特有的擺設裝綴。

  寒食節至唐代仍為一個較大的節日,當時詩人留下了不少詠寒食節的詩,如溫庭筠《寒食節日寄楚望》雲:”元稹《連昌宮詞》雲:“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沈佺期《嶺表寒食》雲:“嶺外逢寒食,春來不見餳。洛陽新甲子,明日是清明。”唐宋時,寒食節要舉行一些遊戲、競技活動和掃墓祭祖,如《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佔L經》無文。近代相傳,寢以城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岳陽風土記》載:“春社後,遇號天色,往往相繼上山,州人所為拜掃也。至寒食而止。”這些活動實際上均是從三月上巳的春嬉和祓楔、招魂活動借取或變化過來的。唐代以降,寒食節地位日趨式微,僅有節令食俗一項採取若千變型的方式,傳承於民間。

  寒食節吃冷食

  清明時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大好時光,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把個清明節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兩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並受其影響,因此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的由來故事

  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的由來故事

  寒食節的來歷一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寒食節的來歷二

  秦朝末年,劉邦終於打敗霸王贏得天下。

  劉邦衣錦還鄉時,想去雙親的墓上去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他無法找到自己父母的墳墓。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

  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紙,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父母在天有靈,我將把這些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父母墳墓。”

  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寒食節的來歷三

  寒食節源於周代的禁火舊制。當時有逢季改火的習慣。春末出火,在這之前告戒人們禁止生火,要吃冷食。舊時寒食節主要吃粥。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另外還有“桃花粥”,這是唐代漢族寒食節的食物,流行於河南洛陽地區。《廣群芳譜》中說:當地民間在寒食節,採摘鮮桃花,配上好米煮成粥,味道鮮美,富於營養。這個風俗一直流行到明末。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一出就有這樣的唱詞:“三月三劉郎到了,攜手兒下妝樓,桃花粥吃個飽。”

  寒食節的習俗

  禁菸冷食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拜掃祭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寒食飲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寒食插柳

  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簷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寒食踏青

  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的由來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由來的傳說

  寒食節的由來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寒食節由來的傳說   寒食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據《辭源》、《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介之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為 ...

寒衣來歷 寒衣的區別

  寒衣節來歷 寒衣節和寒食節的區別   時間不同   寒食節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寒衣節是十月初一。   意義不同   什麼是寒衣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 ...

來歷 的由來簡介

  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的由來簡介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 ...

來歷

  1、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 ...

又稱什麼 的別稱是什麼

  寒食節又稱什麼節 寒食節的別稱是什麼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 ...

吃生與什麼有關 為什麼只能吃冷的東西

  寒食節吃生食與什麼有關   寒食節與晉文公重耳為紀念被火燒死的忠臣名士介子推有關。相傳,晉文公重耳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於是兵行險招用火燒山,奈何介之推心意已決,連大火都沒將他逼出山,活活被燒死,後來晉文公為感念介子推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菸火。   寒食節最早也叫禁火節,是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設立的。相傳,在春 ...

之後有什麼節日 之後是什麼

  寒食節之後有什麼節日   寒食節過後還有:   國際地雷行動日[4月4日]   復活節[4月4日]   世界衛生日[4月7日]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4月8日]   國際護胃日[4月9日]   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1日]   世界航天日[4月12日]   潑水節[4月13日]   黑色情人節[4月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