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高新區不是渭濱區,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寶雞高新區,是1992年11月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高新區。高新區以建設一流創新型園區為目標,堅持"產業發展、技術創新、開發建設"三輪驅動,在較短時間實現了超常規發展。
2009年,實現經營總收入760億元,工業總產值740億元,生產總值(GDP)24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30%以上,增速連續六年在國家級高新區中名列前茅,已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乃至西部地區基礎配套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科技企業集聚的高地和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寶雞高新區不是渭濱區,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寶雞高新區,是1992年11月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高新區。高新區以建設一流創新型園區為目標,堅持"產業發展、技術創新、開發建設"三輪驅動,在較短時間實現了超常規發展。
2009年,實現經營總收入760億元,工業總產值740億元,生產總值(GDP)24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30%以上,增速連續六年在國家級高新區中名列前茅,已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乃至西部地區基礎配套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科技企業集聚的高地和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渭濱區南依秦嶺,渭水橫貫東西,自然條件優越,人文底蘊豐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5000多年前,誕生了中華民族始祖——炎帝,是春秋石鼓文的發祥地,蘊育了千百年的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名人名家人才輩出,詩詞名作千古流芳,民間文化源遠流長,彰顯了我區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特色,增加了我區城鄉的地域魅力和人文情懷,為渭濱建立一流城區打下了最堅實的人文資源基礎。
戲曲 曲藝
我區戲劇發展歷史悠久,聲腔以西府秦腔為主,有群眾業餘自辦的業餘劇團和民間自樂班。除傳統秦腔、西府曲子外,也存在著豫劇、京劇、話劇,特別是豫劇影響較大。
秦腔
為本地主要劇種,分東路、中路、西路腔調,又分碗碗、眉戶。它以唱腔高亢、鏗鏘有力為特點。
本區由城市、效區和秦嶺山區組成,因其經濟狀況和文化生活水平不同,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著差別。
服 飾
解放前,農村青壯年男穿黑、藍色土布對襟衫、褂、大腰褲。姑娘穿紅、綠色布衣服;老年男、女穿右開大襟上衣,大襠褲,扎褲腿;一般中老年人男穿白襪子,圓口鞋,女四季扎褲腿。富者和城市商人相同,穿機織平布和絲綢,冬穿皮襖、長袍,戴禮帽。深山農民腿裹毛褳帶,足蹬麻鞋,毛巾包頭。
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群眾的衣料品種由棉紡平布發展到化纖、絲綢,各種時裝不斷更新變化,鞋襪由過去的布質變為現在的塑膠、人造革、皮鞋和尼龍或錦綸等絲襪。草鞋、麻鞋已經淘汰。遇天雨,不論城鄉都穿防雨膠鞋。舊時,農村流行的“泥屐’’已經絕跡。從80年代起,城區和近郊農村男、女青年流行穿西服,婦女燙髮也盛行。
飲食
村民主食以小麥、玉米麵為主,輔之以豆類、薯類和蕎麥麵。蔬菜品種主要有辣子、蔥、韭菜、菠菜、蘿蔔、白菜等。習慣於一日三餐,不離麵條饅頭。早、晚稀飯、饃,佐以冷盤;中午多食麵條。菜有“三大王’’(鮮辣子、大蒜、鮮生薑),鹽、醋調合一碟。平常款待客人常吃臊子面,先一碗撈乾麵條,後為湯麵。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遇婚喪嫁娶,人們常設宴待賓,其酒席主要有三臺席,雞肘席,十碗席,還有“四鬼抬橋”(即四碗菜圍一個火鍋)。這些席,都擺有熱、涼兩套,配菜若干道(一碗為一道)。先涼後熱(即先酒後飯)。在飲酒時,隨即連上數菜,少則五道,多則二十四道,菜樣亦不重複。
席面的豐富薄寡,在於肉類和上菜道數的多少。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人們的飲食習慣亦有改變。1978年以來,農村逢年過節,全家團聚或設宴待客,肉菜酒類較前增多。近郊和城市更為豐盛,雞鴨魚肉,名煙名酒,樣樣皆有。
居住
本區村民住宅,多以地形條件選建。山區一般靠崖以窯洞為主,兼有房屋。富者瓦房,貧者草屋、瓦房兼有。房舍建築多為一明兩暗,中為正廳,兩側廂房。院落一般築有圍牆大門。富者為四合院,前廳房,後樓房,兩面廈子加廚房。一進兩院,側為園子,是飼養牲畜、堆放柴草場所。院內多栽果,樹花木。冬天人們習慣睡熱炕。1983年後,多數村莊已統一規劃,建起較整齊的磚木結構瓦房和磚混結構的二層以上的樓房,門窗安裝玻璃。城市居民昔日住的草房、油氈小屋已無,除少數居住瓦房外,多數搬居鋼筋水泥結構的樓房。
交通
解放前,農村交通運輸,多以馱畜為主,川道富裕戶有木輪、膠輪大車。
深山區以人背為主,川道擔、挑、背皆有。馱畜有馬、騾、驢。一般戶養毛驢。人們出外探親、訪友、趕會,主要是步行,也有婦女騎牲畜。自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民生活逐漸富裕,走親訪友,進城辦事,一般騎腳踏車,或開拖拉機,或乘公共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