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為實物與映象而不可重疊的一對異構體。如左旋乳酸與右旋乳酸是一對對映體。對映體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如熔點、沸點、溶解度、折射率、酸性、密度等,熱力學性質,如自由能、焓、熵等和化學性質。除非在手性環境,如手性試劑、手性溶劑中才表現出差異。對映體對偏振光的作用不同,它們的比旋光度數值相同,但方向相反。
互為實物與映象而不可重疊的一對異構體。如左旋乳酸與右旋乳酸是一對對映體。對映體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如熔點、沸點、溶解度、折射率、酸性、密度等,熱力學性質,如自由能、焓、熵等和化學性質。除非在手性環境,如手性試劑、手性溶劑中才表現出差異。對映體對偏振光的作用不同,它們的比旋光度數值相同,但方向相反。
交換任意2個官能團,可以得到相對的對映體,對映體再交換任意的兩個官能團,就能回到原來的構型,推論,交換奇數次,可以得到對映體,交換偶數次,得到原來的構像。
對映體是互為實物與映象而不可重疊的一對異構體。如左旋乳酸與右旋乳酸是一對對映體。
1、“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中體西用”。清末洋務派的指導思想。主張以中國倫常經史之學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術為應用。初由馮桂芬提出,後由張之洞在《勸學篇》中系統闡述。
2、“中學”指以三綱八目即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核心的儒家學說,
3、“西學”指近代傳入中國的自然科學和商務、教育、外貿、萬國公法等社會科學。它主張在維護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基礎上,採用西方造船炮、修鐵路、開礦山、架電線等自然科學技術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體辦法來挽救統治危機。
4、“體”的意思是主體,主要是指在核心理念、價值觀和原則方法。
5、“用”的意思是輔助,主要是指在行為方法、工具和產品等方面。
6、戊戌變法失敗以後,中學和西學之爭並沒有停止,當時整個中國知識界、思想界和學術界幾乎都參與了這個大論戰。清朝官員張之洞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很流行,但他是在滿清傳統體制已經難以為繼的情況下提出的,其目的是為中學鞏固地盤,以便維持中學正統的地位,也就是封建的體制。這跟最早馮桂芬提出的“中學為主、西學為輔”是為西學佔一點地盤,而不是讓中學獨佔的目的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