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是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論語》一書中既有對社會、人生美好藍圖的描繪,又有人性與政治,道德、文化碰撞而出的智慧火花,對我們今天仍有很大的啟發。《論語》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是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論語》一書中既有對社會、人生美好藍圖的描繪,又有人性與政治,道德、文化碰撞而出的智慧火花,對我們今天仍有很大的啟發。《論語》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
論語十二章每一則感悟:
1、《學而》:學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統一起來,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2、《為政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
3、《述而》: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在貧困艱苦的情況下照樣可以很快樂,不道義而得到的富貴是不好的;
4、《子罕》:朱熹從理學家的立場出發將這句話的意思概括為四個字“進學不已”,也就是說要不斷地學習,這個解釋對於我們現在的學習態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5、《子張》:豐富的知識多多提出疑問,多多深入思考,對於自己的志向不能有過多的功利干擾,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靜的看待這些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理想。
1、《論語》是中國讀書人的基礎語言,並影響著全社會的思維結構。 中國文化是儒、道、佛三教的合流,但是,這三教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決不是三足鼎立的,儒家文化絕對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從漢代開始,它就是無可爭議的主流意識形態。
2、《論語》中強調的德、禮是和諧社會的槓桿。在今天社會,保持發揚這一優秀傳統,讓德、禮與法相互協調,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